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墓室壁画形象地记录了当时贵族的社会生活。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唐墓中"女着男装"图像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唐代不同社会性别对"女着男装"风尚所持的不同思想观念。文章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发展的原因。女性除了爱美之心外,更多的是对社会属性下男性身份的向往。唐代女性的衣着装饰、社会权利均为男性赋予,事实上男性仍然掌握最高权力。唐代墓室壁画中一定规模的"女着男装"现象,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代画像石墓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座重要墓葬遗迹,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豪华,墓室内主要雕刻有300多平方米的石刻壁画,壁画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对研究我国汉代雕刻艺术、绘画艺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代墓葬壁画中流行仙鹤图样,除云鹤题材外,还绘制精美的鹤屏风。文章对辽墓壁画中鹤图样进行了分类整理,厘清其在墓室中的布局与表现情况,并对其艺术手法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此外,从布局入手考察辽墓中鹤样的图像内涵以及其反映出的辽代墓葬空间中生与死的互动观念。  相似文献   

4.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代壁画墓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座重要墓葬遗迹,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豪华,墓室内主要绘制有200多平方米的彩色壁画和墨色壁画,堪称我国汉代绘画艺术的最美地下博物馆,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的徐显秀墓,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出土了大量彩绘壁画,以及陶俑、瓷器等文物。其中的壁画,造型丰富,人物形态逼真,画面布局合理。徐显秀墓室壁画保存完好,这对于研究北齐时期墓室壁画的绘画技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西寺观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服饰、造型、构图、色彩都有一定的传承性。自唐代出现的女侍男装形象,为什么还会出现在清代的霍州娲皇庙壁画中?清代霍州娲皇庙壁画中的女侍男装形象是不是真的来源于唐代?文章基于这两个问题,从霍州娲皇庙壁画中女侍男装侍女的形象、服装、色彩、构图四个点出发进行论证,并与唐代墓室壁画中的女侍男装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汉代墓室壁画是汉代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依据关中地区已发掘的六座汉代壁画墓的考古资料,结合墓室壁画中的绘画内容与意象象征,可以分析出关中汉墓壁画中所反映出的汉代社会生活与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8.
岳鑫 《美与时代》2016,(9):52-53
对广受关注的唐代永泰公主墓室壁画中的侍女造型进行初步的风格探讨,并以其前室壁画为代表,运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尝试总结处于初唐与盛唐过渡之际的侍女像造型风格和社会审美。  相似文献   

9.
现存唐代佛寺壁画虽已不多,但它在我国绘画艺术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五台山佛光寺的唐代壁画就是现存唐代佛寺壁画中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壁画现存对叶形纹样实例众多,特别是在尊像头光宝相花中,对叶形纹样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对此进行研究梳理,有助于探究唐代装饰纹样和佛教艺术的发展脉络。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高晏卿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82-83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壁画现存对叶形纹样实例众多,特别是在尊像头光宝相花中,对叶形纹样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对此进行研究梳理,有助于探究唐代装饰纹样和佛教艺术的发展脉络。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永乐宫壁画是元代寺观壁画艺术的杰作,其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宏伟的独特风格、绝妙的构图技巧,成为中国古代壁画中不朽的篇章。从它的艺术风格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元代民间绘画精湛的艺术特色。永乐宫壁画集历代壁画之大成,继承大唐风格,沿袭唐代正统派的绘画传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元代画风,破译唐代壁画以及窥探民间寺观绘画提供了有价值的摹本。文章重点对永乐宫壁画的背景、构图、造型、线描、设色、风格进行梳理,解读元代寺观壁画的发展,窥探元代民间绘画的特点,诠释元代绘画独特之风。  相似文献   

