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所指/能指到能指/所指 --论拉康对索绪尔二元论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木 《现代哲学》2005,(2):95-101
从所指/能指到能指/所指,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颠倒。通过形式上的颠倒,拉康对索绪尔的二元论进行了批判,并且指出,二元论并非语言结构分析的结果,而是来自传统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对于那些将伦理或道德仅仅理解为温和、克制、温柔以及(如果是一种行动上的)软弱(无能)的人而言,“武力的伦理”这一表述可能貌似是一种逆喻。联想到“说服的力量”这一表述,一个人确实可以说我们所指的是精神的力量或思想的力量。但是我要有所保留,我所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暴力,包括精神的力量,但主要是武力本身,  相似文献   

3.
韵律对指代歧义的解歧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波  王蓓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02,34(6):15-20
研究了韵律特征对指代歧义的解歧作用及其机制。所选的指代歧义句先由 33名被试确定其主要意思和次要意思。歧义句由 8名发音人朗读 ,经专家和普通听者评定后选出 1人的语料为实验材料。各有 12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重音听辨实验和名词互换语义判断实验。实验 1请被试比较歧义句中切分出来的所指名词与非所指名词的重读程度。实验 2中将不同的名词组合嵌入到主要意思与次要意思的句子框架中 ,请被试判断合成句表达的是主要意思还是次要意思。实验 3对 4名发音人的语料进行了声学分析 ,测量并比较了歧义句中的所指名词和非所指名词的音高、时长和音强。结果表明 ,韵律信息对于指代歧义有较好的解歧效果 ,消解指代歧义的基本手段是在所指名词上设置重音 ,其主要的声学表现是所指名词时长的延长。  相似文献   

4.
弗雷格的语言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学术界对于语言哲学虽然看法各异,但是有两种比较一般的、基本上可以接受的解释。一种语言哲学叫作LinguisticPhilosophy,它旨在通过分析语词的意义和分析语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解决哲学问题。另一种语言哲学叫作Philosophyoflanguage,它旨在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语言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意义、所指、真、证实、言语行为、逻辑必然性等问题。弗雷格被称为语言哲学的创始人,但是他既没有像语言哲学家那样研究语词的意义,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解决什么哲学问题,也没有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意义、所指、真、必然性等问题,比…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的干栏式民居最早可追溯到古越族的远祖——瓯越和骆越的干栏文化。骆越一支因迁徙的缘故将干栏式建筑带到海南省富饶的土地上,又因生存所需将原本的干栏文化与本地传统民居文化进行了融合,最终形成了黎族干栏式民居的雏形。文章着眼于黎族的物质性和观念性文化,对黎族现有的干栏式民居建筑进行田野调查,并对黎族干栏式民居的兴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德谟克利特关于认识论方面的残篇中,出现了关于"真"的两种说法,一是主张现象就是真理,把一切感觉的表象都归之于真理;二是主张感觉是不可靠不真实的,认为一切感觉现象都是"从俗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在希腊文原文中,现象的"真"与原子和虚空所指的"真"是用两个不同的希腊词表达的,前者用的是αληθεια(中译为"真理"),而后者用的是ειεη(中译为"实在")。并且,德谟克利特之前和之后的哲学家们所谈论的真理用的基本上都是αληθεια这个词,ειεη这个词只在德谟克利特的思想表述中出现过。这一对比刚好显出德谟克利特对真理问题的独到见解,从追求αληθεια意义上的"真",到认识αληθεια之"真"的不确定性,再到发现ειεη所指的真正实在之"真"。在经过德谟克利特的这一番探讨之后,真理问题重新被挑起,并成为后世哲人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分析αληθεια和ειεη这两个希腊词来探讨德谟克利特真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论牛痘接种法的起源爱德华·琴纳我谨奉劝告而给予以下关于牛痘接种起志源的简要历史的论述。以我日常的观察,那些仅仅草率地想过这一问题的人,每每将偶得的牛天花与因接种之刺激而引起的病症混淆起来。我对牛天花性质的探究之始,可追溯到25年之前。对此一奇特病症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学习、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可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完善我们的思维方法。用辩证思维分析中西方的审美差异,能从中西方审美的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西方审美受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的影响而有着显著的不同,中国的传统审美表现为道家美学和儒家美学,而西方美学则较早地关注概念的能指与所指的矛盾。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分析并揭示内在的对立与统一,为认识与实践的内在统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语百转向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误百来认识哲学。在世纪之交,认真审视语言哲学的语言观是分析二十世纪语言哲学得与失的关键。本文认为语言哲学的语言转向有两种模式;分析和解释。这两知模式基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观:绝对所指论和相对所指论”。这两种语言观的差别在于对意义和指称的关系的看法。分析哲学的语言观基于绝对所指论,包括人工语言学派(即逻辑实证主义)的绝对指称论和日常语言学派的的绝对意义论,即认为只有确定性所指的符号和命题才有价值,由此产生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解释学、解构学的语面观基于相对所指论,即默认了不确定性所指的符号和命题在哲学中的价值,因而他们的语了哲学旨趣在于解释语言和哲学乃至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本文最后提到在相对所指论的基础上将分析和解释统一起来的可能性,以便形成一种进取的而不是消解的语百哲学。  相似文献   

