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三理"和谐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全面发展的命题是基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任务而提出来的.开展伦理、心理、生理即"三理"和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找到了促进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切入点.道德科学本身内含着人的品德、人的心理意识和人的行为活动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人的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学科理论联系上看,"三理"和谐教育符合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三理"教育实践上看,人的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道德品质与人的心理意识、人的行为活动的交互作用的链条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这些都验证了加强"三理"和谐教育符合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人生中情绪体验格外丰富、十分敏感而又易变化的时期.情绪活动在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必须学会对自己所遇到的事物和情境表现出适当的情绪,让它激发起自己的力量,恰当地应付所面临的问题,取得学习上和工作中的成就.同时,还必须学会避免不当情绪的困扰,不使它妨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于海峰  倪维广 《心理科学》2008,31(6):1443-1445
青少年在身体活动领域参与程度的下降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们对身体活动行为背后的参与动机给予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国外青少年身体活动动机研究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动机的特点,并针对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提出建议,为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德育方法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方法论是关于德育方法的理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传统的灌输法失去了其合法性.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应答方法.由于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其方法功能仅关注某一方面,所以它们的德育方法论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所面对的现实道德冲突问题.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科学阐明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方法的理论基础,并论证其整合的可能性与合法性,把现代德育方法进行系统整合连接,构建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的方法论整体系统是当代德育方法论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时期是领导力发展的最佳时机和关键时机。青少年领导力发展是指对青少年所实施的帮助其增强领导力意识、发展领导力素质及掌握领导力技巧的各种经历或活动。本文在回顾国内外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模式、途径和内容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未来研究趋势,主要包括:(1)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理论模式的实证检验;(2)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实证探索;(3)中国背景下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逸"的风格在绘画上的表现就是确立画品中的"逸品".黄休复对逸品做了最恰如其分的解释,并把逸品提高到四品之首,从此,"逸"就成为主要审美范畴.到了元代,倪瓒把逸发挥到了极致,"逸气说"是倪瓒的主要绘画理论思想,"聊抒胸中逸气"成了时代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刘晗 《美与时代》2007,(6):27-29
"物"、"象"、"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考察其历史演变过程,探讨其与人类主体意识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展现之关系,提出在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在尊重物的自然本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个体经验,与之进行对话、交流,以形成和谐、自然的生存样态.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青少年研究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  唐丹  岳颂华 《心理科学》2003,26(3):529-530
“青少年”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工业革命对有技术劳动力需求和教育的结果。自从1904年G.S霍尔的两卷本巨著《青少年心理学》出版之后,青少年心理学便成为研究青少年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代又一代研究者对霍尔当时所提的问题、以及有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广泛和深人的研究——这包括青春期问题、形式运算思维、同一性发展、代沟问题、家庭与同伴影响、学习过渡,以及少女怀孕、物质滥用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研究影响了众多相关的学术领域,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教育、宗教和司法等活动。本文旨在对近十余年该领域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变迁,对西方青少年研究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的趋势作些概括。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成像技术的青少年大脑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成熟是一个动态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发育主要集中于个体发展的第二个10年: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行为、认知和脑迅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普遍表现出来的注意、冲动控制、计划、决策等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是基于神经系统的成熟发展起来的。运用神经成像等技术的研究指出, 大脑在青少年时期的发展经历着突触精简以及髓鞘化的过程; 白质、灰质在青少年时期的成熟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青少年大脑皮层的成熟顺序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相联系, 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在青少年时期发展完成。在这一过程中, 脑的发展会受到情绪、环境以及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校理论社团是大学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坚定信仰、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渠道,因此,高校理论社团的创建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积极开展高校理论社团活动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指导机构,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在保证"三依据"、坚持"三结合"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效性活动.  相似文献   

