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于1984年第12期发表了孙凯飞同志的《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一文,提出当代新科技革命“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辩证法的规律”,“把唯物辩证法规律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之后,我们收到了一些讨论文章,并在1985年第4期发表了张华夏同志《论唯物辩证法与一般系统论的关系》一文,作者认为系统论中有五条规律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将唯物辩证法推向一个新阶段”。为了促进这一讨论,本刊设了“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关系问题讨论”专栏,还于同年第9期发表了《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关系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综述》,简介了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看法。 从哲学界和科技界对系统论与辩证法关系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看,意见还很不一致,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例如,什么样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现代系统论等横断学科提出的带普遍性的规律是否就是这样的规律?论述系统规律是辩证法规律的同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系统规律是普遍规律,它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之中。那么是否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规律都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等。这说明,关于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还有必要深入展开讨论,以使各种不同看法的同志进一步交换  相似文献   

2.
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系统论等横断学科的产生,表明在客观世界中除了具有数学所研究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些普遍关系。这些学科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这些普遍关系的科学认识方法。这对于人类理论思维和实践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需要从哲学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国外哲学界和科学界对系统论的哲学意义看法很不一致;国内哲学界和科学界对系统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应该从系统科学中吸收什么东西,意见也不相同。本期发表的孙凯飞同志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当代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系统规律是本世纪人们发现的一条新的规律”,它“深化发展了辩证法的规律”,“把唯物辩证法规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文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研究和讨论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很有意义。我们希望哲学界和科学界的同志撰文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 2 0世纪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速发展 ,重大成果层出不穷 ,为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材料 ,给辩证法的生存与发展以深刻的影响。自 80年代下半期以来 ,我国哲学界积极探讨唯物辩证法的前沿问题 ,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 ;二是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论战 ;三是社会主义辩证法的深入研究。一 .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系统科学是 2 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它是本世纪 4 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群 ,它主要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9日,《安徽日报》发表了皖春的《怎样理解“矫枉必须过正”》一文,引起了关于正确与错误的关系等认识论问题的讨论。不久以后,安徽省社联和安徽日报社联合举行座谈会,专门讨论了这些问题。最近,《江淮学刊》(今年第3期)发表了皖春的《正确与错误的辩证法》、李学昆的《关于认识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郭月争的“正确—错误—正确”是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吗?》和程伟戎的《必须划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界限》等四篇文章,进一步展开了这一讨论。现将这些文章的主要论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阿尔都塞的辩证法研究,与他对实践和理论活动的现实性的理解有密切的关系。他所谓的现实首先是实践的,同时也是人们理论活动中对辩证法的认识和把握。现实性不仅仅是实践的、客观的辩证法,而且是主体的、认识论的辩证法。前苏联对辩证法的理解脱离甚至落后于现实和政治。这种对辩证法的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本义。马克思强调生产劳动的现实性和辩证法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视激光手术治疗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视眼是目前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屈光不正,我国的近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水平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并处于快速、稳健的发展中。依据辩证法正确评价近视激光手术的优缺点,遵循系统论的整体性、最优化、动态化和模型化的基本原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激光手术治疗的视觉质量,促进近视激光手术治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术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讨论,始于一九五六年。当时,由苏联哲学家讨论阿历山大罗夫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一书引起的关于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研究,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兴趣。庞朴在《哲学研究》一九五六年第三期上发表《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规律》一文,于是讨论便由此展开。当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辩证法和辩证方法是否是两个东西?二、“辩证方法的四个特征是否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一、杜会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辩证法是被作为一种哲学提出来的,但是,“社会主义”有多种指谓,“辩证法”也有多种含义,社会主义辩证法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语词的?从而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需要通过语义分析加以明确的。  相似文献   

9.
张江明著的《社会主义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书,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本书紧紧地把握“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分析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关系。作者认为,认识路线同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必须把认识路线化为实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论在现时已成为世界性的风靡一时的讨论课题。在谈到系统论的理论渊源时,人们追溯到黑格尔、莱布尼茨,甚至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利特;在谈到为系统论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现代人物时,人们总是讲起贝塔朗菲。对于布哈林,人们总是不愿意过多地提起,这是因为,科学家们总是把它当作政治家;而政治家们又往往把他看着是非正统的马克思马义者。以上的这些看法,都缺少对布哈林的正确评价。布哈林不仅是政治家,而且是经济  相似文献   

