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装置艺术经过西方长达百年的探索研究,已经发展为多种媒介和多种材料互相交叉、互相融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材料作为装置艺术的创作语言,是其创作的不竭源泉,也是装置艺术家表达个人意愿和情感的物质要素。材料的运用还是对装置艺术语言的升华,是艺术化后的表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装置创作材料的多样化运用必将成为当代发展的新趋势。在探索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艺术家不仅要体现设计意图的表达,还应重视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重视生态环境与装置创作材料的有机结合,从而展现装置材料的功能美、艺术美、生态美。  相似文献   

2.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艺术家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绘画材料,比如纸张、画笔等,而是拓宽范围,开始寻求和尝试使用各种材料来满足创作需求。由此,综合材料绘画产生。如今,艺术家对材料的概念性理解开始从关注材料的外在形式转变为注重材料蕴含的意义,使材料本身的内在语言被挖掘、发现、宣传和意志化,使材料逐渐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语言。讨论如何在创作中选择和运用材料来表达作品主题,并分析如何适当选材,以深刻抒发艺术家的用意和内心情感,使作品更具表现力、视觉吸引力和审美价值,也使材料更好地为艺术服务。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壁画的复兴始于首都机场壁画的建成,创造出许多风格独特、艺术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郁的现代壁画。其中彩石壁画由于其特有的形式艺术语言,逐渐被艺术家运用在其壁画创作当中。与其他壁画艺术形式相比,彩石壁画中所运用到的石材具有的天然色彩和纹理,并且彩石壁画作品本身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审美和心理体验,故彩石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彩石壁画作为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其产生的壁画作品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中国现代壁画艺术的一种比较独特的表现形式。文章试图从彩石壁画的造型语言特征着手,通过对造型语言的思考和研究可以从中反映出其艺术审美价值,它既是彩石壁画作品过程中创作情感和审美意味形式得以表现的前提,也体现出了文章对彩石壁画造型语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国画主要是通过运用线条以及墨色的变化绘出一副画的美和层次感,线描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很强的塑形能力。对线条的把控,反映了一个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以线造型也一直是中国绘画造型表现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废弃材料的运用在现代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其质地、质感、肌理以及色彩是装置艺术作品所用废弃材料的极为重要元素,当然这些元素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极其常见的,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媒介作用。现代装置艺术家对废弃材料的运用及选择更加广泛,在进行装置艺术作品的表现与创作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材料。并且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废弃材料的各种属性,在长期的装置艺术的创作中,通常对所使用的废弃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敲与分析,进一步将艺术思想融会到废弃材料中去,并通过废弃材料来表现艺术思想。同时他们善于把握对废弃材料的特性并以材料来塑造装置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中国画的认识不断更新与发展,对于绘画材料的使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与技法,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其中,新材料的使用能够使人耳目一新,给人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我们应加强研究与分析材料与技法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与应用,以此来有效提高中国画的独立审美价值。文章针对材料与技法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与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杨朔 《美与时代》2014,(11):49-50
现代装饰画不再单局限于美化环境的作用上,它在现代美术与现代设计理论与风格的影响下,有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现世的时代气息,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绘画语言体系。现代装饰画中的构图形式是其形成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分析现代装饰画中的构图形式和作用,来体现它对现代装饰画创作的意义。分析表明,现代装饰画的发展趋向离不开构图这一大要素,并且它们在现代装饰画的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现代装饰画中,不同的构图形式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引发观者不同的自我探索式的思维联想。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在国画艺术中,艺术家根据画面需要,可以用浓重的墨色去覆盖画面线条与多余物象的瑕疵,创造出某种含蓄深沉的意境,也可以用明亮耀眼的光去淡化概括某些太过琐碎影响整体效果的细节,获取蒙眬的格调,亦或用柔和散淡的光来烘托画面主体,以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艺术家在创作中突破现实中光的概念和形式,根据作品的需要对一般的或复杂的光进行选择和提炼,重新构思,以实现对作品主题的表现和气氛的营造,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精神意图,唤起观众对画中所表达的意境的联想.  相似文献   

