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自己疗伤     
春天来了,生活在美洲的大黑熊也从冬眠中渐渐苏醒过来。可刚刚醒来的它们总是萎靡不振,看上去一点精神也没有。醒来后的它们,常常去找些有缓泻作用的果子吃。这样做的目的,是把长期堵在直肠里的硬粪块排泄出去。之后,它们的精神开始慢慢振作起来,体质也恢复到了常态,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日头     
正当日头移动到村子南边偏西的位置时,我在椅子上一个乍猛醒来,发觉已是下午了。定睛看,就在右手边的槐树上,爬了一些青白色的虫子,在光影的照射下,小心翼翼地移动。日光很好,我与它们共享一份安详。它们的世界,是否也有烦恼和幸福呢?如果没有,那似乎有些遗憾。但若是有呢?作为人类的我,该怎样与它们相处呢?在人类的世界里,反观自己的生活,我与这些虫子、这些树、这蓝天和大地,终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也在不断觉醒,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初为了生计,绘画是一种"巫术";再来为了生活,绘画是一种"手段";现在为了艺术,绘画是一种"精神"。这种艺术精神正带动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在它们相互影响下生存着。而具象油画与抽象油画正是它们相互影响下的产物。文章通过绘画艺术的发展分析不同时期对具象油画与抽象油画的影响,并将两种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崔健及其摇滚乐首先是在中国土壤上产生的,是急剧变化的八十年代的产儿,也是中国人传统生存方式的产儿。 我曾经以为简单的事情现在全不明白/我忽然感到眼前的世界并非我所在/二十多年来我好像只学会了忍耐/难怪姑娘们总是说我不实实在在/我强打起精神从睡梦中醒来/可醒来才知道这个世界变化真叫快。 这是崔健写于1986年的第一首摇滚乐作品,它表达了六十年代初出生的那一代人的默默忍受的生  相似文献   

5.
马斯洛指出:“一个人如果不理解精神健康,也就无法理解精神病态。”精神健康是精神疾患的参照系。它关系到个人的人格发育、生平价值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可是,迄今为止,人们对精神健康标准的探讨却非常少。造成对精神健康标准研讨不多而分歧不少的原因有三:一、正常(健全)心理与行为的多样式理解对应着人格、精神生活的多样式存在与认可;二、受文化和社会发展制约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流变性,它们参与精神健康与疾病的鉴评;三、个人一生中,受性别、年龄、知识结构等  相似文献   

6.
精神,是一个人的生活信念、理论风骨和实践态度,呈现着一个人独特的气质、人格和境界。马克思的核心精神体现为人类解放的理想、彻底的理论批判、改变世界的革命实践,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相得益彰,既贯穿于马克思的日常生活和革命活动,也贯穿于其理论研究和思想体系,并将其生活、实践和理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被理解的整体。正是这些精神特质,使马克思成为了马克思。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就要研究和澄明马克思的精神,揭示其当代意义和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活中,标志随处可见,它们风格各异,其中一些妙趣横生、幽默智慧、新颖独特、形神兼备、自由灵动的标志,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标志设计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对人们的视觉产生一定的冲击,进而实现传达标志信息的目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因此,通过叠透、折叠、旋转、交叉等表现手法使标志设计更加趣味化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精神愉悦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自地理大发现以后 ,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变化 ,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逐渐打破地域与民族的界限 ,日益具有世界性。然而 ,这种巨大的变化 ,从一开始就是跟西欧国家的暴力掠夺、征服殖民地和传播基督教联系在一起。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1 6- 1 7世纪 ,地处太平洋两岸的墨西哥天主教会与中国耶稣会传教团有了最初的接触。它们在传教方法上所呈现的分歧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传教思想和策略 ,具有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1985年以来,改革的潮流猛烈地冲击着苏联社会生活,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精神生活,触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具体制度,也触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苏联伦理学界也在强劲的改革潮流的推动下开始动起来了。1986年在莫斯科举行了全苏伦理学学术会议。与会者分析了苏联社会中的道德状况、伦理学研究中的问  相似文献   

