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是我国5000年历史文化孕育下的产物,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通过对中国画的构图规律以及美感进行论述,指出章法在构图和美感塑造上的价值和创作的方法,再结合中国画作品的解读,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画中"章法"的表现和其展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烟画是烟草公司以文化作为手段,促进销售香烟为目的的广告宣传设计产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特定的条件制约,烟画成为别具特色的商业繁荣衍生物。文章从烟画面世,烟画内容包罗万象,文化、商业经济价值多方面作用综合考究。烟画设计者不断融入西方文化和东方古典民俗民风等文化内涵。中国泱泱五千年文化,囊括万千。民族艺术需要设计师和学者深入研学、汲取传统设计元素,继承宝贵资源。烟画是民国时期当代文化中具有传统本土文化韵味,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从事设计领域将传统元素进行提炼和衍生,融合当代潮流文化特征,使中国民族设计与世界设计文化主流交融,形成现代设计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族文化,在中国画中,笔墨心象的表现和审美将中国画的成因、图示价值、语言特征形象地展现出来,对中国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国画中笔墨心象的表现及审美进行全面探析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将绵竹年画元素应用于民宿设计中,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提升绵竹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的影响力,满足现代人对于民宿空间环境的精神需求。以“耘·栖”民宿设计方案为例,从设计学角度出发,分析将绵竹年画元素运用于主题性民宿空间设计中的途径与方法。绵竹年画题材、种类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较高的艺术价值。对绵竹年画进行分类、元素的提取设计,结合民宿的主题及现代工艺、材料,将其应用于民宿各个功能空间及产品设计中,能实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合理应用,使年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民宿增添人文气息,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相似文献   

5.
赫哲族鱼皮画这个来自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是赫哲族宝贵的遗存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对我国传统赫哲族鱼皮画材料技法的继承,是为了推动赫哲族鱼皮画材料技术在当代中国的更好发展,继承并不是保守的,而是遵循固定模式,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博古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画题与创作样式,文章通过梳理博古画的发展史,并将不同时期的博古画置于历史大背景中加以观照,剖析其审美嬗变及民族审美文化心理,进而抽绎出其优秀传统元素并运用到当代艺术教学中去,分析其艺术价值以使其服务于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新时代,进一步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7.
贵州遵义通草堆画是左靖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的,是一门新兴的民间美术制作工艺。通草堆画是采用通草的茎髓为材料而做的民间工艺品,富有高浮雕式的立体感,具有色彩素雅、柔和悦目之感。遵义通草堆画具有贵州本土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堆贴技艺,并凭着自身独特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遵义通草堆画工艺艺术是贵州民间工艺美术宝贵的遗存文化,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慧国 《法音》2022,(9):54-63
<正>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的东部,南依乌鞘岭,北接古凉州,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该县博物馆现藏一堂明代水陆画(下文简称“古浪水陆画”),内容丰富,绘制精美,纪年明确,保存完好,为河西走廊明清水陆画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与文物价值,然长期以来鲜为世人所知,学界相关研究也极为有限。本文就其概况作一系统性介绍,描其轮廓,述其规模,考其内容,理其谱系,并尝试探究其文化价值,希冀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这批遗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近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这与中国画精神和当代文化在总体精神趋向、生活与审美方式及价值层面等方面的内在矛盾有很大关系,认清这一现实或许会令我们对中国画精神的传承作出更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公共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平面或是立体空间,而是发展到了平面作品呈现出3D的视觉效果,这就是文章所讨论的新兴公共艺术3D地画。当一幅3D地画呈现在观者眼前时,观赏者仿佛身临其境,获得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在进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3D地画自然地向我们传达其中的文化和含义,发挥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这种艺术形式目前还没有达到全球流行的地步,甚至还有很多人没有接触过。因此,文章要挖掘出3D地画作为互动式公共艺术的价值意义,并使大众熟知。  相似文献   