10.
青城仙乐记     
去年初夏的一个傍晚,我们一行3人沿着青城山天师洞的石阶散步,暮色渐浓,只听远处袅袅的一缕清音飘忽而来,于是径直往前,探寻妙声。原来,这是青城山仙乐团正在排练。我们无意中闯入的,竟是已传承千年的青城山道教音乐的玄妙世界。一青城山道教音乐的历史十分悠久,大致可追溯到东汉顺帝初年。  相似文献   

11.
条件句是表达理的典型句式。意义理论区分语言表达式的语力、涵义与所指三个层次。不同的语力类型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所指类型。运用于条件句,这三个层次分别确定了理的力量来源、理的具体内容与表现以及理的效用评估。条件陈述句的评估都依赖某种理。对那些被视为推理规则之反例的条件句作分析,要考虑语力与涵义这两个层次。实质蕴涵只考察效用评估值之间的关系,处于所指这一层次。这种差异是造成规则失效的根本原因。刻画理的运用有异释与丰富语言两种途径。意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这两种途径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索绪尔的语言学对语符现象以能指与所指关系的分析为基础,展示了蕴含其中的语言的一系列两面性,从认识论的视域解读其学理精要,有助于我们清醒理解当下喧嚣的媒介文化,掌握其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13.
李巍 《现代哲学》2016,(5):109-114
界定"性"的所指,是孟子构建人性理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从其论述中可以发现四个限定,即被称为"性"的东西是指人身上1自发、2固有、3独有且4能为人自主的欲求。提出限定123,旨在类比感官生理欲求,强调心官道德欲求的真实性,因此"性"指谓了人身上诸官能欲求的总和;引入限定4,则旨在将感官欲求作为非自主欲求排除到"性"的所指之外,仅以可自主的心官道德欲求(心性)为人性所是。但总的说来,四个限定同等重要。孟子正是通过它们落实了对"善"的追问,走向了对"心"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决策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主观概率这一概念在博弈论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基于主观概率思想的博弈论的决策理论解释。我们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在分析策略互动的传统方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它们恰恰与主观概率在博弈中所起到的作用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我们论证到,利用主观概率的概念,并以决策理论为基础来构建博弈理论框架,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博弈理论框架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特别地,我们将运用理性合理化的概念来为这一观点做出辩护。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主教》2010,(4):48-48
教廷考古学家在意大利一座现代办公大楼的地底,找到可追溯到公元四世纪、现存最早的宗徒画像。  相似文献   

16.
在第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探讨了列宁主义是如何说明唯物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化这个问题,并且说明了列宁是如何批判被我们称作“原理——例子”这种折衷主义的死板公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首先探讨一些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有关的一般方法论问题。我们认为:唯物辩证法是不同于任何部门科学的、具有普遍性的科学。因此,它的规律、原理、范畴也都具有普遍性;这些规律、原理、范畴能够在物质世界(自然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知觉和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领域是比较新的,但它所研究的问题,却可追溯到历史的早期,通常人们总是对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别感到兴趣,往往把其他民族看作低级的甚至是劣等民族。很多传统的社会集团往往把他们自已简单地称为“人”,言  相似文献   

18.
<正> 美育的起源,在中国直可追溯到远古的原始氏族社会。传说神农造琴,舜弹五弦琴而治天下。既有乐器,就要有乐章。黄帝《咸池》、颛顼《六茎》、帝喾《五英》、尧帝《大章》、舜帝《箫韶》禹帝《大夏》……三皇五帝有关这方面的传说,载于周秦两汉的典籍、史书、诸子,不胜枚举。但其真实性如何?历史(穴乌)远,问题复杂,是专门家继续探讨的课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和弗莱格的语言哲学思想比较周国平现象学和分析哲学属于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最有影响的传统之列,因而对于这两种哲学传统基本公认的奠基人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本身就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以下事实更为这项研究增添了兴味:胡塞尔和弗莱格都活动于世纪之交的德国,他们一开始都是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由关注数学和逻辑的基础而进入了哲学领域,并且彼此有过实际的思想接触和交锋。他们思想中的最大共通点,那种鲜明的唯理论立场,在他们的后继者看来恰恰是最成问题的,而分别被比较彻底的非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所取代。其实,这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20.
在爱情关系中,情感是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这种动力的发展模式可追溯到婴幼儿期与父母形成的依恋风格。本文综述了成人不同依恋风格在爱情关系中的特点,探讨了不同的依恋风格在爱情关系中指导依恋行为的依恋策略。未来研究应在儿童依恋与成人依恋的连续性以及关系破裂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