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军事革命来势凶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正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从而推动军队的指挥控制系统、武器系统、后勤保障系统、作战理论、战争形态等不断发展,使得指挥员的决策指挥能力、武器系统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等都有了较大提高,为战争指导者施计用谋提供了新的特殊手段。纵观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谋略运用,展望未来,军事谋略似呈以下发展趋向。 一、“牛刀杀鸡”式的造势威慑型  相似文献   

2.
未来战争将是信息化的战争。美军为打赢21世纪的信息战,早在80年代末,就制定了“士兵现代化计划”,目标是研制一种杀伤能力、指挥控制能力、防护生存能力、机动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强的单兵武器装备系统。该计划研制的系统包括综合性头盔、计算机、电台、武器与弹药、气候控制、生存防护等16个子系统,1993年,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及特种作战部队进一步制定了一个满足未来先进陆地战争要求的“21世纪陆战勇士”计划。按照该计划,1997年2月至1998年1月美军将制造24—36套新型的士兵综合防护系统,并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9月进行演示,2002~2003年开始批量生产,2010年全部士兵都装备这种系统。  相似文献   

3.
战争,奉行的是“诡道’逻辑。“兵者诡道”、“兵以诈立”是古往今来的军事家遵循的一条不变法则。“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高技术战争也不例外。英阿马岛战争,是80年代现代条件下的一场局部战争。尽管历时仅74天,交战仅在英阿之间进行。战场也只是在马岛周围,没有触及双方本上。但是,由于战争不仅动用了最为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而已具有中远海及远洋作战的性质,使它成为以海空作战为主、以岛屿争夺为目标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战争爆发前,当英国伍德沃德少将在“无敌号”航空母舰上指挥着其特混舰队,将马岛包围得如铁桶一般…  相似文献   

4.
直觉决策是以决策者经验为基础的无意识的决策过程.现代战争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要求指挥员在战场当中要善于利用直觉进行快速决断.受到决策的双系统理论以及再认启动决策模型思想的影响,美军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重视直觉决策在制定作战计划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机构积极探索培养指挥员直觉决策能力的方法,作战条令中也逐渐融入了直觉决策的理念.美军的研究发现和实践结果不仅揭示了基于经验的直觉决策过程的内在心理机制,而且对我军培养适合于未来战争的优秀指挥人才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军事演习除了对敌人产生威慑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实战提供借鉴。但是,历史上却出现过不少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军事演习,其演习的结果却不被自己重视、反被对方运用的例子。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沙俄将军苏霍姆利诺夫指挥着集团军数10万军队向东普鲁士进军。德军总参谋长施利里芬用沙盘地图对阵演习的方式,研究了俄军进攻态势,发现其第2集团军的行动对实现两个集团军的会合太迟缓了。于是,他们抓住俄军作战计划上的这一弱点,决定在两支俄军尚被马祖里湖分隔的情况下发起反击,结果以劣势兵力在茵斯特堡大…  相似文献   

6.
现代战争是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乃至心理等的综合战争。在这其中,自古就有并且在现代高科技支撑下的心理战,无疑占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又为世人演绎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伊拉克战争中独具特色的第五维战场。 心理战,顾名思义,就是对敌人进行心理上的攻击,使其精神防线松垮,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7.
宽恕的智慧     
有个心理学家一次为大家准备的题目是"宽恕你的敌人"。在长时间训练后,他问在场的人有多少打算原谅他们的敌人,大约一半人举起了手。显然,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8.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未来的战争将是计算机的战争。本文以美国的数字化军队为据,展示了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作战方式以及数字化武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战争伦理:一种世界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争伦理主要论及战争如何受到道德强制,或者说,它涉及道德的进步如何影响到战争。同时,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战争行为更具国际性,因此,战争伦理作为抑制战争的一种道义力量,也更易成为一种世界观念。可以将战争伦理分为军事伦理、军备伦理、军人伦理三个层面,分别代表基于人、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相结合而采取的行动———作战之上的伦理规范,它们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的出现以及在反恐作战中的大规模应用,给现代战争打上了厚重的"非人化"烙印。无人机作战的伦理困境,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虚拟作战环境下因感官隔绝和"游戏心态"造成的区分困境;二是"机器VS人"的不对称打击模式具有无风险和低成本的特征,容易引发无人机的滥用以及对长效区分性原则的冲击;三是伴随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人机出现由战争手段向战争主体跃升的趋势,给战争责任分配和军人责任定位带来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11.
通常意义上的核武器主要是指原于弹和氢弹,它们都是以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具有威力大、范围广、后果不可控的特点,冷战结束后,“有限的战争范围”的作战思想限制了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使用,在此形势下,为了适应未来战场环境的需要,各有核国家普遍展开了特种核武器的竞争,以期达到在未来战场上以特殊手段制服对手的军事目的。特种核武器是人们对以中子弹为代表的第三代核武器的统称。它们本质上都是核武器,但形式上不以综合杀伤破坏作用为目的,而是为了…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科技条件下,战争不仅是高新武器装备的抗衡,而且也是指挥人才智慧、谋略的较量,这就要求军事指挥员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分析推断能力,使思维具有准确性,而且还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敏捷性,养成良好的思维素质。作为研究思维的科学之一——逻辑学,多少年来一直服务于人们的日常思维和工作,同样也服务于人类的战争指导,它不仅为指挥员准确地判断战争形势,有效地制定战争策略提供了规范和准则,同  相似文献   

