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帝王肖像绘画在我国历代帝王肖像绘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承接唐朝和五代,对后世元明清的帝王肖像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文章通过对肖像画的历史渊源的阐述以及对宋代帝王肖像绘画艺术特征的探索,分析出宋代帝王肖像绘画在当下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油画肖像画创作中的个性与风格以及历史上油画肖像画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是油画肖像艺术如此辉煌的原因。肖像画本为实用职能强烈的画种,却在油画艺术上的成就很高,神似与逼真远远不是这些成就的原因,成就其地位的应该是这些艺术品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否则,在摄影技术出现之后,肖像画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在结合大量的油画肖像画学术研究,以及大量图像阅读、分析、总结基础之上,综合概括了西方艺术历史中肖像油画的不同精神内涵表达。艺术追求的不同和越来越上升的艺术追求,让肖像画创作中的精神内涵的表现也有所不一样,经笔者总结,它们分别是;忠于对象本身,对审美理想的追求;肖像中的现实主义;强烈的内在激情表达以及个性化语言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明代是肖像画最为兴盛的时期,同时也是观音造像的兴盛期。观音形象在这一时期已完全形成本土化特点,在整理前人创作经验和经典图式的同时,明代画家更多地根据民间观音信仰及观音灵验故事选题创作,形成了多种造像范式。文人画家的参与使得这时期的观音造像大异于前,而文人肖像画的流行无疑对明代的观音像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九莲菩萨作为李太后佛教尊神身份的象征,在有明一代乃至于清前期,均有很大的影响。而九莲观音画像的创作,最为典型的体现了文人肖像画影响下的观音题材创作。  相似文献   

4.
明代是肖像画最为兴盛的时期,同时也是观音造像的兴盛期。观音形象在这一时期已完全形成本土化特点,在整理前人创作经验和经典图式的同时,明代画家更多地根据民间观音信仰及观音灵验故事选题创作,形成了多种造像范式。文人画家的参与使得这时期的观音造像大异于前,而文人肖像画的流行无疑对明代的观音像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九莲菩萨作为李太后佛教尊神身份的象征,在有明一代乃至于清前期,均有很大的影响。而九莲观音画像的创作,最为典型的体现了文人肖像画影响下的观音题材创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大约处于同一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优秀的肖像画家和作品辈出。中国明代人物画虽然发展缓慢,但肖像画却有一定进展。中国明代肖像画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都追求形神兼备的境界,当时中国肖像画受西洋画的影响在技法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艺术无国界,东西方难分伯仲。  相似文献   

6.
文摘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现代价值卿希泰在2006年第4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这一论题。一、道教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些古代文化思想,汇集在道教之中,并借道教的经典存留下来。二、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了深刻影响,其中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  相似文献   

