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生成性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内生逻辑,其对于当下道德治理具有深远的现实观照意义。当下,以"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为主要表征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为指导,构建科学而有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首先,秉持"道德批判当先"的理念,是合理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坚持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自觉契合,是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2.
SARS事件突出暴露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体制改革中片面突出经济增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片面追求市场化的支配地位,是导致病象的内在逻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出发,认为应避免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泛市场化"倾向,指出"有管理的市场化"是其应然走向,呼吁在改革实践中重新回复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神会的心性解脱思想总体上来说仍然是慧能南宗禅的"自性解脱"观。不过,神会又特别突出了众生心中所具有的"知解"之性。"知"即众生心的体性,为众生所本具;同时也是众生"识心见性"的能动主体,所谓的"解脱"只有通过众生心所本具的"自然智"发起对寂静之心体的观照作用,在"知"与心体"相应"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同时,神会在强调"知解"在众生解脱道路上的重要意义时,又特别突出"善知识"的指授作用对解脱成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自然"是道家哲学、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自"不是"他",也不是"我","自然"不是"他然",也不是"我然"。"然"不是"是",也不是"为","自然"不是"自是",也不是"自为"。"自然"之"自",所突出的是与生俱有的、天然如此的、甚至不可改变的性质,所强调的是随性而发、率性而行、不执意、不强迫的性质。"自然"之"然",强调的是"非为",突出的是"非执"的性质。"自然"有两层排斥性意涵:一是排斥"他然",即排斥外在力量的强迫;二是排斥"我然""自是",即排斥内在力量、自我意愿的驱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看病难"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当前医疗卫生部门的头等大事,而这一问题在农村的表现尤为突出.基于中国"看病难"、医疗资源有限的现状,另辟蹊径对有限医疗资源内部潜力的无限挖掘一定是破解眼前困境的一条出路.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例,主动缓解在农村尤为突出的"看病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突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道德冷漠症"。实施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深入开展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的重大工作部署,必须全面研究"道德冷漠症"之"冷"的症状及成因,将"问题教育"引进专项教育和治理之中。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8,(5)
正王兴斌:景区应当突出公益性,依靠"普陀山"品牌搞经营是打擦边球新京报:"普陀山上市",为什么引发了这么多的争议和质疑?王兴斌:现在的政策强调,以公共资源为基础的景区应当突出其公益性,而非商业性,不能搞企业化。将来像普陀山这样的景区,大体要归入国家公园体系内。国家公园是不能以商业为主的,这个已经明确。普陀山上市公司的这些索道  相似文献   

8.
哲学在人成为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并非现成的存在物,需要进行学习,尤其需要通过目的性的活动而"成人"。哲学和具体科学不同,是以目的和价值为核心的学问。近代以来的哲学突出了人,并进行了体系化建构,其核心是探讨"人是什么"。这里,人和时代有一种密切的勾连,哲学更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优越性的哲学,在于它突出了改变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有效改变世界以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领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道德治理承担着"扬善"和"抑恶"两个方面的社会职能,发挥着调整社会生活和人们行为的社会作用。新加坡在道德治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通过对新加坡政治、经济、社会公共秩序三个方面道德治理经验的总结,可以为我国整治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提供他山之石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在叙事艺术上,有两大突出特色:一是碎片化的结构,契合了回忆文体的本质;二是分享秘密,让读者获得阅读满足。  相似文献   

11.
<正>本着"关注热点、挑战现实、放眼世界"和"纵览医学发展全局、倡导医学人文交融"的办刊宗旨,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医学与人文结合。为了突出医学人文与医学评论并重的刊物特色,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刊物影响,特提出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军垦城市"的定位是石河子城市景观规划的文化依据,在反思石河子城市景观规划"地域性"与"当代性"的理性逻辑中提出符合"当代"的设计语言,挖掘"地域"文化的策略,即突出以"军垦"为主体景观的文化连续性、"地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老学史上关于"道法自然"的诠释,从哲学层面来看,河上公注突出了"道",王弼注突出了"自然",宋代老学则突出了"人"。宋代老学把"道法自然"解释为人兼法天地与道而归于自然,主张以自然为原则阐扬人的价值,符合老子道家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政治层面来看,宋代老学关于"道法自然"的诠解,体现了当时盛行的黄老思潮。而宋代道教人士把"道法自然"解释为修道者的体道自然、心神自然,反映出道教教义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重道轻术、强调心性修炼的诠释成为了宋代道教界的一种共识,客观上对全真道的创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渭、朱耷、石鲁都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突出成就的画家,他们被认为是个性怪异、举止疯癫的"怪杰"。他们在"癫狂"的状态下所创作的作品更加不同凡响。所谓人疯了,画并没有疯。纵观历史,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但他们都是"癫狂"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朱子哲学中的"理",从静态的层次,可以分为"生理"和"原理";从动态的层次,则"生理"又可进一步分殊为天理、性理、伦理、物理,而朱子所说的"生理"具有本体义、发用义、流行义和主宰义。在本体的意义上,"生理"和"原理"是直接同一的。"生理"和"原理"也不是两个"理",而是同一"理"的两个面向。本文主要是为了突出朱子哲学中"理"的"生理"的面向及其本体、发用、流行的含义。"原理"不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纯逻辑的"原理",而且是作为存在论和价值论本原的本体。后世儒者之所以对朱子的"理"有各种争论,主要原因是没有突出其"生理"的面向,以及没有对"生理"进一步分殊,同时对"生理"所具有的本体义、发用义、流行义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更多强调了认识论意义上的"原理"的层次以及"形而上"的含义,所以对朱子哲学有各种曲解。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任务是"以专业试验课、实践课为突破口"培养有一定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工艺美术技术性人才.  相似文献   

17.
君子之思     
《天风》2015,(6)
<正>(一)生生神学2010年4月,袁益娟的《生生神学——汪维藩神学思想研究》出版。导师牟钟鉴、段琦在"序言"中写道:汪本人神学的主题,突出一个"生"字,即突出一位动态的生生不已的创造生命、维系生命、广生万物的上帝;一位体现上帝始生万物之至善的、"开生灭死"、拯救生命、成全生命、完善生命的耶稣基督……而这些神学最重要的是落实在中国基督徒身上,要使他们成为"以护生为大德与至善,以至诚应天,保护生命,扶植生命,直到个人修养上借助天力,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基督徒"……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群的体质病理学特征:气虚血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气虚血瘀倾向是现代人群一个突出的体质病理学特征.原因是稳定的遗传和已经变化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的矛盾.这一特征是顽固的,完全克服是困难的.明确这一特征,有利于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和促进对相关疾病和人群的"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19.
江鸟 《天风》2010,(11):9-11
<正>孩子们,我们的爱不应该只是口头上的爱,必须是真实的爱,用行动证明出来!——约—3:18(现代中文译本)基督教是一个"爱"的宗教。圣经中关于"爱"的教导比比皆是。主耶稣讲到律法的总纲,将其概括为"爱神"和"爱人"(参太22:34-40)。讲"爱"最突出的经文是《哥林多前书》13章,人们甚至称之为"爱的篇章"或是"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以为传统儒家是一种人文主义。仅从汉语"人文主义"来看,它至少包含三项基本内涵,即人类主体性、人为性和非自然性。传统儒家的确具备如上三项内涵,因此儒家被叫做人文主义名副其实。人文主义概念突出了人类的主体性与主导性,却忽略了人类的个体性、独立性,并由此对人的自然本性形成威胁。而突出个体性、尊重人的自然本性恰恰是人道主义的思想核心。作为人文主义的传统儒家应该转向人道主义儒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