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七章 自身利益 选自托马斯·霍布士的《利维坦》和《哲学原理》。 问题: 1.概括霍布士的心理学理论。它对他的“善”、“恶”定义有什么影响?一般地说,它对他的道德哲学有什么影响? 2.根据霍布士的意见,人的“自然状态”是什么?它使他产生了什么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2.
德育心理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摆在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这是一个关系到教育心理学为社会主义革命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重大问题。究竟德育心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的方法又是怎样?对这一系列问题,广东省心理学会在去年7月至10月,曾先后召开了三次座谈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参加座谈会的有广州地区各有关高等院校、中等师范学校的心理学工作者以及部分  相似文献   

3.
康德在其重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结尾处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现在不仅常被人们论述他的学说时所引用,而且已成为全部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研究的准确表达。这三个问题是:1.我能知道什么? 2.我应该做什么? 3.我能期望什么?细心的读者,尤其是研究康德的这部大作的专家,自然要思考,为什么他要在书的结尾处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不在开头就提出来——要知道,其他一些基本问题(如先验综合判断为什么是可能的?纯粹形而上学为什么是可能的?等等)就是在开头处提出来的。我认为,  相似文献   

4.
第十二章 最大幸福的原则 选自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功利主义》。 问题: 1.“功利原则”是什么?穆勒为什么感到有责任用这种仔细的处理来捍卫这一学说? 2.穆勒的功利主义观念在哪些方面不同于边沁的功利主义观念? 3.对最大幸福原则是一种“猪的学说”这种异议,穆勒作了什么答复? 4.区分“心理学享乐论”和“伦理学享乐  相似文献   

5.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概念或掌握一个概念的?这个问题历来是心理学在研究人的思惟和学习时所关心的问题。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这一问题也有一些研究。什么是概念?有的认知心理学者提出,人们用以表现一个范畴的心理结构便叫做概念(Moates等,1980,P.208)。概念是抽象的,它代表一类事物,而不是指这类事物的任  相似文献   

6.
关于心理学史这们课程,E·G波林在他的《实验心理学史》第一版序言中写道:“我相信心理学家只有知道了心理学史,才算是功行完满,我这个信念尤其是受了他(指E·B·铁钦纳—著者注)的影响的结果。”①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对美围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的调查材料表明:心理学史、心理学派别和体系位于十门理想课程的前列;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对美国大学心理学系的调  相似文献   

7.
小张是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的二级修理工,上班时他不是拧螺丝,就是转车床,整天得跟这些油乎乎的汽车零件打交道,工作无聊到极点。可是,他却不能放弃这些,因为他必须以此为生。于是,小张不下决心把自己的工作变成新的新子,便开始着手研究汽车的构造是怎样的,为什么汽车能行进?行车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发热?汽车运行原理同火车行走有什么不一样?这样一来,他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世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积极心理学。相信你在掌握其理论后一定会超越自身的不快乐、消除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快乐第一法宝:宽恕的心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邻居的脚步,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宽恕的心。正如《真正的快乐》的作者塞利…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教育心理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国材 《心理科学》2006,29(3):729-732
全文讨论三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教育心理学史?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教育心理学史?怎样研究中国教育心理学史?以便了解中国心理学史的对象与范围,目的与意义,指导思想、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59,4(4):56-61
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意識的規律的科学。意識的涵义很广,正如不是所有关于物貭的問題都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也不是所有关于意識的問題心理学都进行研究。心理学所研究的,大致是关于意識的下列三方面的問題: 1.意識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物貭发展到什么阶段产生了意識?意識又如何由低級状态发展到高級形态? 2.人对客观現实的反映过程。人經由什么过程和机制反映客观世界产生意識? 3.人的意識活动的特征。人的意識活动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