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现代英国激进哲学兴起于1972年,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各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和年轻的研究员等等。现在,这个运动正逐渐扩展。那么,激进哲学为什么发生在英国呢?激进哲学提出了一些什么问题?其方法及观点是什么?下面,我打算以激进哲学家的道德论为中心作一考察。T.斯基伦说:“道德思想,就其特征而言,是同某种个人主义(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哲学知识的构成问题:哲学知识是依据什么思维步骤发生的?认识如何从非哲学的生活中产生并成为真正的哲学知识? 在历史上,哲学被认为是跟自然生活的一种决裂,非哲学家与哲学家都认为是这样。对于非哲学家来说,这种决裂是某种“反常的或偏颇的现象”(即跟自然生活所确定的健康行为的常规的决裂),是一种“首足倒置”,而哲学家则认为这种决裂是离开简陋的、虚假的洞穴阴影和进入完全真实的现实,是朴素的思维方法中的革命。然而,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才离开阴暗的洞穴的?这个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伦理学和康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伦理学是什么?中国的伦理学能够从形式上同其他的哲学以及中国哲学人本学分开吗?一个西方哲学家应怎样去研究这个问题呢?这些范围广泛的问题是难以用简单的回答来解决的。如果用概括性的术语来陈述两千多年的传统的话,中国哲学的特点主要地可归结为它的“有机性”、哲学整体中许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彼此渗透;这种渗透全面而彻底,以致任何部分脱离整体就会变得面目皆非。在这种传统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见解,不论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上的和伦理学上的,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包含的,而且时常是用一种词意深奥的语言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4.
一、技术哲学的概念现代技术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欧洲大陆,E·卡普的《技术哲学纲要》(1877)和A·埃斯比纳斯的《技术起源》(1897)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启蒙之作,但是直到本世纪60年代,技术哲学仍然在哲学的殿堂外徘徊。究竟什么原因使技术这支人类文明之花在哲学的领地中难寻一片沃土呢?当然,这首先与西方哲学偏重理论的思想传统有关。在西方思想史上,技术通常被看作是手艺,至多不过是科学理论的应用,是知识贫乏的活动,不值得哲学家青睐。因为哲学被  相似文献   

5.
1.明晰优先于深度? 亲爱的朋友们,我今天的讲题是哲学性的,我相信你们象我一样都是哲学之友。但是,什么是哲学呢?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回答。我的回答是,当你坚持不懈地问“为何?”、“怎样?”和“你的意思是什么?”,并因而获得比任何现存科学都更为深入的结果时,这样的问题就是哲学性的。例如,你问“什么时间了?”,这就导致“什么是时间?”的问题。心理学研究感觉到的时间,即绵延感觉,物理学则根据空间来定义时间。但是还有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它们不属于这两门学科,而且根本不属于科学领域。简言之,哲学问题的领域,就是坚持不断的提问所引致的领域。让我把本讲中的某一结论予先说  相似文献   

6.
语言膨胀在当代哲学中是一个熟知的事实。认为这个现象是与基于“事物自身”,基于(超出语言的)实在的大陆(欧洲)思想相反,只限于“语言哲学”盛行的英美世界,这是错误的。只须浏览一下大陆传统的近期(1950年以后的)著作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在法国和德国,哲学实际上被语言所困扰。语言膨胀为什么会存在于当代哲学中呢?能把这一现象的德国或法国形式与英美所显示的形式相比较吗?能够发现一个概念来统一这多种形式的困扰吗?这些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艾耶尔写道:“我确信哲学不能直接同科学相竞争。如此说来,哲学事实上是一种次要的活动。换句话说,哲学不直接与事实相关,而与我们表述它  相似文献   

7.
玛:卡尔爵士,从我们以前的谈话中,我知道您把当一位哲学家看作是某种需要辩解的事情,为什么? 鲍:是的,我不能为自己被称为哲学家而自豪。玛:这说起来有点奇怪。您为什么这样说呢? 鲍:在漫长的哲学史上,使我感到羞愧的哲学争论,比使我感到自豪的哲学争论,要多得多。玛:您能举出一个当代的例子来说明哪种未经批判的教条需要加以批判性检查吗? 鲍:我认为有一种哲学观点很有影响,这就是,当社会上出现某种“坏事”,如战争、贫穷、失业这些我们厌恶的事情时,这准是某些坏念头、  相似文献   

8.
如何把握思想的脉络:一种哲学拓扑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康教授主编的《当代美英哲学与哲学家研究丛书》的出版,为国内的当代美英哲学研究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我们研究当代西方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转变或革命主要表现在,如今的西方哲学正在化解上世纪初以来逐渐形成的欧洲大陆的现象学传统与英语国家的分析传统这两大哲学阵营之间的对立,哲学家们试图从古代和近代哲学中寻找自己的思想根源,而不是紧随当代哲学的话语展开思想的讨论。我把这种变化称作“返朴归真”。这里的“朴”就是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这…  相似文献   