11.
人学辩证法刍议贺来(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130023)众所周知,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但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究竟应属何种性质的理论,人们的理解却是很不相同的。大体而言,我国哲学界对辩证法的认识有下述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见解是从自然本论...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的意义,争论双方有很不同的看法。作为参加讨论的一方,我以为这个讨论提出的是如何宣传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倾向问题,是一个如何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根本问题上,在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上贯彻唯物辩证法和批判形而上学观点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说:“我们要反对主观主义,就要宣传唯物主义,就要宣传辩证法。”在毛泽东同志看来,违反了唯物主义,固然是主观主义,违反了辩证法,也是主观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违反辩证法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片面性就是一种主观性。一切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如果不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领域存在许多分歧,需要若干必要的区分来加以疏解。在通行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体系中,辩证法的定义和框架基本上采自恩格斯的论述,而马克思的论述只起补充和例证的作用。实际上,在辩证法思想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有原则的一致性,又各有专长:马克思独有关于主谓词和主客体的辩证思想,而恩格斯则独有自然辩证法。卢卡奇等人把马克思的主客体思想阐发为实践辩证法,在突出人的主体性的同时牺牲了认识的客观性。综合地看,马克思的辩证法包括两个不能互相还原的方面,即理论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前者在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优先,后者在本体论和价值论上优先。马克思的理论辩证法主要是通过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研究而获得成功的,其基本预设的有效性还有赖于更多应用性成果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是一种具有广泛并且复杂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众多研究表明,其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有着多种复杂的双相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的历史回顾和现状的阐述,探讨辩证法与系统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代末,我在《马克思主义者季刊》上发表了“自然与辩证法”一文后,不久便在哥伦比亚大学碰到M. 霍克海默尔。他认为我对待辩证法原则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在我的分析中反映出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我提议我们举行一次座谈会来讨论这个论题,他欣然同意了。我联络了E. 奈格尔,M. 夏皮诺,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O. 纽拉特当时在  相似文献   

16.
对人类认识系统的追踪溯源──夏甄陶主编《认识发生论》评介王锐生,程广云研究认识的起源和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问题中应有之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辩证法本来就应该包括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列宁早就指出,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在黑格尔那里,辩证与思辨分属逻辑学的两个不同环节,辩证自身并不包括思辨的统一性,因此将辩证法视为包含正题、反题与合题的完整的封闭过程是一种误读。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讨论蕴含了辩证法与思辨统一性的区分。这一讨论可分为两个层面:"认识论视域中的辩证法界定"与"存在论视域中的辩证法界定"。前者规定了辩证法的客观性原则,后者揭示了辩证法的客观运动本性,即一种自身包含矛盾与对立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由此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双重颠倒:观念与现实事物之关系的颠倒;辩证运动的暂时性与思辨统一的永恒性之关系的颠倒。第一重颠倒确立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出发点,第二重颠倒揭示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的可能性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是一种具有广泛并且复杂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众多研究表明,其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有着多种复杂的双相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的历史回顾和现状的阐述,探讨辩证法与系统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1 通常是把辩证法区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里的“客观辩证法”是指“事物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思维的辩证法”。至于认识的辩证法”和“实践的辩证法”,则未作出明确归属。对于这种区分,人们常常提出疑问:事物本身是否存在与辩证法相对待的形而上学?思维的辩证运动是不是主观的?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实践的辩证运动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论述表明,无论是外在于思维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思维本身,无论是思维反映存在的认识运动还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它们自在地都是辩证的运动过程。他主要是在四重意义上说明辩证法的自在性的。  相似文献   

20.
人学论纲     
对人的研究一方面要从小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人学。人学研究不能单独运用某一门类科学的方法,而是要综合运用多种科学的力法。要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历时性考察与共时性考察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抽象思辩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子方法与系统论方法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辩证法是综合运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