13.
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战争。未来战场上将出现一批无声无形的神秘杀手,它们在作用原理和作战运用上与传统武器迥然不同。它们的问世将对未来战争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战区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Schwarzkopf)在战争结束后说,“我们的胜利得益于在战略运筹和作战指挥上对《孙子兵法》的成功运用。”然而事隔八年后,基辛格(Kissinger)博士在针对核查危机导致的“沙漠之狐”行动时却说,“华盛顿胜的是战役,而萨达姆赢了整个战争。”自称领悟了孙子兵法精髓的美国人其实完全没有弄明白孙子所强调的全胜上策是维护和平、伸张正义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推行的是强权政治,维护的是一己之利,动辄以武力相加,怎能做到屈人之兵于不战呢?孙子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  相似文献   

15.
心理战,即心理作战的计谋,是通过一定计策,扰乱对方的心智、推毁对方的抵抗意志,以达到出奇制胜战略目的一种作战样式。这种看不到硝烟、看不见兵力的无形的战斗,虽以智谋见长,但其威力有时要远远大于短兵相接的战斗。一、中国古代的心理战心理战古巴布之,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心理战的记载。1、“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是说:不用武力而用心理作战的方法使敌人屈服,实乃最高明的办法。“四面楚歌”就是心理战的经典之作。刘邦采用谋士之计,命军士在楚营四周用凄凉悲惨的声调唱诵楚歌,楚军听后思乡。心切,军J心涣散,…  相似文献   

16.
“无中生有”一词源于《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表现了道家对事物的朴素的辩证看法。作为成语,其本意指凭空捏造,我赃陷害。作为军事谋略《三十六计》之一计,它是指运用虚虚实实的办法,迷惑敌人,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杀敌人于措手不及。其中“无”是迷惑敌人的假象。“有”是隐藏于假象背后的真实目的。在以企业经营为代表的经济活动中也存在“无中生有”的道理,但经济活动中的“无中生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军事,它不存在进骗、欺诈及弄虚作假等行为,而是实实在在的经营活动。影响或损害企业自身形象的事…  相似文献   

17.
1947年,国民党蒋介石,破坏和平协定,撕下和平谈判的假面具,命令胡宗南率领20多万军队向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大举进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撒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牵着敌人的鼻子在陕北山沟里转圈子,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寻机歼灭敌人。毛主席和党中央从延安出发,途经安塞、靖边、清涧、绥德、米脂等县。在此期间,毛主席亲自领导和指挥了著名的青化砭、蚩龙、沙家店等战役。消灭了大批敌人,狠狠打击了蒋匪军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和伦理     
对科学和伦理的关系,尤其是就科学对于伦理的影响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显然是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诚然,卢梭当年诅咒“科学是道德最凶恶的敌人”,这论调不再有多少人重复了,但是科学如何影响伦理这个问题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亦然是若明若暗的。 一般而言,科学对于伦理规范的评价和决定不能起直接的作用。这是由科学和伦理的本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战场上,那些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法则的人,采取逆常而动,超出对方的意料之外,往往能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指挥八路军129师一部,在太行山麓的七亘村,三天之内两次成功地在同一地点伏击同一股日军,违背了“战胜不复”的一般作战原则,却创造了“重叠设伏”的奇迹。1937年10月25日,我军获悉日军某部所属辎重部队在测鱼镇宿营,刘伯承断定这支部队第二天必定经过七亘村向前方输送军需物资,即令陈锡联率部利用七亘村的有利地形伏击该敌,夺取其辎重,以钳制敌人西进。不出所料,26日上午,日军辎重部队的一二百辆汽车和大批骡马,组成长…  相似文献   

20.
在基督教伦理中,"敌人"和"爱"都是感受上帝存在的补充形式:在敌人那里,上帝启示他们,他是作为他者存在于他们之中的,如同他们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中上帝的距离;而在"爱"中,上帝则表明自己是作为救世主存在于他们之中的。"敌人"使得上帝与没有上帝的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非常明显,而"爱"却延缓这种界限的形成并让人们知晓上帝的存在。"爱你们的敌人"中的"爱"并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义务或责任,是一种超自然的爱。唯有如此,这种爱才可以成为一种绝对命令。"爱你们的敌人"为化敌为友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基础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