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世纪前半期,徐悲鸿与林风眠对我国现代美术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大意义。由于徐悲鸿先生与林风眠先生的艺术观念与艺术探索都大相径庭,因此其中国画的艺术创造道路也截然不同,对中国画的改良也有很大区别。徐悲鸿先生将西方的写实造型与中国画结合,改变其因循守旧之风,开辟了中国画写实主义表现路线;林风眠先生则将西方现代派中表现主义的色彩与构成元素利用起来,大力改革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通过比较两者对中国画的改良,以期为当下中国画的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
尤花媛 《美与时代》2007,(11):54-56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徐悲鸿立足于中西方艺术,用写实主义思想改良中国画,提出"新七法"、"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人物的重要作用等艺术理论,使中国画走向了现代化的征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新的文化交流和国际化的趋势,使得中国的绘画艺术将以史无前例的丰富内容和坚定自信的姿态去迎接意识形态前沿的冲击。多元格局形成的趋势,促使中国画必须在国际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又能被国际化社会所接受的形式。保持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大胆地对中国画进行实验,加强中国画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既要保留纯粹的审美精神、宇宙观文化哲学,提高中国画的现代韵味,又要在中两交流中兼容并蓄,并注重拉开与西方艺术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的逐渐开放,西方艺术思潮不断涌入我国,西方的艺术理念、绘画技巧等对中国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画走上了改革创新的路子,产生了不少新的创作思路,开创了不少新的技法和新的表现形式,中国画的创作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彩墨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绘画领域中大放异彩。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不仅在科技上、军事上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也是如此,改良中国画的思潮也应运而生,很多具有国画基础的艺术青年陆续到国外留学,许多接受过西方理念的画家学者们推崇将西方绘画的精髓融入到传统的中国画表现当中,尝试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革。或写实或抽象的彩墨风格在这样的中西文化融合碰撞中形成出来,逐渐形成了彩墨画这种新的画种。  相似文献   

6.
高平 《美与时代》2023,(8):15-17
相比古代美术,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美术不管是社会文化环境还是品类与形式都发生巨大变化,该时期的中国美术具有新旧交替和中西交融的特征。中国现代化美术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引入了西方文化,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理清我国美术与绘画的发展脉络。从中国画的内涵入手,讨论中国画在20世纪的流派与特征,分析三次中国画现代化改革论争之比较,指出论争从宏观性命题向微观性命题的转化,并就中国绘画现代化发展进行思考,表达看法。  相似文献   

7.
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和束缚,使现代山水画具有一种新颖独特的意蕴,这也是山水画艺术构成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画历史悠久,自人类文明开始时,中国画就开始衍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画是一整套完整而全面的艺术体系,对传统中国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弘扬、发展、创新传统中国文化,并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文化。文章主要阐释西方构成艺术对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对其创作意义和表现技法进行研究,对构成艺术的借鉴、吸收、包容、继承和创新是发展当代山水画重要途径,采用新技法、新理念、新思想促进山水画的改良,加强和提高当代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以及西方文化的流入,对我国传统的中国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西方的美术史也经历了演变,这是由于西方社会内部交流和外部主动吸纳所致。那么我国近现代中国画发展转型与文化情境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以近代中国画的转型与文化情境的关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缘起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受西式教育与西方文化观念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其生存境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前美术教育中,来自在西方的素描、速写、色彩、雕塑以及现代综合绘画、设计、电脑绘画、摄影等等加起来的比重要远远大于中国画的教育……在这种环境下,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绘画形式一一中国画的启蒙和传承情况究竟如何,带着疑问笔者对小学国画教学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在中国画启蒙教学中出现的三个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形式。从中国人物画上来看,不同时代的绘画代表人物,其形式语言风格就大不相同。在意境方面,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具有写意性和诗意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构图方面,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在点、线、面的基础上,形成有意味的形式。在色彩方面,中国画以主观意识为主导,表现画者自身的审美心胸。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需要在秉持水墨为上、线性为骨精神的同时,合理吸收西方绘画理论,发扬中国绘画精神。  相似文献   

