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刚 《天风》2006,(2):24-25
最近国家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目标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接受。“和谐社会”与基督徒有什么关系?如何积极引导广大弟兄姊妹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摆在我们传道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如何使这样一个系统和谐,关键是人。家庭是社会中最小也是最重要的细胞,用家的理念来理解“和谐社会”的建立。家庭是一个很小的社会细胞,但对每位个体的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港湾。家庭和睦,可使人身心愉悦,人们在充分享受生活,享受亲情的同时,可以使人精神更加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家庭失去和谐,不仅会给个人带  相似文献   

2.
有一对母女,母亲快50了,女儿28。不同的是年龄,相同的却是母女俩都离了婚?虽然两人对待丈夫和家庭的态度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同的——都是丈夫离她们而去。父亲做生意赚了大钱,而且生意越做越大。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母亲担心男人禁不住  相似文献   

3.
克制贪欲     
曾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犯错误和不断改错误的过程。而人之所以会不断犯错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层出不 穷的欲望。如果对这些欲望不加约束而使之“循规蹈矩”却任其膨胀、泛滥,人自然就会出格越轨偏离正道。因此也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产生欲望和不断克制欲望的  相似文献   

4.
理学家,大都是严正的道德家,对于艺术创作与审美娱乐很有些瞧不起,甚至认为不正当。他们在哲学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道” 与“理”,乃是一种超越感官的道德本体。这种本体世界的实现,是通过对感官欲望的否定而达到的,即“存天理,灭人欲” 之谓。因此他们对于人的欲望以及与欲望密切相联的情很敏感,对于以情感为基本特征的文学艺术和审美活动常常抱着一种戒备心理,不承认艺术-审美的独立价值,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准宗教禁欲主义的认识路线。  相似文献   

5.
《爱又如何》表现了“爱的困境”,十年后所写的《为爱结婚》展现的却是“爱的绝境”。从她创作的变化,可以看到世俗生活中潜藏的巨大诱惑。在这样的诱惑面前,爱情、理想、神圣、崇高纷纷被现实的物质利益和世俗精神所取代,作家也由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变为对世俗生存欲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清代家庭的同居共财的生活状态,决定了清代人的基本家庭道德观念和根本的道德选择就是以家庭利益和家庭和谐为目的。在清代人看来,家庭利益的保证就是重视忠孝,家庭和谐的前提就是处理好亲子关系、夫妇关系和长幼关系。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兄友弟恭、长幼互爱的道德原则并未被清代人所严格地遵循,清代家庭道德生活出现了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变化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感觉的一生。简单地说,比如对人的感觉,对物的感觉,对气候的感觉,对环境的感觉,对幸福的感觉,对烦恼的感觉,以及对气味、声音、颜色、疼痛、功名利禄、诗情画意、回忆过去、憧憬未来和爱情、婚姻、家庭、事业包括“痛感”、“快感”的体会等等在内,其实都是“感觉”二字在起作用!而作为活着的人一旦没有了感觉,大街上出现的无异于行尸走肉,病床上躺着的只能属于植物人,其实据说连植物人也是有着一部分感觉的!还有一种那就是所谓的“心已经死了”……从生理上讲,人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知觉等,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  相似文献   

8.
《现代哲学》2001,(2):48-52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去反思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能不涉及到马克思的生态环境思想,而这却是一个至今仍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议常常集中在以下二点:一是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有没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主要是国内议论的话题。在不少人看来,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是马克思没有想到的,不是他生活的时代的主题,马克思也从来没有将自己的著作中的某一部分冠以“生态”或“环境”等具体的标题,因此,往往容易使人们忽视甚至忽略了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环境思想。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生  相似文献   

9.
上网,如今已成为人们最时髦的话题之一。凡是网民都能体验到网上游戏,交友谈心,调用各种软件得到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服务带来的乐趣,这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越来越大的网民群体中,已出现一部分人沉湎于网上生活而无法自拔,这就是所谓的“上网成瘾症”,俗称“网痴”。 美国匹慈堡大学心理学家金伯利·扬格在对396名网痴患者的调查分析报告中提出鉴别网痴的几项标准,即: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烦躁不安;为享受网上“乐趣”而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有些人宁可荒废学业或事业甚至抛弃家庭,也要与电脑为伴。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夏皮拉在一份对网痴患者的随机抽样调查中也发现,有31%的网痴每周上网时间超过70小时,其中7%的人竟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俭”的本义是对行为和欲望的约束.在不同的语境中,“俭”可以引申为谦逊、简陋、节省等.在今天看来,俭德就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和一定社会的要求,节制自己的欲望,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美德.它反对奢侈和吝啬,反对浪费,追求“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些“善良的人”大叫天地不公,“我处处与人为善,结果却得不到好报。这是为什么?”这些“善良的人”把人看得很坏。而实际上天地至公,这些“善人”的遭遇本是理所当然的。这么说似乎很残酷,但是却是苦口良药。 被人欺的“善人”俗称老好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首先归属于家庭,然后才归属于社会某个组织。“家是人的天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道德品格主要取决于家庭,而生存和发展的技能主要从社会获得。道德教育是家庭的重大责任。古今中外,各国都很重视家庭在个人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但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欲”字之又是希求,“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唯识论》五)。希望获得快乐,努力追求快乐,这就是人的欲望。一股认为佛教否定人的欲望.否定人世间的快乐,这是失之于片面的,山是人们误解佛教为“悲观”、“消极’的一个原因。事实上,佛教既不否定快乐,也不否定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避苦趋乐.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之常情。佛陀出世,宏法利生.正是为了让人离苦得乐。对于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佛教是如实认知,善加引导。这就是佛教对欲望的基本态度。一、佛教对五欲入生的认识一般世问学问认为.人类乃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相似文献   