9.
如果非洲哲学不是一种由非洲思想家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并以此种经验为手段,在此种经验的范围内表述的哲学,那么所谓非洲哲学又是什么呢?但是,进一步的考察表明,这种显然有理的说法,仍值得细加推敲。我们当代的一些哲学家——非洲人或不是非洲人,致力于以西方的语言或者西方化的非洲语言表述思想的要义;在读这些哲学家的著作时,我们确会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的合理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学家越来越热烈地讨论合理性问题,在科学哲学中,这个问题已成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正如德国哲学家B.齐梅里写的那样,“当代大陆欧洲哲学围绕其运动的基本的和关键的问题,是合理性及其界限”。然而在大陆欧洲以外,在英美两国的出版物中,对这个问题讨论得更加活跃;在我国,许多引人注目的著述也在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欧洲大陆为何对极富理性的语言津津乐道?对语言的论述与英美的语言哲学又有何区别?人们至今都未得到比较满意的回答,然而这却是认识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9月在湖北省十堰市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欧洲大陆语言哲学”研讨会即为解答上述问题的一次尝试。与会者普遍认为,语言问题是当代欧洲大陆哲学家们面临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何谓“欧洲大陆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2.
曹继东 《哲学动态》2006,(12):31-36
D.伊德(D.Ihde)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以研究技术现象学而著名。2004年至2006年伊德教授应邀两次赴中国讲学。本文作者借此对他进行了专访,现将其发表,希望它有助于国内技术哲学的研究。问:伊德教授,欢迎您到中国来。在您看来,作为一位技术哲学家,应该做些什么呢?答:技术哲学家应该做许多事情,我认为,他们应该意识到那些科学哲学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东西,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哲学家应该思考人类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评估人类发展所赋予的各种内涵。20世纪早期的技术哲学家大多担心强有力的工业和军事技术…  相似文献   

13.
语言哲学的出现是西方哲学从近代发展到现代的重要标志。如果从弗雷格算起,现代语言哲学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时至今日,语言哲学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但是,面对语言哲学家们向我们提供的各种语言描述和理论,我们不禁会问,这种语言哲学究竟为当代思维提供了什么有价值的、不同于以往哲学的内容?它与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究竟有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4.
广松涉 (193 3— 1994) ,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大师。在中国学界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域中 ,他基本上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广松涉兼容了新科学观、当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的批判精神 ,以及带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 ,其思想博大而精深。 1994年广松涉去世之后 ,他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我个人认为 ,了解广松涉哲学对于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因为我注意到 ,国内的一些学者正在试图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的某些哲学思想的研究链接起来 ,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伽达默尔的解…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法学?或者什么是政治学?这些问题可以有很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些学科的对象和界限很明确.但是,如果问"什么是哲学?"那么答案就不那么简单.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在中国,通行的说法是"哲学是一种世界观".问题是,几乎所有科学都是一种世界观,至少是构成世界观的一部分.谁能否认物理学也是一种世界观?如果说哲学是一种世界观,那么,它恰恰是一种最可有可无的世界观.因为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完全依赖于其他学科.所以,把哲学视为一种世界观不仅无法使哲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而且将使哲学丧失掉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西方,哲学家们对语言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和专门的研究方法的、独立的哲学学科,即语言哲学。不过,由于历史的和文化传统的缘故,英美哲学家和欧洲大陆哲学家,无论是在对语言的理解上还是在研究语言哲学的角度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当英美的语言哲学家们醉心于对语言结构进行科学的逻辑分析时,欧洲大陆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个国家、民族, 要兴旺发达, 拥有光明的未来, 就必须拥有创新的理论思维, 拥有自己的哲学。哲学是思想的花朵, 文明的灵魂, 精神的王冠; 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理论先导, 是激发人、塑造人、引导人的精神力量。哲学锻造我们的思维, 净化我们的心灵, 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一、哲学是什么?哲学的解放, 从根本上说, 首先在于哲学观的解放, 在于对“哲学是什么”等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哲学是什么? 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又是当代哲学的前沿问题, 也可以说是哲学永恒的话题。从哲学诞生的那一天起, 哲学家们就在不停地追问, 给出了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以儒学为主体形成的传统的认知方式和观念形态,在当代改革中正面临着严重挑战。这种传统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呢?它在认识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上有什么价值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它又将起到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已逐渐成为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谈冯契对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契先生是受人敬仰的一位学者,是对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很大贡献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对中国传统哲学有无价值、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的二重性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价值即智慧与知识的关系等问题,有着全面、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哲人对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认识的总结者。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尤为关注,他所建立的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基本问题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仅因为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作用,而且还在于其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哲学基本问题是否真的落后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无意义呢?抑或仍然代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方向和主流?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本文考察了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它在当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