11.
西方艺术思潮与绘画手法的涌入极大丰富了中国画的题材与形式,影响了中国画的思维模式和精神理念,这些革新直接反馈在画面当中,体现在对不同构成元素的学习和发展当中。在新时代、新背景的要求下,中国画不仅应当传承传统精神文化精髓,还应当根据时代的需求和艺术审美的需要发生新的变化。西方绘画艺术作品中的构成元素能够极大拓展中国画的表现维度,丰富其对不同题材的表达和呈现。只有勇于创新、勇于学习,才能够使中国画一直走在世界绘画艺术的前端,使中国文化永远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画这一称谓的产生,是20世纪受到西方绘画的强烈冲击,为了有别于引入中国的西方绘画,有人提出中国画这一新的称谓。中国画作为一种画种的特定称谓,其定义是很模糊且不严谨的,笔者也无意于在本文寻找是否有更好的称谓来代替。但作为约定俗成的称谓,当代中国画的外延被无限扩大,发展的宽度也大为扩展,于是关于中国画的边界问题也变得日趋模糊。笔者认为,关于中国画定义与边界问题争论不休近百年,由于定义的模糊与标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此过程中有些人认为中国画已经落后了,远远不及西方的油画具有观赏性。这种说法有一些偏颇,西方油画较为注重造型与结构,画面的立体感较强,中国画有自身的特点,具备优秀的审美文化,文章基于此对中国画的构图和意境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了更好地进行论述,文章首先阐释了中国画的概念,分析了中国画的构图,再对中国画的意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的形式美表现在中国画特有的材料、特殊的笔墨效果、特有的画法程式、诗书画印、装裱款式、构图以及画家具备的技法风格等方面。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怎样画有"味道"、有"品质"、有"格调",是画家们反复思考的事。事实上,形式美是中国画的根本,是核心。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熟悉、理解、探索、研究中国画的形式因素,保持中国画样式的东方性、民族性,使中国画的形式之美代代相传,绵延不断,使传统中国画的菁华永续流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我国中国画包括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等,其中人物画是出现最早的。由于中国画中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因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容逐渐丰富,题材也越来越多样。基于此,对人物画创作中的"主题性"创作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其创作价值和对"主题性"创作的自我认知,以更好地实现人物画的"主题性"创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除绘画本身外还包含诗词、书法和印章,这些元素构成了中国画的显著特点。中国字,最早是来源于画的象形字,以画达意。故字或画,多少都含有诗意,皆离不开意境。传统中国画丰富的精神内涵、审美理念和思维特点体现了中国画文学性的主要内容。诗词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分支,其文学性作为中国画的养分使中国画成为一朵生命力旺盛、永不凋落的独秀之花。文章以古代诗词和中国画间的相互交融为主题,来逐一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富有传统意义的色彩国家,从中国画诞生以来就一直秉承着传统中国的审美原则,并根据这样的审美原则产生了自己特有的色彩观和施色的方法。由于受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在漫长的时间内中国画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理念不同,他们对于绘画艺术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中国画色彩偏向于内在的意向性,而西方的色彩则偏向于用绘画外在的东西表达作者的思想,将中西方的绘画色彩理念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绘画色彩审美观相较于西方具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特征。根据我国中国画的色彩探究以及现代审美对于传统中国画的意义进行思考,集中对传统中国画色彩以及当今时代审美下的中国画色彩发展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够对中国画色彩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与中国哲学的渊源很深,可以说中国哲学是整个中国画的灵魂,是中国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与中国哲学水乳交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中国哲学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在中国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从中国画中能够看出中国哲学的的发展趋势,那些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哲学和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等。就单单从美学角度而言,中国画包含了内容美与形式美。传统的中国画按其内容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文章拟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形式美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也正在不断提高。作为我国众多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一种,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着我们对美的追求。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着教学模式落后,学习内容复杂等问题,造成教师教学思路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画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中国画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