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来作肖像画者不少,但作自画像者鲜有。金农是清代早中期活跃在扬州的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中创作了多幅自画像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金农自画像》。这幅画不仅在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上十分突出,而且传达了金农的内在精神,表现出金农的那种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金农作自画像受禅宗影响很深,禅宗思想中对于心性的重视,对于自我的观照,深深地影响了金农,促使着金农的自画像创作,和金农对于自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扬州八怪"作为活跃在18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个绘画流派,虽然这是一个松散的艺术群体,但是这些艺术家却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从扬州画派艺术家华喦诞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至罗聘逝世于嘉庆四年(1799)这100多年间,中国处于一个看似繁荣实则隐藏种种问题的时期,"扬州八怪"便活跃在这一历史时期。历来资料对"扬州八怪"褒贬不一,因此对于"扬州八怪"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艺术文化思想是继承,还是创新一直是亘古不变的两大美学话题。中国近代的上海是最早的艺术聚集地,当时的绘画被动迎合市场的需求,海上画派成立后,吴昌硕要求主动去抉择绘画的传承和创新,将绘画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文章是对吴昌硕的"与古为徒"和"与古为新"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进行分析,认为吴昌硕的这一创作思想能够体现出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是画家最终的目的,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也都是相互并存的。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在清中期画坛上可谓是一股清流,平白直叙的构图、雅致的浅绛点染、直抒性情的题跋。在研究金农创立个人风格的过程中会发现他的绘画语言既不同于古人,又迥异于时人。当下我们重新审视金农的绘画作品,会发现它不仅满足于传统中国画的审美需求,也为现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美术史中,"海派"诸家的绘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扬州八怪"的影响,一变传统文人笔下的雅人高致与不食人间烟火,作品立意由出世而入世,艺术趣味由尚雅转向雅俗共赏,艺术形式由文人的孤芳自赏变为多姿多彩,表现出个性鲜明的艺术风貌和充满生机的时代气息。其中,"四任"之一的任熊,以其丰富的绘画题材和多变的艺术风格成为近代绘画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本文即从任熊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各个方面简析其艺术及影响,力求从整体上对其绘画有相对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原美术(包括传统民间美术)是中原文化之硕果。文章通过对中国美术史料的分析得出,"中原画风"源自唐宋时期"南北二宗"(1)中的"北方画派",是中原画派或北宗画派的主要创作风格,认为"中原画派"即"北宗画派"的传承,"中原画风"即"北宗画风"的发展。重塑中原画派、创新中原画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文化高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宋杨 《美与时代》2013,(9):75-75
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酷爱艺术,在位期间将画家的地位提高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他在宫廷成立了画院,花鸟画创作异常繁盛。南宋时,花鸟画创作沿袭徐黄二体的风格继续向前发展,黄筌画派花鸟画设色愈加精工艳丽,生动细腻,徐熙画派主要是以有文人意识的画家担当起主要角色,发展了“落墨为格”的风格。两宋工笔花鸟画历经三百多年的人文积淀与艺术的传承发展,把工笔花鸟画提升到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光辉灿烂之境。宋代的花鸟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现代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都深深受惠于两宋花鸟作品的滋养。  相似文献   

8.
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徐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明代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墨葡萄图》是其经典的代表作品之一,当时的中国美术正处在一个特殊阶段,习古与创新两种意识相互碰撞。徐渭能汲取前人精粹,不断更新技法,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大胆变革,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开创了一代画风,被誉为"明朝一代才人"。在徐渭的影响下,后世画坛涌现出许多风格疏放的文人画家。文章以徐渭《墨葡萄图》为典范,浅谈徐渭绘画风致及艺术精神对本人创作的启发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易元吉是北宋初期一位不可忽视的花鸟画家,对北宋宫廷花鸟绘画风格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绘画技法上秉承花鸟绘画中的写生传统,吸取前人传统精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易元吉在"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两大画派中寻找到平衡点,用笔墨创作出生动、野逸的绘画作品,扭转了北宋初期宫廷画院以黄筌父子绘画风格为主导的守旧之风,促进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安画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北以陕西西安为主要地区兴起的一个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画派。是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一个绘画流派。主要创作了一大批表现西北地区朴厚自然、苍凉雄浑的西北风情,黄土高原绘画作品。展现了陕西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和大西北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热烈感情,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人民红军,歌颂劳苦大众,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种精神面貌。不仅继承了中国从古提出的"文人画"观,也对新时代中国画创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论文主要通过对"长安画派"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分析,探索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以及对中国画坛绘画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绘画材料和品种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现当代绘画这些不同特性和样式的绘画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同时也营造出了不同的审美感受。面临着传承与借鉴,融合与突破的多重选择。笔者以为,我们应在借鉴与融合中积极引入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挖掘和扩展当代艺术的表现力,创作出更加深厚的表现具有时代感,独具个性的和民族精神的当代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2.
