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医学专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密不可分,但过细的专科划分使医生的视野只局限于医学的某一领域,对患者的治疗缺乏整体观.因此,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将过细的专科重新整合起来.重视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人文、社会、心理知识的掌握,为每一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优化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临床医学面临诸多问题,分别从医学与谋利、医患关系、过度医疗、医疗资源使用的公平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分科过细、技术至上、医生的待遇及成长等十个方面阐述现代医学正在走向危险的边缘。指出需要从更高的角度,更大的背景上思考临床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哲学素质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思维武器,更是了解医学前沿和解决医学难题的钥匙。本文就以休克这一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为例,探讨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哲学因素,旨在阐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辨观来指导休克的诊疗过程实属必要,对医生及患者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论医生的学术与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生的学术与医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关系到现代临床医生的培养方法和成才方式,值得深入探讨。从现代医学发展的固有规律,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医术与学术的关系,提出临床医生的类型,以及医学人才成长的一些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5.
医生的学术与医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关系到现代临床医生的培养方法和成才方式,值得深入探讨.从现代医学发展的固有规律,用辨证的观点,分析医术与学术的关系,提出临床医生的类型,以及医学人才成长的一些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6.
概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患者合并心理障碍的较高发生率以及心理障碍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PCI 术前术后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原因、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强调心内科医生应及时识别 PCI 术前术后患者出现的心理障碍,并以“双心医学”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精神医学及心血管专科医学治疗,同时对心血管专科医学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冠心病 PCI 患者,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后也要进行心理精神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以便有利于 PCI 术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运用医学哲学的原理,分析了现代医学模式存在的弊端,阐述了现代医学精神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结合临床医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指出了现代医学科学和人文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异化现象。现代医学异化的哲学根源在于:资本价值增值运行逻辑是现代医学异化的终极原因;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是现代医学异化的客观原因;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离是现代医学异化的根本原因;医学技术的过度使用是现代医学异化的直接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以下扬弃路径: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经济制度,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认识水平,增强责任感;在医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医生和患者树立合理的医学技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整合医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体系,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整合医学在促进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同时,对医院管理中医患关系的改善也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结合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为背景,通过阐述推广整合医学的必要性与当前专科细分下的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分析整合医学对改善医患关系的积极影响,并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最大福利,推动医患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医学实践中,临床医学家都懂得治疗任何疾病都离不开心理治疗。医生的职业和在社会上的特殊职能应该是一位懂得艺术的医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现代医学临床学需要的医生,是热爱生命、充满生活气息,既有高超医学水平又有高尚道德修养;既有极强的洞察力,能深入病人的内心世界,又能做细腻说明解释工作的医生。决不是只会追求真理,以冷漠超然态度来接待身体虽然虚弱痛苦,但精神上对生命抱着无限希望的病人的医生。医生治疗疾病的对象是人。绝不是单纯有病  相似文献   

11.
医学是一门讲求艺术性的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艺术在整个医学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医疗艺术体现了医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伦理的理解.讲求医疗艺术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过硬的现代医学技术基础上提高临床医疗的艺术性,是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领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胃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为例,从态度、语言、表情以及医患互动等细节方面入手,探讨在初诊、术前、康复以及面对晚期临终患者的不同情况中应该如何提高医疗艺术.  相似文献   

12.
在人文医学精神缺失的今天,人们又想起了爱德华·特鲁多墓志铭上面的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试图以此唤醒人文医学关怀。然而,现如今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引用特鲁多的墓志铭,不能忘记特鲁多生长和行医的时代背景,特别是那时行医的环境以及医生的处境和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医学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他们要求医生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单单去安慰患者肯定无法解决当代的一系列医患矛盾和纠纷,也无助于医疗水平的提高,背离了现代医学的目的。医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努力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医学的技术性和人文性从来就是医学内在的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自医学走向了以还原和分科的方法研究医学的技术路径后,医务人员便以寻求技术手段解决人类疾病,现代医学发展中人文困境愈加凸显。通过从医学理念碎片化、医学技术异化、医患关系物质化探讨引发现代医学技术与人文分离的困境,剖析由医学技术主体化的演进、资本全面渗入医学、技术与资本结合和医生角色的多元化是现代医学技术与人文分离的原因,提出通过立足整体医学观、转变技术至上思想观念、医学技术融入人文精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回归医学技术与人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患者主体意识在现代医学语境中出现了话语权的失落和自证困难,这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对主客二分的生物医学模式教条和僵化的运用是这一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仍习惯于将疾病作狭义的生物学理解,造成了对患者主观陈述的轻视。若想突破困境,需要认识到医学具有科学和治疗手段的不同属性,在临床中加强医生对患者的理解与尊重,回归病人的真实世界,构建医患的共同决策环境,借鉴传统中医学身心一体的哲学思想,积极转换理念,探索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面对医学科技营养过剩,而医学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现状,倡导"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麻醉医生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应施以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不但可以给患者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不良记忆,更可有利于临床预后,改善医患关系。但是,年轻麻醉医生,理论知识欠缺,临床经验不足,需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麻醉技术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提高上,很多时刻忽略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人文关怀需深入到术前访视,麻醉等待区,手术室内,苏醒室内以及术后随访等各个步骤的细节之中。而且,临床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实施需要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护理团队以及患者本身的协同配合,共同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过度医疗是当今医学的主要特征之一,由此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困扰着现代医学。从过度医疗的侧面,人们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异常现象,即临床医疗中存在双重标准。很多情况下,过度医疗干预具有普遍性,但在医生自身得病时却是有节制地选择治疗方式。虽然过度医疗源于多方面因素,但究其根源与资本的诱惑密不可分。现代医学务必转变观念,摆脱过度干预的恶性循环,在资本利益与医学道德之间建立平衡,坚定医学仁学宗旨,守住资本道德底线,让医学资本在道德化方向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存在自身缺陷的依据、原因、现象及其后果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讨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存在的自身缺陷、根本原因和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方法 明确指出现代医学的理论主体就是实验医学,指出现代医学理论体系所存在的自身缺陷是由于过于依赖实验医学的研究方法而造成的,通过对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医学与哲学之间关系上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全面阐述了现代医学在对人体研究上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指出现代医学理论之所以存在自身缺陷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科学地认识实验医学和经验医学各自的优点并加以合理地利用,列举了现代医学理论存在自身缺陷在基础与临床方面的具体现象及其后果。结论 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存在着难以自我完善的自身缺陷,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首位疾病.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基石,但专科的进一步细化也带来相当多的弊端.因此,需要以患者为核心,摒弃学科的分野,将各种医学知识和防治手段有机融合,构建一个新的整合医学体系去培养年轻医师,切实控制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9.
脑死亡是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随着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经过临床严格的判定程序,患者脑死亡即生物学死亡已经成为科学标准,但由于我国在脑死亡立法、公众认知以及医生的各种心理考量,在我国开展脑死亡的判定还存在许多障碍。我们结合自己在判定患者脑死亡后的医患心理变化,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期望引起更多的医学、法学和社会学家关注,使得临床医生对脑死亡的判定,顺应科学发展又能符合患者及其家属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20.
脑死亡是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随着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经过临床严格的判定程序,患者脑死亡即生物学死亡已经成为科学标准,但由于我国在脑死亡立法、公众认知以及医生的各种心理考量,在我国开展脑死亡的判定还存在许多障碍.我们结合自己在判定患者脑死亡后的医患心理变化,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期望引起更多的医学、法学和社会学家关注,使得临床医生对脑死亡的判定,顺应科学发展又能符合患者及其家属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