7.
明代对于真武大帝的广泛崇奉,是在宋、元两代基础上发扬光大的结果,但始于成祖的明代皇室所进行的大力提倡,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继永乐年间朝廷"大修武当"之后,明代帝王对于真武的尊奉持续相沿,北京的真武信仰随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的“和而不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全球化问题由隐而显,这个历古常新的话题关系到人类的共同命运,探寻传统文化在其目标和机制中的现代价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认同与文化整合的统一,提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经典儒家的精髓思想“和而不同”在其视野中的重要价值。文章从趋势和过程两个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和而不同”在文化认同中的目标价值和在文化整合中的工具价值,阐发经典儒家精神的现代价值,指出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是人类文化的大传统,其过程则是传承与创新、冲突与融合的并存。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元。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以一种"有形"和"无形"的状态存在。研究将侧重点放在传统文化的"有形"传承方面,以我国园林建筑设计为例,研究其中的文化传承策略,丰富园林建筑设计理念,拓展园林建筑研究领域,从而为园林建筑设计的文化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装饰符号的象征手法进行设计的创作方式在传统民居和建筑艺术中应用较为普遍,皖南古民居中的祈福雕饰便是其中之一,其线条生动流畅,雕工精美绝伦,图案简洁明快,构图饱满,寓意深刻,内含丰富,极具特色。在题材的选取上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经典和吉祥图案,通过具有美好寓意的祈福雕饰实现道德教化的目的,强化了建筑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使建筑和装饰之间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秦淮乐妓现象是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乐妓文化历经千百年漫长发展,到明代才注入了新的内涵-青楼女子不只花容月貌,还具备前朝各代妓女所没有的修养和气韵.在与文人雅士的交往中,乐妓增添了文儒气息,而一代乐妓名媛也对文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绘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绘画艺术中,传统绘画语言能够对我国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加以展现,同时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现代设计是一种艺术化语言形式,在设计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对传统艺术特征深刻挖掘,在绘画艺术中寻找共同点,合理运用绘画语言从而提升现代设计效果,达到更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闽台宫庙间的分灵、进香、巡游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清代以来闽台宫庙间的分灵、进香与巡游活动,认为分灵与进香可能是中国家族祭祖仪式的转型,折射出台湾底层宗教信徒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认同感。祖庙神灵巡游台湾分庙,类似于帝王巡狩国土,实际上是大一统思想在宗教信仰上的曲折反映。闽台官庙间的分灵、进香与巡游现象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根与叶、源与流的密切关系,从更高层面演示了闽台区域文化的历史同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丝绸之路的中阿双边通商中,部分中国商品被赋予文化内涵,逐渐成为特殊的文化符号,尤其那些能够深入到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在无形中广为传播。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经久不衰的商品,饮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文化以茶为载体对外传播。阿拉伯国家不盛产茶叶却盛行饮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茶叶及文化输出的重要对象国。  相似文献   

15.
窗格纹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中的一大闪光点,在我国传统艺术中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以苏州园林古典窗格为例,探讨窗格的纹样类别、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进一步从窗格的构成方法、形式美运用等角度分析其平面构成形式,通过对窗格的平面构成的了解和学习,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聪慧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学界曾对敦煌壁画艺术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其内蕴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在经历多年的挖掘之后仍不见底。而生态美学是近年来对传统文化艺术研究的热点视角之一,故而文章从生态美学观点入手,用当前的目光重新审视千年前的敦煌。从敦煌壁画艺术的生态本体论、生态平等观以及民族生态观切入,揭示梵我一如、同体大悲、万族共生思想在敦煌艺术中的深刻烙印,探讨敦煌壁画艺术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类探索未知社会的智慧及勇气,可以表现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精神力量。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文化沉淀历经千年,每幅画作中都承载着独有的思想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自古迄今,许多艺术作品都能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价值,都可以不同程度体现出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以及大众审美。绚烂多彩的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众多文化作品,均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艺术造型表现方面也反映出显著的美学特征及独有的精神文化。绘画与精神理念相互交融,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典哲学艺术精神。文章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与"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理念相结合,分别探讨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传承民族精神血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文化情怀与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9.
明代院体与浙派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又呈现出各自的流派特色,他们共同构成了明代前期绘画主宗南宋的艺术潮流,又各在不同方面做出了建树。院体画作为宫廷绘画即御用美术,带有明显的政教功能,适应帝王的好尚。帝王的爱好和审美倾向直接影响了明代院体的发展及风格特征,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体现在题材、内容、主题上都呈现出为宫廷文化服务的主要倾向。浙派主宗南宋院体,即表现为马、夏的边角之景、劲健之笔、淋漓水墨、斧劈皴、拖枝松等形式特征。浙派画家取材广泛,重视人物画创作,专注于现实生活的描写,作品具世俗味和市民意趣,创作比较自由,情感表达强烈。  相似文献   

20.
明代工笔肖像是中国肖像画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明代肖像画以双钩技法、写实的设色、类型化构图等为主要特点,对笔者的创作有很大启示。作品《家族印象》表现的对象是十六个与笔者亲近的家人,这十六幅作品所描绘的人物几乎贯穿了每个年龄层,是当代社会下家庭肖像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