提及中国花鸟画,不能不谈及徐熙画派.徐熙画派在中国花鸟画史上的地位之重要和影响之巨大都是空前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个世纪的花鸟画创作及花乌画的传承和演变.徐熙画派是指从徐熙野逸的艺术特点出发,汇就了横向时代影响和纵向历史继承两个方面的绘画流派,但是这种风格特点归根溯源还是由徐熙创立的,徐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画派的特点,也浓缩了这个画派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海上派"画家冯超然,探寻了民国时期的艺术环境,以及当时的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生活环境和这种环境下如何造就了冯超然老先生。在清末民初那个特殊时期,中国艺术涌动,中国艺术界群星璀璨,高手众多,他们都有不同的派别,但大致也就是"京派""海派""岭南画派"。而"海派"在中国影响较大,绘画作品也在当时非常畅销,绘画风格在当时成为艺术界的一种时尚。冯超然老先生就是"海派"大师之一,在当时被称为"三吴一冯",继承了文人绘画传统,又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和继承有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娜 《美与时代》2023,(8):72-74
冷军作为中国具象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以其独特的艺术修养和绘画风格,影响着无数的艺术爱好者。迄今为止,冷军的艺术成长之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批判现实主义、升华与跨越、传统与回归、散手写生。前两个阶段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带有一定的隐喻;第三个阶段是回归绘画本身;第四个阶段的绘画创作则与以往的写实绘画大有不同,更加偏向写意。冷军在一次次的挑战与突破中实现新的蜕变,也进一步证明了传统绘画在当代绘画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特殊的政治与文化生态、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使元代士人的避世思想愈发强烈,并使个体意识从社会群体中逐渐凸显出来。在中国古代,官方艺术侧重历史、宗教或意识形态题材,而个人艺术侧重燕居、正身清心或者退而归隐于乡野。官方与个人艺术的分野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趋势相关,朝廷的集权可能引发个体艺术探索的相应加强。文章从特殊时期语境中的社会思潮、画家自身的文人品格与时代洪流冲击下的家族巨变三个角度分析元人绘画创作的审美取向与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绘画史中任何一种绘画形式都有它存在的特殊意义,文人画这种绘画形式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在它的发展道路中,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作品、优秀的画家和理论体系。在文人画众多绘画大匠中,董源被认为符合文人画审美标准的绘画技法的源头,董源平秀俊逸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江南画派的特有风格。中国的传统文人画是不拘一格不被拘束的,但在思想意趣、笔墨技法等方面有不同的追求。文章就此分析了文人画与文人画家董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画面的时空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多视角、连续的时空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及文化内涵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彰显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时空观的民族特色和美学特性,对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视觉和艺术精神有着很大的帮助,也利于从理论上揭示中国传统绘画特殊的时空表现方法对绘画发展的独特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对中国绘画创作理论的研究也很有裨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传统绘画精髓的传承和借鉴,将其灵活运用到现代中国绘画的创作中并不断地开拓和创新新的艺术形式,能给现代绘画艺术寻求根基和走出困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石涛是清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擅长山水画,同时也擅长诗文和中国画的其他绘画种类,人们将他誉为扬州画派的鼻祖。他创作的绘画理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得到了后人很高的评价,这也就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画论家,该书道出了许多画家不传之法。近代的著名画家傅抱石、张大千、郑拙庐、吴冠中、黄宾虹等大师都对石涛的这本书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韩林德在《石涛与画语录研究》中指出,"《画语录》发前人所未发提出一画论……开创了中国绘画美学的新局面"。这些专家学者也就系统地总结了石涛的绘画理论。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中国绘画尤其是文人画发生了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绘画尤其是现代绘画也发生了转变。在由元四家发展到扬州八怪和由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画派发展到野兽派、立体画派的历史转折点上,因重新发现了绘画笔墨的价值而使文人画的意境发生转向的石涛和因重新发现了绘画的形色意义而使西方现代绘画的方式发生了转向的塞尚皆被认为是其中最具关键性的人物。石涛绘画之奇和塞尚绘画的丰富与变化,石涛师造化的广度和塞尚向自然主义学习的深度,这两方面皆足以使得二人远远超越同时代其他画家。因此石涛和塞尚分别被认为是近现代中国和西方现代绘画史中承前启后的两大艺术家。  相似文献   

20.
简议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它在创作上强调作者的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的手法。作者多是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多才多艺的文人士大夫。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