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超 《法音》2021,(4):25-30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佛教传统解经学著作的《大乘起信论讲记》《大乘起信论》之于中国佛教的意义,及其在现代佛教诸议题中的重要地位无需赘言。历代围绕《起信论》的注释层出不穷。及至近代,现代学术研究重塑了佛教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对《大乘起信论》的研究也逐渐突破了传统佛教的注疏形式,转为对《大乘起信论》之性质、真伪、作者等诸多议题进行专题研究。但印顺法师完成于这一时期(1950)的《大乘起信论讲记》,在一众《大乘起信论》研究著作中显得"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2.
周贵华 《法音》2001,(10):1-5
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佛教界围绕《大乘起信论》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是该论是否符合大乘思想。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先生等依据唯识学,对《大乘起信论》持批评乃至否定的态度,指出它不仅非印度所出,且根本违背佛教教理1。《起信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堪称中国佛学的根本经典,他们对《起信论》的批判等于否定中国佛教的基础,自然激起了传统佛教界的强烈反对。维护《起信论》者大多视中国化佛教为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大乘教理最圆满的体现,因此坚决捍卫《起信论》的…  相似文献   

3.
《大乘止观法门》在对真如的解释上,基于《大乘起信论》真如生万法的思路而提出解决方案;在对真如状态的描述上,它借用了《究竟一乘宝性论》的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的概念;在如来藏的解释上,它是基于《宝性论》如来藏三义的理论构架下的再诠释。其作者对《宝性论》《佛性论》及《起信论》等与地论系统有关的经论比较熟悉,但从语句表达来看,其成书应晚于后三种论著,且出于不同系统的作者或译者。成书于中国的《大乘止观法门》在义理上受到《宝性论》等印度文献的影响,对天台思想乃至隋代以后的整个中国佛教影响深远,进而通过日本中古天台思想波及日本佛教。  相似文献   

4.
黄檗希运(?-855年),闽人,是南宗禅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一位禅学宗师。他的以《传心法要》、《宛陵录》为代表的禅学思想,是继《肇论》、《大乘起信论》之后佛教中国化的又一座理论丰碑,对中国禅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勇 《宗教学研究》2007,(1):198-200
《大乘起信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为世所公认。从佛法修行的角度来看,《大乘起信论》包括了佛法修行所需的信、解、行、证、果,可谓大乘佛法修行之宗纲,对修行具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说要探寻哪部著作对中国佛教乃至东亚佛教的思想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大乘起信论》(以下一般简称《起信论》或"此论")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无论是从信仰出发的注疏诠释的学术传统,还是从西方学术研究范式的角度,从哲学的、文本学的、历史的等等方面的研究入手,《起信论》无疑是一个贯通古今的公共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7.
引论:牟氏《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说的提出《大乘起信论》相传为马鸣菩萨所造,南北朝时来华译师真谛三藏所译。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此论是极其重要的根源性经典之一。论中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大正藏》第32卷,第575页)法者,存有义;摩诃衍者,大乘义。此即把佛教的存有理论落实在众生的心之一法上,由此显示大乘佛教区别于佛教小乘的独特理念。论复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同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认为《大乘起信论》“性觉”修行观体现了中国佛教最根本的修证方式和教化方式,是中国佛教修证和教化的出发点与不可违背的根本前提。中国大乘佛教这种“自性自度”的修证和教化方式,深刻影响并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教化系统对待互补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乘起信论》的主要观点是“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而“一心、二门、三大”在理论上最为重要,四信、五行则主要讲修行实践方面的内容。在“一心、二门、三大”中,“二门”具有核心作用。“一心”要通过“二门”来显现,而“三大”则为“二门”中“心生灭门”所含摄。无“二门”则“一心”无法显现,同时,也就不存在“三大”。所以“二门”在《大乘起信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疏通它们之间的含义和关系也就至为重要。在这里,主要结合《大乘起信论》来分析法藏对于“二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大乘菩萨道思想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般学界咸认为大乘菩萨道是在西元前后才建构起来,但有种种迹象显示,远在原始佛教时期就可见大乘菩萨道之端倪。本文欲从形成佛教的外在条件与内部因素来分析:大乘菩萨道思想在原始佛教就已有萌芽的征兆。  相似文献   

11.
现存《续藏经》中保存的“扬州智恺作”《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和“青丘沙门见登之补”《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是研究《起信论》在中日韩佛教流传形态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考察《同异略集》的“序”、“后记”以及著作形态,确定为日本奈良东大寺华严宗僧人智憬的作品.其次,对《一心二门大意》和《同异略集》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语句和叙述口气皆一致;而且,前者依华严思想诠释《起信论》,亦符合智憬的学术背景,故亦为智憬的作品.“智憬”的音读与“智恺”相似,所以智憬可能自己伪托为智恺,亦可能后来抄写的错误.最后,本文指出日本和韩国佛教的“伪托”现象,亦可能是二国佛教的“边地情结”所导致.  相似文献   

