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代时期形成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大花鸟流派,分别以徐熙和黄筌为主要代表人物。其中黄筌以工笔画为主,又称"黄家富贵",他在作画时先勾勒出物象的形态,再用墨色由浅及深进行顺次渲染并赋以色彩。而与之有差别的写意花鸟画以徐熙为代表,又称"徐熙野逸",作画时多用变化的笔墨表现出物象的形态与内部结构,更多地追求物象的神似。五代时期形成两种迥异的花鸟画风格,为后世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派的笔墨绘画技法影响了宋元及以后千余年的花鸟画坛。文章对五代时期花鸟画家徐熙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代表作品、绘画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及启示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寒山绘画最早可追溯到寒山传说发生的唐末五代,其狂放不羁的精神气质基本定型。至宋元时期,寒山绘画走向佛教化与禅宗化,并出现了合丰干、寒山、拾得、虎于一轴的"四睡图"的新造型。至明清时期,寒山绘画中的人物造型逐渐与道教仙人造型趋同,并在相关民俗影响下,出现了"和合二仙"的新造型,且延续至今,成为寒山题材绘画创作中最普遍的形象范式。  相似文献   

3.
强迫思维女大学生的箱庭疗法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箱庭疗法对强迫思维患者的有效性和治疗过程.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一名强迫思维女大学生进行12次箱庭治疗,结果发现:来访者的箱庭治疗经历了问题呈现-斗争对抗-转化成长-治愈整合四个阶段;来访者的箱庭作品主题呈现出由"受伤主题"向"治愈主题"的转化.经过箱庭治疗,来访者的强迫症状得以缓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从创伤走向治愈.  相似文献   

4.
"重生"历来是救恩教义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然而,相比论述"称义"、"和好"等救恩主题方面的著作,这一主题的文章却并不多见。同时,笔者又见很多地方的信徒或传道人对"重生"有着些许的误解:比如有信徒仅仅会把生命中以往某一次特殊的"属灵经历"定义为"重生";也有信徒把接受"洗礼"时那一刻的口头宣信作为"重生"的标志等等。所以本文着重从《约翰福音》这一处经文文本的叙述角度进行诠释,进而再分析"重生"的原文词义并用圣经一致性的原则方法来探究"重生"的丰富内涵,然后从普世信仰的角度进行神学历史中对此主题的不同理解,最后结合中国的当下处境做出一些思考和回应。故此,本文总体上采用了诠释学的方法对《约翰福音》中的"重生"这一重要主题做出诠释和理解,希望这能够帮助当下的中国信徒对救恩的基本要道理解得更加准确和清楚。  相似文献   

5.
正"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他们并未活动于同一时期。"仙宗十友"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同时他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同向文化符号︱︱就是跟当时作为国教的道教有着十分亲密的关联,这使得他们成为后人视野中鸟瞰盛唐气象的一个表符。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他们并未活动于同一时期。"仙宗十友"在各  相似文献   

6.
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经历了楷字定型、石碑雕刻捶拓复制、印章模像捺印等早期复制技术之后,又具备了丰富的纸、墨等物质基础上,雕版印刷术在隋至初唐产生了.而版画是最能代表中国早期印刷品的艺术成就,留存至今的早期版画以敦煌地区最多.敦煌地区版画的刊刻又与信仰紧密相关,在五代宋初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四种版画中均出现了净土信仰的倾向,通过对这四种版画的考察,从而揭示五代宋初之时敦煌乃至整个中国民间净土信仰的热情在雕版印刷术中的传承面貌.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5,(11)
<正>我本人对世界佛教论坛组委会和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及参加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所有各国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对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组织表示由衷的钦佩。我有幸得知加拿大佛教会是本次以"同愿同行,交流互鉴"为主题的国际盛会中唯一的加拿大佛教团体。这殊胜的场合也为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请允许我对  相似文献   

8.
北宋中后期的郭熙是继五代以来全景山水画创作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前人绘画创作经验和自己的绘画实践后,在理论上创立了"三远论"。它不仅概括了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对空间关系的处理,而且还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空间审美意识。郭熙以其卓越的成就把五代以来相对成熟的山水画论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9.
董源是我国五代南唐画家,在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论里,董源及他的画风成了南宗真正意义上的鼻祖,故在我国画论和绘画史上的地位极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元被人如此重视的一位画家却在五代和宋代初期的画学著作中,不见记载。直到北宋中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才给予注意。后经北宋著名文人、画家米芾在他的著作中,对董源"平淡天真""一片江南"的画风大为赞扬。这样,董源的"一片江南"画风才成为后来文人绘画的范式。将沈括、米芾等人为何将董源"一片江南"的画风作为士夫画的典型图式为切入口,一探宋代士人阶层的文化趣味,厘清其背后的北宋社会与文化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原道》2015,(1)
《宋刑统》的"造妖书妖言"罪沿袭唐律,规制的内容仅限于危及社稷的言论与书籍。在敕中,自五代始,造妖书妖言罪规制的内容由言论转向民间宗教,扩张为"传习妖教"罪,再变为"吃菜事魔",即由"妖书妖言"演变为"妖教"。士大夫对"妖教"案件的处理可以视为士大夫对社会变迁中儒家价值系统危机的捍卫。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山水画是对中国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最初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独立于隋唐时期,成熟于五代、北宋,为中国画中的重要主题之一,艺术风格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的影响,传递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于自然界中山水这一事物特有的东方哲学理解和表述。留白作为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表达技巧之一,既是中国山水画创作时的一种绘画创作技巧,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人特有的东方哲学理念——阴阳、变化、虚实与意境等。  相似文献   

