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也在不断觉醒,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初为了生计,绘画是一种"巫术";再来为了生活,绘画是一种"手段";现在为了艺术,绘画是一种"精神"。这种艺术精神正带动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在它们相互影响下生存着。而具象油画与抽象油画正是它们相互影响下的产物。文章通过绘画艺术的发展分析不同时期对具象油画与抽象油画的影响,并将两种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巴尔蒂斯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既有西方古典油画的优雅,也不失当前时代的特性,并成功在多元化艺术风格的世界画坛里备受瞩目。他一生钟情于东方艺术,并结合东方艺术精神和西方绘画技巧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绘画语言。通过对巴尔蒂斯画作的分析和相关书籍的阅读,从其作品的构成特征、绘画精神、中西融合的角度来谈东方情结对巴尔蒂斯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着眼点在于当代著名油画家徐芒耀先生具象油画中存在的当代观念的表现,通过介绍具象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以尝试着对中国具象写实油画的发展过程及其因此而带来的影响作回顾、梳理和反思,从而得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介绍具象油画与抽象油画和写实油画的不同之处,以中国具象油画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进一步来了解中国的具象油画中蕴含的当代绘画观念。当代著名油画家徐芒耀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中国具象油画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国画家,出生于一个波兰的艺术家庭。作为20世纪仍保持欧洲风景画、静物画、主题画和肖像画传统的具象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作品的风格把东方和西方的绘画艺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一套绘画风格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具象油画的解体 印象派之前的几百年,是油画产生和成长的阶段,其大致的面貌是具象的、写实的.19世纪后半叶的"印象主义"从科学的角度对光和色作观察和阐述,以一种有异于传统的、单纯的绘画程序对写实油画进行解构,把速写的技法融入绘画中,加强笔触的效果,大大地丰富了油画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常说,东方艺术是意象的,西方艺术是具象的;中国画是写意的,西方画是写实的;东方艺术是精神的,而西方艺术是物质的。确实,在西方油画中,色彩的魅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一直是油画表现中最重要的特征,在这一点上,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差异巨大。绘画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离不开对形象的塑造,艺术家通过造型,为观者提供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或是具象的、抽象的,或是表现的。  相似文献   

7.
以巴尔蒂斯为代表的20世纪具象写实画家们,始终坚持着个体精神,不仅把具象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还加深了我们对具象写实的理解。在对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反省中,他们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对传统具象写实绘画的再思考下,他们更凸现了不同的美学价值—他们因此成为我们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油画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逐渐发展后,以写代画取真意,立象以尽意,抽象式的写意这些中国山水特有的精神及写意方式,也被油画艺术家运用到风景中了。他们关注山川之美,关注古代绘画理论,在油画和中国山水中找到潜在的契合点,借用中国山水精神,来抒发自己的心境,以示自己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书画同源在历史发展早期是符合现实的,随着汉字不断抽象化和逻辑化,以及"书写"与"涂画"实际功用的分化,书与画终致分道扬镳。而后,当"书写"演化为"书法","涂画"演变为"绘画",书与画又互通款曲。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现代书法与油画的创新结合也变得可能和可行。究其路径,有五个方面:其一,借传统向现代演变之势;其二,探具象向抽象转变之微;其三,挟设计以为桥梁;其四,联通媒介之疆界;其五,发微技法以互鉴。现代书法与油画创新结合的道路既有险阻,也有惊喜。想探寻其妙,就要一心坚守和探索。守住中国书法的传统根底,吸收西方艺术的现代基因,不断发掘整合,做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精神层面上也有了新的需求。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它在我国绘画艺术上的地位,已经逐渐趋向于中国画,是我国现代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艺术形式,对于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油画的复苏,主要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油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当代中国油画的多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新表现、新具象、新古典以及抽象等方面,当代中国油画多元化的发展,代表着中国油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针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审美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以及审美方面具有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吴冠中先生绘画作品中色彩语言的特点以及色彩构成。在绘画创作的不同时期,吴冠中先生作品的色彩变化都十分明显,而且,他大胆使用错觉美的色彩构成,应用抽象联想以及具象联想的色彩构成,将西方绘画的抽象观念与形式美理念融进画作之中,用于表现中国画的意境。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在色彩应用上摆脱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开辟了色彩应用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杨参军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油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杨参军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也是中国当代具象表现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与美术教育家。在当代多元的绘画格局中,在图像泛滥、人的感受力日渐贫乏的  相似文献   