11.
绵竹年画具有独特巴蜀文化审美特征,其复杂的工艺和制作方式、图形图案等元素,为世人津津乐道。然而作为一项中国古老文化的凝结,其中诸多的图形设计元素、表现形式,则需要很好地传承与发展,这其中尤以市井生活中的风俗人物形象及其生活文化最为突出,可以针对绵竹年画中的风格文化图形元素进行再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是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一种高雅艺术的体现形式。并且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独特的价值表现与审美趋向。因为中国画主要是以笔墨为表现形式的,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特有的审美趋向。笔墨心像这种表现形式,无论是在美感表现上,还是审美表达上,都展现了其特有的魅力与价值。对中国画笔墨心像表现与审美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画创造水平的提高。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家堂画是民间用来祭祖的一种艺术形式,流行于山东地区,经过演变形成了完整的画法和程式,因为家族的力量流传至今。家堂画融合了家谱、祖宗像和年画的形式,蕴涵着大量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反映了中国古代以礼、孝、宗族为代表的儒家观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与中国的文化、宗教相互渗透,具有鲜明的民俗特征和风格,在文化教育和思想上都有很高的价值。中国绘画讲究传神,追求内在的意境表达,只有理解了中国深厚的文化才能体会到国画的艺术思想和文化底蕴。要想读懂中国画,就要先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周山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全书共33万字。本书由内篇、外篇、释义三大部分组成。内篇以《易经》为研究对象,从"发生论"、"符号论"、"辞论"三方面展开,探讨卦爻画的产生过程、六十四卦推理系统基本推理规则和方法、卦爻辞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认为:阴阳爻画源于数字、经卦、复卦的演变与我国象形、会意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  相似文献   

16.
绵竹年画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齐名。本文欲从绵竹年画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制作与表现手法、传承与创新方面对绵竹年画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水印版画是集雕刻、绘画、印刷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印刷术发展的产物,自成一体,成为一个画种,也是一种重要的复制手段,对于还原书画作品,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呈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佳  林晨  陈转男 《法音》2022,(10):20-24
<正>一、龛像概况与年代目前学界所知川渝地区唐宋时期的“药师变”[1]实物资料多见于川东的资中、安岳、以及川北的巴中,川西的眉山、乐山夹江等地;并认为夹江境内可见的“药师变”仅千佛崖150号龛,时代为中晚唐时期。2022年5月,笔者对夹江牛仙寺摩崖造像进行调查时新发现1龛“药师变”,即牛仙寺第83号龛(以下简称牛83龛)。该龛与《药师经》[2]经文相对应,内容较为独特,是研究川渝地区唐宋药师变龛像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9.
敦煌壁画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从商周、春秋一直到民国,有"墙上博物馆"之称。鉴于敦煌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被代表性,拟有所侧重地研究两个方面:一是敦煌壁画所展现的佛学文化,对佛学文化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敦煌佛像画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佛像画的绘画技巧和造型变化;二是敦煌壁画的装饰图案文化,集中在对人物妆容和植物纹样的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檬 《法音》2021,(10):73-75
水陆画是宗教绘画艺术中的珍贵遗产,是中国艺术史与宗教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水陆画图像,背后具有强烈教化意义和史料价值,推动了艺术形态向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遗憾的是,在我国能够直观反映古代中国的宗教观念和社会文化形态的现存水陆画正在日益减少,而海内外专家,对这一课题的调查与研究并不深入.因此,学界对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存水陆画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迫在眉睫,这无疑是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水陆画"进行最有效的抢救、保护与研究.《信仰与规范——明清水陆画图像研究》一书,是上海美术学院苏金成教授对水陆画图像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的专著.明清水陆画,所蕴含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题材,以及实际的社会功用,对研究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艺术、民俗艺术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笔者以全文的选题立论、研究方法与范式、写作思路与内容等方面为线索,对该著作进行介绍与评价,以期能将其所蕴含的学术价值呈现出来,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水陆画研究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