12.
正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汉代以来,不同的宗教、语言、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在这里相遇相融,造就了璀璨夺目的敦煌文化。本文以莫高窟61窟壁画《五台山图》为例,透过色彩斑斓的佛教壁画,以窥那个遥远时代佛教中国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丝路盛景。一敦煌莫高窟第61窟是五代时敦煌曹氏归义军第四任节度使曹元忠营造的功德窟。此窟又称"文殊堂",主要是为供奉文殊菩萨而修。洞窟  相似文献   

13.
贵州布依族摩经文本《引路幡词》结构和格式源于唐宋时期汉人买地券文。在长期吸收的过程中,布依族摩公发挥关键性作用,加入了大量的自身文化元素,尤其以葬器和祭品为特色,同时也出现了对买地券文的误写与改写。其中A型的产生与北宋广西地区汉移民的影响密切相关,至明中期已传入贵州西部。B型产生要早一些,约在唐末五代时期,与黔中布依族中"八番"这一支有关。C型则反映了五代时期四川汉移民和明代江南移民的重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惠能《坛经》中,"清净"或"净"是最常见的字词。惠能认为,人心先天就蕴含着佛教宣扬、追求的全部道理,本身是"清净"的;只是由于在后天的生活中惹上了种种"烦恼",包括对各种利益的追求,"众生"才未能涅槃成佛。只有泯灭一切利心,祛除一切畏惧,保持内心的"清净",才能"见真道"。禅宗的"清净"说,对唐末五代时期僧侣的行事作风有明显地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12日,"一会一团"召开第三次"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继续围绕"10个深刻领会"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展开深入学习。本次专题学习会分为两大部分,共囊括了四个主题。专题学习会第一部分主题为:"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由"一会一团"副主席沈斌主教担任主讲人。专题学习会第二部分主题为:"深刻领会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  相似文献   

16.
林佳 《佛教文化》2011,(2):18-22
越野车、iPhone4手机.这是初见僧人更登达吉时,进入视线的两个物件. 简单介绍后,他为在场的每个人递上名片.黑色粗体的"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字样格外醒目.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通过他的述说,透过他的世界,走进一个传承五代,孕育出两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唐卡世家.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道教协会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筹委会:欣闻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将于2017年5月10日至12日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举办,论坛以"道通天地,德贯古今"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道教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与现实意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宗教对话,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宗和"谨此致信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画论中论及"四时"常与"气"相关联,而先秦哲学中多谈"气",而后又与"象"结合,即为"气象"。本文以"四时"中"秋"之气象为例,着重阐述了山水画论中"秋"之自然形态、画面营造、意境建构等诸多方面,进而总结了山水画秋境萧疏、明净的气象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东周时百家争鸣,学派纷呈。诸子百家与东汉时传入的佛教,都是各有主张和观点的学派。尽管学派林立,形成"三教九流",但归根结底,还是"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至唐,在"皇帝万岁"之下,儒释道三教合一,殊途同归。唐时何国人僧伽—泗州大圣的到来,正好适应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故中国从唐、五代到两宋,在宗教崇拜上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时代,僧伽崇拜正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特色。至于九流,时至有清,则由学派演绎成大相径庭的人间万相的"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相似文献   

20.
现代哲学中凸显的"意向性"主题据说发端于布伦塔诺。他以"意向的内存在"为基本依据区分"物理现象"与"心识现象"。然而,他并未将"意向的"主题化和术语化,它可被"对象的"替换。如果从布伦塔诺特定的经验立场出发,拥有"意向的内存在"的心识现象同时具有真实的存在,而物理现象只有意向的存在,常识现象只有超越的存在。三种现象中,只有对心识现象方可作出明证判断。"意向的"在现象学中向"意向性"主题转变表明哲学或是对实践问题作出退让,或是陷入玄虚;在语言分析哲学中向"意向性"主题转变则表明哲学或是对语言或是对常识作出退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