14.
G.E.M.安斯库姆(Anscombe)教授在她著名的《目的论》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知道人们把某事物看作是可欲望的,那么我们就只能得出这样可以理解的看法,即人们需要该事物。被需要事物的特征就是需要者对其在某方面的可欲。她说:“一个人应当了解他对某种善的各种需要,这就是‘需要’概念的要求”。她又说:“行为者所设想的赋予事物特征的善(或许是错认的)实际上是善的众多形式之一。”因此需要者只须将欲望的对象设想为善,而无需被设想为实在的善,这只是因为欲望的对象没有需要者确认的那种可欲特征,而不是因为那种假定的可欲特征不是实在的。欲望只能是对于实在的善  相似文献   

15.
名言懿行     
人生充满着欲望。无庸讳言,这其中有许许多多是不合理的欲望冲动,于是,为了抑制这些不合理的欲望,人类的理性便产生了节制。 费尔巴哈把追求快乐视为人的天性,但他同时也指出,满足快乐的欲望必须遵循“自我节制,对人以爱”的道德准则。的确,我们在追求自己的幸  相似文献   

16.
杨海文 《现代哲学》2006,(4):91-101
如果我们愿意在阅读中与《孟子》相逢,我们就应该立志去做一个大写的人。从道德理想主义层面看,《孟子》要求我们“证性善”,确立人之为人的性善之本;期盼我们“恶乡愿”,拒斥八面玲珑的伪善之方。从文化守成主义层面看,《孟子》呼唤我们“友古人”,经由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回想而求证本根之源;促使我们“辟邪说”,通过对异端邪说的批驳而澄清智慧之旅。有理想有文化的人,才会是一个大写的人。无论对于针砭欲望横流的当下世态,还是对于建构人皆尧舜的未来愿景,这种人格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7.
王国聘 《现代哲学》2001,42(2):48-52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去反思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能不涉及到马克思的生态环境思想 ,而这却是一个至今仍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议常常集中在以下二点 :一是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有没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 ,这主要是国内议论的话题。在不少人看来 ,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是马克思没有想到的 ,不是他生活的时代的主题 ,马克思也从来没有将自己的著作中的某一部分冠以“生态”或“环境”等具体的标题 ,因此 ,往往容易使人们忽视甚至忽略了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环境思想。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环境保护格格不入 ,指责马克思是“人类中心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利”观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儒家“义以生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的观点又处于中心地位,甚至统治地位。因而,孔子把“不义而且富贵”比作“浮云”。后世儒家片面发展了重义轻利的观点,至宋明时期变成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观,从而压抑了人们的正常合理的欲望。这一思想发展到极至,很多人轻视利,“君子言义不言利”,甚至将商人一概目为“奸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他的《人的人性》(《The Humanityof Man》)一书的第一章。该章共分五节。在第一节里,作者对人道主义下了如下的定义:“人道主义是由自然人和他的超越的可能性所构成的一种二重性,”“人道主义…是把人加以理想化的一种行为准则、文化运动或教育纲领,”“人道主义把人看作值得赞美的对象”等等。作者避而不谈人道主义所“理想化”了的人究竟有怎样的阶级属性。培里不是把人理想化了,而是把人抽象化了,抽象为一种没有阶级内容的超阶级的虚构。这样就掩盖了人道主义这一资产阶级思潮的阶级实质。在这一节里,作者又说,“当代的人道主义……在颇大程度上是作为对其他某些思想的抗议而发展起来的。”作者所列举的几种思想之一是:“共产主义的泛滥促进了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这就一语暴露了人道主义的反动本质:所谓当代的人道主义,也就是反对无神论、反对唯物主义的反共主义。同时培里又特别抬出了“自由”的幌子作为反共主义的“武器”。他说什么“人的什么东西被认为是值得赞美的?……人所特有的尊严乃在于他的鉴识自由的能力。”在第二节里,作者鉴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威望,极力强调人道主义与自然科学、与科学的决定论相一致,以避免人道主义因反对自然科学而被削弱。作者又说,“我们……生活在变化、行动、暴力和混乱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他认为解决的办法是“设计一种全人类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敌对的信仰被允许在和平竞赛中。……证明自己是真理。”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想通过所谓“全人类的”“和平竞赛”来达到反对共产主义、巩固帝国主义制度的目的。在第兰节中,作者论到人道主义与技术的关系。他说“反对或低估技术,会使人道主义注定成为废物。”他吹嘘人道主义“就像它适合于原始动力的时代那样,它也适合于核子能的时代。”在第四节中,作者谈到人道主义与道德的关系。他认为只要不把道德同禁欲主义等同起来,“把道德设想为对欲望加以组织以去掉冲突而代之以合作”,把道德理解为“不反对欲望本身而只是反对欲望的放纵”,那么“人道主义与道德之间的对立就不再有任何根据了。”总之,作者极力要把人道主义与道德说成一致来为人道主义吹嘘和辩护。在本文的最后一节里,作者谈到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与“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以及与宗教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荀子认为自然情欲构成了个体生命存在的基础,但自然情欲具有随环境变迁的流转性以及对于物质对象渴求的无限性等特点,任凭欲望的自然发展必然导致社会的冲突与混乱;以“义”为核心的道德原则的确立既是对于欲望进行引导和限制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性内涵得以提升和展开的维度,“义”的精神内涵与意义贯穿和表现于各种礼仪形式之“文”中,完美的礼应该是“情文俱尽”,它以物化的形式涵养了个体的情感欲望,又为耳不可见的伦理道德提供感性的保证。苟子的“情义”内涵体现了自然人性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动态性关联,在其中实现了人的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