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画是我国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山水画作为国画中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派系,在创作中,意境的营造是其艺术美的关键要素。也正是由于山水画的特殊意境,可以进一步丰富艺术作品内涵,受到广大艺术家的青睐和喜欢。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山水画在创作中,意境表现对于丰富山水画内涵意义较为深远。基于此,文章就山水国画中的意境表现进行分析,从多种角度来探究意境的内涵和表现技巧,实现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中国画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国画艺术的创作,进一步将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特征都进行了传承和弘扬,促进我国国画积极发展。画家在进行国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的制作和表现的技法对画面进行构图和塑造,这就体现出了制作和表现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关键性作用。基于以上背景,首先介绍了相关的概念,为文章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阐述了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实际应用,最后说明了技法的运用对国画创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出了技法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是的重要性,为画家进行国画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画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国画创作就是在不断的传承传统文明和创新创作两者之间的更替过程。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国画的创作方式及方法正从传统的创作理念中逐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而进步,而在画作的创作过程中,除了色调、笔墨技法等方式的运用外,文学修养作为提高国画的整体艺术底蕴,则越来越成为诸多画家所推崇的,其最终使得画作能够提高质量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国画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作品中蕴含着画家的创作灵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部分画家在创作国画作品时会采用书法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以给观众传达出一种或自然、或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这些国画作品都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装饰价值。以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的意义为主要内容,对国画及国画创作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的重要性,并对制作与表现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推动国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意境"的范畴一经诞生,便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最高追求目标之一,从而使山水画有了更高的境界和情调.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也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能够引起强烈的美感呢?首先就是它有鲜明的形象.其次,饱含了艺术家的情感.再次,体现了画家精湛的艺术技巧.最后,画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  相似文献   

6.
现代国画艺术中,留白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画家利用留白使画面更加具有内涵和深度,能够引发欣赏者更多的思考,增强国画的艺术感染力。文章首先对留白进行了相关的概述,然后分析了留白在国画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最后说明了留白在中国画艺术中的作用,进一步为国画创作奠定更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画精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宣纸和毛笔是国画创作的主要工具,其意境的表现形式主要依赖于墨的浓淡、笔的线条以及景物在宣纸上的位置。首先分析了国画艺术中意境的内涵和外延,然后对意境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龙江地域黑土文化是当代诸多艺术创作的优秀题材。龙江山水画家更是围绕龙江地域物象创作出众多国画艺术作品。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龙江地域黑土文化给予国画艺术提供了区域特征、民俗传统、价值审美等创作语言,为黑龙江美术乃至中国美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代艺术画家遵循从物象到精神追求的努力,形成既有着民族审美趣味又体现龙江地域核心文化相互融合文化表现形式,拓展了人们对黑土文化的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营造符合当代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艺术的发展领域中,笔墨文化和国画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作为国画创作的基础,在国画的创作中,笔墨文化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而且聚集了我国非常多的文化精髓。在国画的创作中,中国笔墨文化元素与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是国画创作中的核心部分,是国画创作的本质。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中国笔墨文化,才能够在国画之中表现出其情感和韵味,使其更加生动,具有灵魂。文章对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价值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诗歌与绘画关系密切,在唐代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从诗与画的理论方面,还是从色彩运用、意境创造,依诗作画与赏画赋诗方面,都表现出诗歌与绘画创作的互相渗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艺术的美学原则,诗人画家都以此为最高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目的,因而它已成为诗画创作的形式和标准。  相似文献   

11.
吴颖媛 《美与时代》2005,(12):54-57
中国的摄影人在摄影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国画艺术中的理论知识、表现手法,而国画中强烈的主观情感和意境观,更是操控着中国摄影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作品中的意境是指画家的感情结合外界景象的统一体,"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画家创造的艺术意境。从艺术家的综合素养、章法论中"藏"与"露"的关系等角度谈对中国画意境美的影响,并从创作素材准备、构思到创作表现各环节阐释"藏"与"露"的审美概念贯穿于中国画创作的始终。"藏"与"露"的和谐关系在谢赫"六法论"中亦有体现,并对中国画意境美的影响深远而全面。  相似文献   

13.
画家进行国画创作时审美意识贯穿其中,指导和推动国画创作艺术的实践发展。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对国画创作中审美意识的超越性进行深层次研究,从非功利性、情感性、自足性几方面阐释审美意识的超越性特质,在此基础上阐发这一特质具有的精神陶冶功能、人格提升功能、自我教育功能等教育价值,无论是对于画家提升自身素养,增进其对国画创作活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均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远"是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历代山水画家对山水画意境的不懈追求,就是对"远"之意境之美的追求,尤其是山水画中的"平远",更是他们的至爱.这主要是因为山水画中的"平远"之意境,与文人士大夫所钟情的老庄哲学精神境界是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5.
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和精粹,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国画艺术中所表现的意境美是区别于其他艺术最大的特征,这也是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和浓缩。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的表现形式复杂繁多,是历代艺术家们不断积累和探索的结果,随着不同时代的交替更新,意境美的表现技法也会作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是精神境界和物态艺术性的完美融合,使观赏者走进国画所创设的独特情境中,并与艺术家进行心灵深处的情感对白。文章对国画艺术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其意境美的表现力和文化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工笔花鸟画的定义、历史发展及笔墨传承,论述了意境的精神内涵及其在工笔花鸟画中的体现。工笔画是中国画的分支,风格虽然工整、细致、写实,但精神实质仍然是画家的思想感情,同样追求意境表现。最后分析了现代工笔花鸟画意境的开拓途径及创新表现。  相似文献   

17.
当今的社会,很多的画家在国画创作之时并没有将传统的文化传承,而且也没有将国内外优秀的画作借鉴。尽管当代的画作依旧被称为国画,然而其内容却严重缺乏传统文化的意蕴,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文章就对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就要研究国画创作艺术精神的特殊性,在深层次意义上加强画家国画创作素养的培育。文章在深度分析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与艺术性格在艺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性基础上,在涵养创作心态、提高创作精神性、锤炼画外功夫几个方面,探讨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对于提升国画创作素养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众多艺术瑰宝,其中,国画就是珍贵的瑰宝之一。国画流传至今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其中笔墨画是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代表元素,二者完美结合,相辅相成。国画创作中笔墨元素为何受到这么多文人墨客的喜爱,究竟应该如何用笔墨完美表达画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在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创作者应该如何提升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通过笔墨元素进行国画的创作,这需要创作者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国画创作中,通过简单线条的勾勒,笔墨元素体现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结合当前中国国画创作的现状,从国画中笔墨元素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笔墨文化所涉及到的基本内容,并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画创作中的用墨相关细节,希望对于今后的国画创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