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适应与图式。人类智慧活动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认识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皮亚杰指出,就其本身而言,智慧本质上是一种主体转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即所谓运算;就其外部功能而言,智慧活动的目的在于取得主体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adaptation),从而达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他强调说明,人对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高度发展的能动适应,“人的认识本质上是能动的……认识就是转变实在”;所谓能动即指主体以物质动作或者运用符号以精神动作转变客体,只有改变客体才能认识客体,只有改变环境才能适应环境。他又指出,主体与环境的适应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主体要适应环境、认识客体,主体自身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借用生  相似文献   

2.
社会适应是指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作出适应生存的反应。无论谁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都要承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竞争与挫折。面对压力,很多人常表现心态失衡,被紧张、焦躁和困惑等消极情绪所困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对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讲,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对自己对新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其学业,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适应问题。因此,本文拟就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进行探讨,试图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高中毕业考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面临同龄人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特色,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尽早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是新生入学后的首要课题。一、生活环境的适应。新生入学之前,多数居住在家,部分寄读校内,从小学到中学,都存一些从小在一起的同学、老师,班主任,一教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性格,相似的语言,共同的习俗,构成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全国各地,素昧平生,陌生的校园,大楼,陌生的人,这一切都使其产生一种陌生感,从依赖性的家庭生活,改变为独立性的集体生活,尤其是远离家  相似文献   

5.
学习适应性是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效果的一种倾向,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小学生在校期间能否适应学习环境,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和发展智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将会直接影响到对将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习适应性是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效果的一种倾向,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小学生在校期间能否适应学习环境,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和发展智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将会直接影响到对将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的心理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在运动、变化、发展中遵循从相对平衡到相对不平衡,再从相对不平衡走向新相对平衡的规律。人心理问题的实质是由于内部或外部某些因素的运动变化,致使心理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在个体内部及个体与环境之间出现的暂时相对不协调状况,属于从一种心理平衡状态向另一种心理平衡状态的过渡阶段。结合灾后心理辅导,根据动态平衡论提出了心理系统的边界调控、要素调控、途径调控和环境调控,通过个体自身的努力以及这些调控措施,让个体心理顺利地恢复到可以自我调节的动态平衡状态,或者从低级的动态平衡状态顺利地过渡到更能适应环境的高一级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间艺术原有的传播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产生了以广告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形式,广告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弥补了民间艺术原有传播中所存在的不足,还对民间艺术作出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环境心理研究:工作环境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兰 《心理科学》1998,21(1):71-73
0引言工作环境是环境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作环境可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室内环境又可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建筑物的面积、形状、陈设、通风、采光、温湿度等物理因素与在其内工作的人们的心理感受存在着有意义的联系,影响着操作者的行为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因此,设计和营造适合于各种不同性质的室内工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1建筑物与人的行为关于建筑物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建筑物决定论”,即建筑物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筑物对人的行为毫无影…  相似文献   

10.
陈立教授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心理学的一代大师.陈老具有一种极为可贵的开拓创新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陈老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开展我国可持续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持续发展指利用世界资源满足人类的适当生活质量的生存.它关系到人类与其他物种的现时存在和未来延续,关系到国家兴亡、社会进步和世界安宁.当前,可持续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有6大课题(1)人的环境知觉、知识和评价;(2)环境烦扰、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3)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4)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的概括化;(5)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6)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11.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因具有强大的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功能,很快取代农村,成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居住地。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到2007年,占世界大多数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还在不断膨胀。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形成,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但与此同时,过快发展的城市规模也必然伴随产生一系列负面问题。正如伯林特所注意到的:到处是缺乏特征的办公楼、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购物广场。这些地方并不产生标准化和无个性的居住者,而是产生一种普遍的不满。有的环境给人以压迫感,有的环境让人感到荒凉而缺乏生气,有的环境让人感到在其中生活的人的主体身份会被降低。这些环境都具有一种欺骗性,是一种不成功的环境,而人们却不得不忍受这样的环境,有时甚至认识不到这种环境对自己造成的侵害。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美学的兴起,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尤其是对城市环境越来越关注。我们能否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城市,并对城市的设计、规划和建造提出建议,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完善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一个分支,就是“把美学用到城市的考察和研究之中,从审美的角度分析和解释空间环境营造和社会生活发展等方面的规律,以城市的美和城市特有的审美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阿诺德·伯林特作为世界著名的环境美学家,在城市美学方面有着丰富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从上述求助的内容看,主要与社会适应问题密切相关。前来咨询的学生以高一年级的学生居多。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种状态,即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当个体出现适应不良时,会有许多负性情绪表现,如彷徨、失望、忧虑、怀疑、悲伤、恐惧及绝望等,负性情绪过于持久强烈会导致心理异常。  相似文献   

13.
礼貌原则不仅可以用来指导构建和谐言语,创建和谐的语言环境,而且可以用来指导实施礼貌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遵循礼貌原则,就是要处理好我他关系,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构建和谐关系,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4.
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实际上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利原则,也是一个人作为一个系统对其社会环境的适应原则,适应的目的是达到人生系统的稳定即幸福.因此,基于系统论的道德哲学不可避免地是功利主义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平衡就是道德系统的序参量,公德和私德分别是道德系统的规范组织和自组织的两种状态.系统功利主义的包容性和整体性最终体现于对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的统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功利主义和道义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又是一批莘莘学子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中不同工作岗位的日子。怀着激动与好奇走出象牙塔的同学们,对这个社会抱着希翼和梦想。但是,学校与社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环境,在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使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心理难以适应。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毕业生投入工作的前提,因此,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适应与调节工作,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毕业生心理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使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在学校里,大学生主要建立的是一种同学、师生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6.
1 “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观“人与天地相参”(《灵枢·岁露论》)可以认为是《黄帝内经》对医学认识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含义可以归结为 4个方面[1] :一是人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产物。《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活在“气交”之中 ,和大地上的万物一样 ,都是天地形气阴阳物质即自然界有规律变化的结果。二是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 :(1)无机环境 ,包括天文、气象、地形、土壤、水文 ;(2 )有机环境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3)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环境即社会环境。三是人体和…  相似文献   

17.
心理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要面对环境变迁、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目标受挫之类的事,这需要人主动调整自己、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衡。心理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之一。为使心理保持健康,建议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进行必要的自我检测,  相似文献   

18.
分配正义不仅存在于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于自然资源在同代人或不同代人之间的分配过程之中。分配正义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与一般意义的分配正义主要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一种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相区别,环境伦理视阈中的分配正义主要体现自然资源在国家之间的公平分配、国内的公平分配、代际之间的公平分配、人类的需要与环境本身之间公平分配等层面,概括地讲,也就是代内正义、代际正义和种际正义。  相似文献   

19.
李静 《美与时代》2020,(2):19-20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社会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追求人与生态自然和谐共处。岭南建筑风格本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优化融合,具有明显的自然协调性特征,将该种风格科学有效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帮助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民众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要求。因此,现代环境艺术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艺术观念,提高自主创新实践意识,基于传承发展岭南设计风格,推动我国岭南建筑艺术建设稳定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岭南建筑艺术特征与表现手法,进一步探讨了岭南建筑风格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走出校门后,一个重大的课题是如何适应社会。适应社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积极的适应,另一种是消极的适应。所谓积极的适应,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树立自信、自强、自尊、自爱、自立的观念,把生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认真地进行生活的选择,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所谓消极的适应,就是顺从周围的人或事,跟着他人的指挥棒转,对生活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关键时候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智驾驭不了情感,成了感情的俘虏。本文主人公的悲剧,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女大学生们要学会积极地适应社会,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