11.
依恋——早期亲密关系的持续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恋形成于婴幼时期,并贯穿人的一生。自从英国精神病学家J.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以来,依恋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文章从不同理论学派对依恋如何形成所持的观点开始,从时间纬度分别介绍了"依恋"研究在幼儿期、青少年期以至成年期的主要理论以及与依恋行为有关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活动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作为美术课程的主要价值放在了第一和第二,也就意味着在小学阶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尤为关键。"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先后深入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简阳市射洪坝第一小学、简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简阳市东溪镇建政村小等省内知名小学、县级名校、农村边远地方村小等地,通过跟随堂课、主讲、与一线教师交流等方式,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出"三借三引导三提升"的模式,有效增进了美术教学与生活的关联度,助推美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假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把"黄金周"的旅游参观活动视作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和增长见识的好机会。尤其是父母带着子女在游山玩水、访古探幽的过程中领略自然风物的美妙神奇,品识人文景观的博大深厚,在游乐中开阔眼界,丰富见闻,为青少年提供接受教育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转折期,也是冒险行为多发的时期。以往有关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心理学视角与社会关系学视角,双系统竞争理论从生物学视角对青少年高冒险行为作出解释。该理论认为青少年高冒险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大脑中的社会情绪系统与认知控制系统相互竞争作用的结果。社会情绪系统对奖赏寻求起作用,而认知控制系统对执行功能起作用。较早发展的社会情绪系统与较晚才成熟的认知控制系统间的竞争是青少年冒险行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学习有其特殊性。它是大学生各种社会活动中的主导活动,也是成为优秀人才的基本途径。大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自觉掌握一定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品德,形成智能,实现教育目标的社会活动.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四种:(1)按教育大纲规定的课堂学习活动;(2)补充课堂学习的自学活动;(3)独立钻研的创造性学习活动;(4)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的学习活动。关于大学生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心理结构问题,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现在根据国内研究者的观点和我们在大学生中的初步调查,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活动的普通心理学理论是由C.维果茨基、A.H.列昂节夫、A.P.鲁利亚和他们的学生创立的,这个理论已经进入他的发展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到来的外部标志是关于活动范畴在心理科学概念结构中的作用的争论越来越多,有一种思想认为,活动范畴有把活动变成某种准备吞噬所有其  相似文献   

17.
王斌博士等著的《青少年领导力发展模式》是他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青少年领导力及其发展规律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在书中阐述了青少年领导力及其发展模式的概念、内容以及相关研究的进展与方向,并通过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检验了不同模式对于不同时期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效果的差异.可以说,本书应该是国内同类研究中特别值得一读的理论著述. 在库泽斯与波斯纳所著的《领导力》一书中有一个鼓舞人心的观点--领导者不是天生的,领导力不再仅限于个别、少数领袖型人物所具有的能力,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领导力,都能够得以发现和培养.这彻底颠覆了原有的领导观,领导力研究的对象开始逐渐扩大,不再局限于处于领导职位的领导者,而是包括有可能成为领导者的人群,为普通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教育轻行为训练是青少年道德建设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养成训练则被证明是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生成的有效路径.这是由品德生成的客观规律、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体验教育、实践育人的任务决定的.要切实提高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效果,德目指标应易记易循,行为准则须明确具体;活动方案设计应贴紧未成年人实际,训练活动要注重可操作性,强化情感体验环节,抓好"小处"、"小事",注意训练活动的持续性和家校(园)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巩固养成成果.实践证明,从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入手正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陈思竹 《天风》2008,(19):10-12
"广岛思考之旅"活动,是日本基督教女青年会连续举办了30多年的一项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和平教育的事工.  相似文献   

20.
郭卿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83-88,202
生命历程理论告诉我们,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建构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作为一个理论视角,它将个人所经历的生命事件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来理解,这种思潮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架构来考察青少年期与成年期连结段的心理状况,收集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报告和综述,用内容分析法和元分析法对报告的内容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年龄特征、价值取向、成就动机等,同时揭示了我国社会在信息化转型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