10.
在伦理生活中,人们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形成伦理叙事。生命和生活本身是伦理叙事的起点,有价值和意义的生命和生活则是伦理叙事想要达到的目的,而连接起点和目的的桥梁则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构建起来的各种伦理训诫。伦理叙事基于人性表现为个体叙事和集体叙事。儒家通过集体叙事表现出内省自觉、群体本位、追求礼教和追求和谐的伦理精神,通过个体叙事表现出追求人格完满的伦理精神,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叙事,凝聚出了独特的中国伦理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道德价值与当代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定价值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特征。在社会历史长河中,人们培养了区分周围世界中事物与现象的能力,这些事物和现象符合人们的需要,因此人们对它们持有特殊的态度:珍惜和保护它们,在自己的生存活动中依赖于它们。价值是存在的,即使它们本身还没有被认识到;而如果它们被认识到了,也不永远都能在一般意识及与其相应的范畴之中完全固定下来。对世界的价值关系本性的理论探索,是精神文化、哲学和伦理学晚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价值本性存在的各种不同看法,只是强调了该问题的意义并促使人们探寻正确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活方式的探讨,在我国是近一两年才开始的,而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探讨,更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谈不到什么论证,只是谈一点自己的理解。“文明”本意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因此文明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是指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状态,也应该包括物质的和精  相似文献   

13.
论财富     
一位名叫痖弦的台湾作家说: “科技虽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理性化, 光彩绚目的物质生活,却也造成了精神虚脱和意义危机。”世界性商品经济的大潮,掀起了世俗主义的浪涛。股票、美元、洋车、洋房这些与财富有关的东西,已成为传媒和人们日常生活感兴趣的话题。也就是说在现代所有的具体问题中,再没有比压在我们身上的金钱问题和金钱所代表的财富问题更迫切的需要我们加以解决。而事实是许多时候我们己完全丧失了正确处理它们的智慧和承担它们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4.
艺术和哲学是社会意识和人的认识活动的形式,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在社会的社会政治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当前阶段上,具有特殊的迫切性。这一点既与艺术本身中所发生的过程(艺术的对象方面的复杂化和扩大化,艺术的精神形象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中的重要变化)有关系,又与在社会的精神生活中、在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的结构中普遍的剧烈变化有关系。同时,关于艺术和哲学、艺术意识和哲学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在哲学思想史和美学思想史中永远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可以从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最早时代开始,来探究一下哲学家  相似文献   

15.
贫富辨析     
正词典对"富"的解释是财产、物质多而充足、超常丰裕;对"贫穷"的解释是缺乏钱财,生活拮据困难,明显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富有与贫瘠。而精神层面的富足却远远超过物质层面的丰富,因为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消亡,但精神价值却会"永存不灭""万世长存",这也正是我们有信仰者应当特别重视之处。非常明确,天主创造的天地万物只是为人能按他的旨意生活所赋予的"特殊工具",是让它们为人"荣主救灵"的最终目标服务,耶稣之所以让我们不  相似文献   

16.
怀特海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传统充满了当代世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所急需的一些根本洞见。尽管它们在不同的时代获得了其最充分的发展,但科学并不是其文化生活和理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技术也没有得到高度的发展。它们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也没有表达一种精制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7.
田林 《美与时代》2014,(3):67-67
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艺术已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艺术形式。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给人们带来高品质精神生活的渴望,这给设计艺术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更显其生命力。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密切,以至于我们难以将它们分离。  相似文献   

18.
宋瑾 《美与时代》2014,(7):45-46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繁忙机械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丢失了很多生活的乐趣,忽略了很多内心的感受,慢慢放弃了对生活质感的体验。因此“慢设计”开始在设计领域产生影响。慢设计强调内涵,在实现设计的功能性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体验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使作品能够带来新的身体感受和精神感受,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海獭的石头     
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域生活着一种可爱的动物——海獭。海獭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常年生活在海洋里,大部分时间,海獭不是仰躺着浮在水面上,就是潜入海底觅食。海獭喜欢吃海底生长的贝类、海胆以及螃蟹等,海獭的食量很大,它们每天要消耗自身体重三分之一重量的食物才能保持热量需求,所以海獭总是忙忙碌碌地潜到海底去寻找食物。海獭潜入海底捕获贻贝、海胆等,同时也会从海底捞上一块儿拳头大小的石头。开始时,  相似文献   

20.
拿起赵杰教授的新著《回族解读》,见封底上写着很好的一段话:"人活在世上不能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足。也不是先有了充足的物质生活后才会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充足才算幸福,回族是精神营养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