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21日至24日,《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在秦皇岛市举行了第六次夏季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历史观问题。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历史观是中  相似文献   

2.
1987年6月24日至28日,《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在京举行第八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等30多位从事哲学,中国哲学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问题。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六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6月20日至25日在秦皇岛市召开。中国哲学史上的历史观,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之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等的研究远为薄弱。其原因有三:第一,1957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哲学史方法论讨论会上,对历史观的问题进行了批判,使后来对于历史观的研究表现沉寂。第二,关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有的同志主张搞纯哲学,有把历史观排除在哲学史之外的倾向。第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一些论断的理解,如“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使历史变  相似文献   

4.
6月22至25日,《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召开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第七次夏季学术讨论会。讨论涉及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四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中国哲学史范畴、概念和思潮发展规律讨论会”,6月20—24日在河北承德市举行。约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现将会议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召开第八次(1987)夏季学术讨论会,题为“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1919—1949)”。这样的会议自1949年以来在大陆还属首次。会议讨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特点、形态和发展线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历史地位,西方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的演变,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的方法,以及批判继  相似文献   

7.
1981年12月25日至26日,辽宁省外国哲学学会在沈阳召开了会员大会。会上有关同志分别介绍了全国首次日本哲学和哲学史学术讨论会、全国中外比较哲学讨论会、纪念康德、黑格尔学术讨论会和第二次全国外国当代哲学学术讨论会的情况。与会同志讨论了当前外国哲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讨论集中在异化与人道主义以及如何对待欧洲哲学史这两个问题上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九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6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30多名老、中、青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着“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1988年6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爱智山庄召开了第9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主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与会专家学者30余人,就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的地位、内容、特点和演化以及如何建构新时代的人生哲学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0.
1988年4月30日,北大哲学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就主客体问题举行了一次小型讨论会。着重讨论了“实践本体论”和“主体性原则”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用“实践本体论”代替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倒退。从马哲史看,最初,世界观是包括在历史观中的,讲历史观必然涉及到世界观。在这意义上把“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哲学系,从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举行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哲学座谈会,参加的哲学专家及哲学教育工作人员计约一百余人。原定的讨论主题共有三个:(一)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二)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三)关于社会历史观和伦理学说中唯物主义的因素问题。但在展开讨论以后,涉及的哲学的和中国哲学史的重要问题相当广泛;争论也非常热烈,充分表现出百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的科学化,《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八月十五日至十六日,邀请在京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学者,举行探讨哲学基本问题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的学术讨论会。这是该编辑部于去年夏季在密云举行的“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学化而努力”的学术讨论会的续继。持有各种学术观点的四十余名哲学史工作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结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实际,来探讨恩格斯所提出思维和存在关系这一哲学基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日本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安藤昌益逝世23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亚太所、山东大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日安藤昌益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2日至24日在山东大学举行。会议提交论文40多篇。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中国文化对安藤昌益哲学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与安藤日益哲学属于同一个东方思想体系。但中国文化对安藤日益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黄心川、李今山认为,昌益以“气”为基础的唯物主义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唯物论;昌益的“互性妙道”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昌益的“自然世”思想与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思想;昌益的“直耕”、“直织”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农本主义思想;昌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三次全国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9月4日——9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81人。提交会议的论文39篇,资料5篇。会议讨论了“科学哲学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历史、现状、趋势。有关代表介绍了美国、英国、西德、日本和苏联等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动向。会议交流了代表们的研究成果,就科学发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是上述三个单位第一次联合举办的学术讨论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会议澄清了与开展科学哲学研究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10月6日至10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了第四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如下:一、关于少数民族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关于少数民族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现在已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一个民族哲学的产生要具备以下这些条件:1.有了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2.所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15日到25日,全国党校第五届哲学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次哲学年会适应党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强科研工作的需要,确定以哲学与改革作为会议的主题,着重讨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的各种哲学问题,将年会开成一次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同志不仅有在党校哲学教学中作出成绩的有经验的老同志,而且有新参加党校哲学教学队  相似文献   

17.
1985年8月19日至24日,华东师范大学发起在江西庐山召开了中国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会议主要有两项议题:1.受国家教育委员会有关部门的委托,审定冯契同志的新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下三册)。2.讨论中国哲学发展的特点并展望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趋势。中国哲学史界的学者以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16-17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主办的"问题与出路:当代易学研究国际论坛"暨"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召开三十周年纪念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1987年12月,在刘大钧教授的精心组织下,中国大陆"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在济南成功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6月19日至23日,在天津蓟县举行了第五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教学、编辑工作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20.
首届《管子》学术讨论会,由山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和山东大学等单位举办,于1986年10月15日至20日于淄博召开,讨论范围较广,兹述其中哲学部分. 《管子》包含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它的《水地》篇提出水为万物本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