12.
太贤博采众家学说,形成自己对《大乘起信论》中阿梨耶识的解释。他对元晓与法藏的思想进行了大面积的直接吸收,但是元晓与法藏两种阐释的矛盾之处,并未成功会通。他的解释当中,可以见出唯识古学、玄奘系唯识新学两种不同思想的影响,亦有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的痕迹。法藏的一心具有不变、随缘二义的思想,成为太贤《起信论》阐释的基本思路,他将这一思想应用于对阿梨耶识之和合的阐释。太贤又以一心论的思想为理据,用如来藏思想来统摄阿梨耶识的心识学说。  相似文献   

13.
"本觉"思想为《起信论》的核心思想,也是《起信论》首创的思想,体现了《起信论》的思想特色,并对中国佛教,乃至儒家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依据澄观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通过澄观对"本觉"内涵的阐述、"本觉"与"始觉"以及"本觉"与"不觉"的关系的分析,来论述澄观"本觉"思想的内涵与特色,同时也指出澄观对《起信论》思想的误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他宣扬的思想不仅打通了中外佛教之路,也真正把大乘佛法传遍于世。他通晓中、梵、巴、英、日、藏六种语言。他为"人间佛教"思想的弘扬出力至巨,三度主编《海潮音》杂志,并襄佐太虚大师设立世界佛学苑研究部。他曾参与创立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并代表中国佛教界参加首届"世佛联"大会,成为中国首位"世佛联"执委会成员。他曾两度出国讲学,在东南亚和南亚弘扬大乘佛教,享有盛名。他是国际弘法讲学的先驱,是推动现代佛教国际化的一代名僧。  相似文献   

15.
一、序论:印度佛教的大乘意识 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佛教学者不但面临着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化与诠释印度佛教的问题;更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与扬弃,表现为中国佛教最终舍弃与吸收了小乘佛教,建构了中国大乘佛教的核心体系。但是,中国佛教大乘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是经过南北朝佛教漫长的批判与转化,伴随着印度佛典的翻译、判教...  相似文献   

16.
《大乘起信论》,是佛灭度后印度开始中兴大乘佛法的马鸣菩萨所作。据《摩耶经》说:如来灭后六百岁已,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相传马鸣比丘为八地菩萨示现)。这说明马鸣是释迦佛于六百年前在《摩耶经》中悬记的,我们信仰佛教的人,对佛悬记的马鸣所作《大乘起信论》,是无疑义的。据说,我国唐代玄奘法师应当时印度佛教徒的要求,曾将印度失传的《大乘起信  相似文献   

17.
在佛教典籍里,《大乘起信论》是一部与中国佛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论书,也是近、现代佛学研究中争议最大的一部论书。中国和日本的佛教学者都曾对它的真伪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发表过不少不同的意见。直至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因此,对《起信论》作进一步的研究,仍然有其必要。这里仅对这部论的基本思想,关于真伪问题的讨论,以及它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等,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禅宗教引方法析论——评铃木大拙的分类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享有“世界禅者”美誉的铃木大拙 (D.T.Suzuki) ,毕生致力于禅学思想的发扬。他的著作丰富 ,译述俱备。他把《大乘起信论》、《楞伽经》、《六祖坛经》等重要的佛教典籍翻译成英语 ,又撰写了一系列介绍禅佛教的英、日文著作。在禅宗研究的学者之间 ,特别是不少西方学者 ,往往视  相似文献   

19.
熊十力是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新唯识论》的出版,标志着其思想体系的成熟。考察该书,熊氏虽然借鉴了大乘佛教境、行、果的次第,将释家成佛之路置换为新儒家的成圣之路,但其"本心"论思想却并非是对佛学的发展,而是一种根基完全不同于佛教缘起论思想的"基体说"。事实上,"基体说"在中国古代儒道思想传统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熊氏构建自己思想体系时牢牢立足于此,对大乘佛学进行了融摄和吸收,从而实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佛教中影响极大,也是最富争议的论著之一。近代以来,学界围绕该论的真伪问题争讼不已。从文本的语境中看,《大乘起信论》有明确的摄受对象和强烈的修行关切,其目的在于令修行者发起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关于大乘佛法的"法""义"问题,可以从"能解""所解""能诠""所诠"的角度加以理解。论中所谓"真如""如来藏""本觉"等并非同一层面的概念,"真如"是诸法的离言实性,"如来藏"则是依功能假立的"相","真如"与"如来藏"皆非"实体"或"基体","本觉"亦非指众生现实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