13.
具象与抽象是美术中的两大表现形式。具象是指写实性较强的绘画形式,真实地保留客观世界形象特点,直观描绘其中的形象状态,还原具体物象的视觉感受,再现画面内容或形式。具象表现的艺术作品具有直达性、真实性。抽象是通过感知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形象,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分析客观事物的内容与类型,获得深刻的认识,确定其普遍性特征和象征含义,发现其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表现的手段再现事物的特征与精神。20世纪西方美术史中广泛存在具象表现手法和抽象表现手法的二元对立与互补关系,具象表现手法与抽象表现手法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具象表现主义以具象主体为绘画范畴,具象为载体,充分利用夸张和变形的方式和创作者的价值取向来传达事物,表达内心情感。文章主要分析了具象表现主义油画语言技法在创作中的运用,希望可以给予相关人士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艺术新探索,习惯称前卫或先锋艺术,其主要是针对学院派艺术而言的。其中一些,取具象形态,如野兽、表现、立体、未来、象征、超现实、超级写实等主义;另一些,取抽象形态,如几何抽象、抒情抽象、光效应等艺术。当然,还有一些非此非彼,殊难归类。就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来说,追溯它们在这段时间的演变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并非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由此及彼,交替更迭,呈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早期的绘画中具象表现和抽象表现 (一)早期西方绘画的具象表现观念 说到绘画的具象观念,西方提倡科学与遵循自然法则,对于表现的对象,画家表现得"愈接近自然就愈完美".因此,他们从科学的角度,运用透视学、解剖学、光学、色彩学、乃至数学、几何学等原理进行描绘,使绘画作品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油画领域中,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的同时,当代中国油画无论是具象还是表现具象,在西方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中国当代油画风格越来越倾向于表现性的绘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书写性"是一种将书写笔意融入绘画造型,追求画面意象造型的表现语言,呈现笔精墨妙的绘画元素。书法是一种最为抽象,观念形态也最为纯粹的艺术门类,它最集中地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书写性是中国式绘画区别于其他民族绘画的一大特征,也是当下中国油画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像中国汉字这样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为发展中国式油画提供了重要的范式,这也是中华民族艺术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当下西方绘画样式和观念涌入,国内一些画家已渐渐迷失了自己,很多只是相互模仿的样式和空泛的观念,所以从当下中国油画的"书写性"展开论述和实践显得特别有意义,而"书写性"不是为了书写而书写,是书写作者之意,造其意境,是具有中国当下时代精神的书写。  相似文献   

19.
北欧的当代艺术画坛中,拉斯·艾琳游走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艺术风格受到全世界当代艺术家的广泛关注,他让挪威的油画艺术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章对拉斯·艾琳游走在具象与抽象艺术之间模糊地带的梦境艺术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理论研究,并通过其作品的色调、材料技法的运用、绘画艺术主题的神秘性去分析拉斯·艾琳现实与梦境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在拉斯·艾琳艺术感染下所得到的艺术感悟。  相似文献   

20.
赵无极是近代融合中西的画家中集大成者之一,他的绘画作品包含了西方油画的直观性和中国水墨画的趣味性。在他的抽象作品中,我们既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西方绘画图式中浓烈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审美中不可或缺的意境美。在强调"中西融合"和"油画民族化"的大背景下,赵无极通过自身对于绘画的独特理解,让中西方融合的作品在绘画语言和思想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