13.
张欣华 《美与时代》2023,(3):123-125
唐代是敦煌壁画最为鼎盛的时期。唐代飞天作为敦煌飞天历程中的一个高峰,其风格的转变体现了唐代画工绘画技艺的高超。首先通过敦煌飞天形象溯源并介绍其在整体敦煌莫高窟中的位置,而后论述唐代飞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风格特征,进一步结合唐代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具体形态,分别从肢体动态、色彩变化以及衣着服饰方面概括其艺术特征,最后总结其整体风格特征的转变趋势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代色彩学在整个中国古代色彩学发展历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汉代墓室壁画色彩就是其色彩理论应用的重要史料之一。虽然中国古代色彩实际运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但是与西方科学完善的色彩学体系相比,显得过于分散凌乱。基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汉代色彩观念的形成及其对汉代墓室壁画色彩的影响,然后就汉代墓室壁画色彩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汉代墓室壁画色彩运用特点进行了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15.
岳全 《佛教文化》2023,(1):90-93
我国的传统壁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其中寺观壁画这一艺术形式主要是以佛寺、道观等宗教殿宇为载体,其内容也多为与宗教相关的佛道造像、传说故事、图案装饰等。现存的寺观壁画主要为明清时期,多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极少。香严寺壁画因其寺院的地理位置、壁画表现形式、表现内容的独特性,从而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国古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唐王朝繁荣的经济和太平盛世为这个时期的设计艺术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因而在物质与精神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传统家具在这一时期也开始革新。在唐以前,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呈低矮型。从唐代起,受到佛教和西域文化的影响,人们开始转为垂足而坐,因此家具往高型发展。在这个由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的过渡时期出现了多种类型家具。由于年代较为久远,木质家具又不易保存,唐代家具传世数量极少,因此留存的卷轴画、壁画、摹本、绢本等绘画作品中的家具就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孙勐 《中国道教》2011,(6):34-37
墓葬是专为亡者而建的地下空间,墓葬内的各种物质和陈设都与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因此以墓葬及随葬器物为对象,通过相关的物质形态、空间分布和文字记载来考察道教文化与信仰的存在状况,是研究道教的重要途径和课题.唐墓是唐代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的数量众多,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并且从早期到晚期的序列较为完整,延续性较强.此外,唐墓中包含的丰富的随葬器物,其中如镇墓石、铜镜、陶俑、木俑、神煞明器等,大多数都具有鲜明道教色彩,是了解和探讨唐墓中道教信仰的重要资料.镇墓石也叫五方贞石、五精镇墓石,是唐墓中最为典型的道教遗物,其形制、纹饰、铭刻等均能反映出相应的道教丧葬仪轨,因此以之为对象,进行考古学考察,对研究道教信仰的流行和传播状况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李玉福 《五台山研究》2021,(2):33-37,45
现存五台山寺庙壁画内容丰富,涵盖了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等七个朝代.其中佛光寺东大殿唐代壁画是现存内地寺庙壁画中的孤品,南禅寺元代壁画、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公主寺大雄殿壁画、佛光寺文殊殿明代壁画、三圣寺清代壁画等又为同时期壁画中的佼佼者,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五台山寺庙壁画文化渊源深厚,蕴含着鲜明的本土化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9.
梅瓶是瓷器中一种常见的瓶式。它源于我国唐代,定型于北宋时期的民窑,历经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官民窑竞相生产。其基本造型特征为小口、短颈、丰肩,上腹浑圆肥硕,下腹内敛,器身无耳、环等附加物,体态修长,造型优美。历史上它曾出现过如下主要用途:盛装酒器、插花陈设、观赏陈设、祭祀器物及墓室中辟邪消灾、清平吉祥精神含义上的风水宝瓶,又是历朝皇亲国戚与达官显贵们生前玩赏的陈设品、死后随葬的墓中物。明清时期梅瓶在造型方面出现了一些变革,统治者对梅瓶的使用方式及审美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许宜兰 《宗教学研究》2006,1(3):177-181
洛阳汉代墓室壁画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是迄今发现的能够代表汉代绘画发展水平的杰作,其古拙的艺术风格和娴熟的绘画技法,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过积极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探讨洛阳汉墓壁画中表现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儒道思想观念。在那些形象生动、奇形怪状的绘画艺术背后,蕴藏了汉代先民对天地自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对生命世界的永恒追求,展现了中国神秘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