9.
周易  金秋 《美与时代》2013,(11):90-91
关于装饰画,它的定义比较广泛和抽象,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而材料在装饰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并相继出现了新的表现手法,产生了独特的肌理美和艺术效果。不过不同材质给人以不同的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只有了解这些材料的质地和特性,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诸多名画中,艺术家通常以绘画中符号语言表达自己情感或观念,各种意蕴以形式的方式表现在绘画作品的细节中。艺术家像一个编码的人留给我们一个个谜团。图像学、符号学、阐释学在这时像一把钥匙,让我们能够解开谜团走进绘画本身所表达的真相。文章主要以名画中的细节与背景处的符号化规律对作品阐释的影响为着手点,通过对若干幅名画的解读进行举例,研究分析作品背景与细节的运用对于表现整个作品的隐藏情感与意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慧君 《美与时代》2014,(12):87-87
漆画是装饰画的一种,装饰性漆画比传统漆画更具审美性和设计感。现从漆画的材料、平面空间、色彩和技法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装饰画的漆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纤维艺术是一种材料的艺术,对于材料的选择与表达是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发挥不同材料的特性,结合不同技法和观念来创作纤维艺术,材料都是最基本考虑元素。线型材料作为纤维艺术创作中非常常见的纤维材料,以其独特的亲和力和优秀的可塑性,为艺术家所喜爱,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对不同线型材料的性质、造型、色彩、工艺的分析研究,探索线型材料的艺术表现力。因材施艺,运用不同的手工技艺,线的造型便可以变幻无穷,复杂的手工感也能更有力度地表现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3.
色彩是具象油画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避不开的槛儿。色彩的表现力是具象油画艺术的特征,色彩表现的语言规律是油画的核心。它是承载着艺术家主体表现其风格及精神外化的桥梁。色彩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不是简单的公式所能替代的,它既要求艺术家有对色彩规律的认识,又要有对艺术法则的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如今,综合材料的材质语言与媒介同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艺术家们不断寻求创新,不断在作品中融入深刻的思想和炽烈的情感,力图使自己的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从而丰富了创作语言的表达。综合材料艺术的出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是我们了解当代艺术的窗口。艺术家在探寻、发现各种不同材质语言的表现形式的过程中无疑拓展了艺术表现的领域,从而影响、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审美经验,推动了新的艺术风格的诞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绘画语言是画面的基本结构,是人类表达审美情感的一种工具、是画家进行形象思维并把它转化为物质形式的手段.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的.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的.绘画语言和写作手法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现代装饰画一般以工艺材料为主,通过与技术手法相融合,将韵律、美感、艺术等体现在绘画作品中。文章对现代装饰画进行论述,对现代装饰画创作中综合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材料可塑性、外观视觉性、环境贴合性等对综合材料的体现方式进行探析,并对综合材料在现代装饰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美术的绘画过程中,通过对于材料的审美可以充分体现出绘画中的美,进而通过对美的运用来进行有效的实现,把绘画材料变成独特的语言表达的方式,最终实现绘画的审美观念以及意图。本文认真分析了颜料的起源以及流通,同时探究了绘画的艺术语言以及表现手段的重要性,对美术绘画的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深入研究了绘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艺术创作谈     
艺术创作是创作者运用艺术作品来表现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是艺术家审美地掌握世界,创新世界,创造人的生命形象的精神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所谓纤维艺术是艺术家利用天然的动、植物纤维等与人类最具亲和力的材料,以编织、环结、缠绕、缝缀等制作手段来塑造平面、立体和空间装置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纤维艺术既创造物质形态,又表达精神内涵,因此它的表现范畴极其宽泛,传统样式的平面织物(壁毯)、现代样式的立体织物(软雕塑)以及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用各种纤维材料表达观念的装置艺术作品均可列入其中。  相似文献   

20.
浮雕装饰画既有它的平面语言,又有它的空间语言,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决定浮雕装饰画所能运用的装饰手段相对于一般的装饰画、装饰器皿更丰富多彩。在此要做一个对于装饰语言的创新和探索,怎样将设计语言,装饰语言综合的运用到装饰浮雕中来,使浮雕装饰画具有更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但在据我所知的领域里,我看到的浮雕装饰画一律的和商业挂钩,并没有太多的艺术形式和创新的发展,浮雕装饰画只是在技术上的探究,而没有技艺上的工艺创新,所以作品形式单一,选择少,用处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