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是对前人青绿山水画的继承、发展和超越,具有青绿山水画的主要特征:对晋唐色彩的追忆——金碧辉煌、艳丽超群;对五代以来笔墨的继承——墨彩结合、丰富完善;江山情怀——一目千里、波澜壮阔的构图;诗意之美——生机盎然、宁静清新的意境。这些特征对于理解、学习、临摹青绿山水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最近很火的《千里江山图》在布局、技法、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方面都很吸引人,在这里略谈一二。布局上咫尺之内有千里之趣,技法上在前辈的绘画基础上进行创新,还有关于作者的老师宋徽宗以及通过对比体会18岁少年和元代82岁老翁黄公望绘画中的动人之处。  相似文献   

3.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画家根据曹植那篇婉转动人的《洛神赋》而创作的,以人物为主,画面中洛神和诗人曹植置身于美妙的自然山川中,山水作为人物的背景,并没有独立开来,是早期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种古老的画法非常典雅,勾勒填彩,青绿着色,虽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正是这种不成熟才显得这幅名作更加稚拙可爱、曼妙无比,给我们山水画创作提供许多借鉴空间。  相似文献   

4.
《庐山图》是张大千在83岁时创作的山水巨作,也是张大千最后一幅山水画杰作.1981年7月7日《庐山图》正式开笔,1983年1月20日《庐山图》基本完成,历时一年半有余.《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辉映交融,畅快淋漓.是一幅中国现代山水画中最具创新精神,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义蕊 《美与时代》2014,(11):94-94
仇英,明代著名画家,吴门四家之一,工匠出身,功力精甚,多绘色彩艳丽,形象精确,工细雅秀的青绿山水,但在后期受吴地文人风气的影响,绘画中融入文人情趣,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竹林高士图》恰是仇英由青绿向文人画风转型时期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风格学的方法对《江山秋色图》中的树法进行了分析,发现此作在风格上迥异于其同期作品,却与时风有所关联。其具备"冲突"的艺术风貌的形成,既与作者强烈的主观取舍有关,也与现今学界所忽略的李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希望通过以树法为切入点,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这幅青绿山水画名作。  相似文献   

7.
青绿山水在盛唐时期的成熟完善,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笔墨因素的发展。在这一环节中,初唐的阎立本和阎立德兄弟是典型的早期探索者,吴道子在此基础上对笔法进行了升华和整合,最终由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家完成了笔墨和色彩的完美结合。墨色因素的增加和用笔技巧的丰富,最终促成了盛唐时期青绿山水样式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中国绘画体系之中,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最先成熟的古典形式。工笔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虽是不同的表现自然山水的方式,但是二者在写意性上具有相通性。工笔青绿山水从意境、线条、赋色等方面都显现出其独特的写意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山水画包含两种样式,即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水墨山水取代青绿山水成为山水画的主流形式,释、道文化在中间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绿山水画作为传统山水画的一种类型,经历了从滥觞、繁荣到式微的过程,近代以来,又在张大千、吴湖帆等画家的影响下开始重回历史舞台的主角。就广西地区来看,青绿山水画在当代的发展也受到画家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广西当地特有的山水风光的映衬下,青绿山水画充满了广西特有的地域特点。这从一方面繁荣了广西山水画的风格类型,另一方面也催生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青绿山水画家。  相似文献   

11.
"半千独有千古更在墨",龚贤的画法在清代复古主义统治着整个画坛的年代里,尤为突出。在运用笔墨方面,不仅师承渊源,师法造化,而且加入自己的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形式。文章通过临摹探究《夏山过雨图》,对龚贤笔墨技法的表现形式进行更进一步了解,以在创作中更有画理可循,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运用。深入研究龚贤山水对我们的学习道路有深厚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皇幸蜀图》是唐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此幅作品融艺术性与纪实性为一体。其意义不止在于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还在于图像中记录了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兵陷长安,明皇(玄宗)幸蜀避乱,进入艰难险阻的秦川蜀道之地的景象,有着与文献同功的纪实效果,起到补史、证史的作用。当时作为随行人员之一的李昭道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创作这幅具有历史真实意义的《明皇幸蜀图》。  相似文献   

13.
仇英是吴门四家之一,他是整个明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仇英的生平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其后从他的代表作《桃源仙境图》入手,剖析仇英的艺术风格,并从几大方面来详叙述其对青绿山水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是其在技法上的创新,进而准确地把握仇英绘画风格及其对吴门画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薇图》是宋代历史上闻名的爱国画家李唐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采薇图》不仅仅展现出了首阳山上伯夷、叔齐兄弟的忠臣气节,也体现出了画家浓厚的爱国情怀。从《采薇图》这幅著名的山水人物画进行分析,通过结合作者的绘画风格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展现出李唐在画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隋唐时代,中国山水画已经成熟,展子虔的<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盛唐的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  相似文献   

16.
陈巍 《美与时代》2007,(6):44-46
钱选以擅画青绿山水而著称,其绘画成就在元代有极高的地位.本文旨在研究钱选青绿山水的艺术特点,以及这种艺术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7.
元代的小青绿山水画在青绿山水画史上别具特色,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元代绘画追求清淡、高逸,这也体现在它的山水画上。因此,山水画在元代跃入了另一个境界,高雅落寞,有很浓郁的抒情味,即使是富丽浓艳的青绿山水画,在元代也趋向了简澹朴拙。  相似文献   

18.
青绿山水发端于六朝,兴盛于唐代,转微于元代。而钱选作为元初青绿山水的代表人物,成就极高,影响深远。钱选追求的方向是在借鉴古拙之风的基础上增加装饰性的手法来简化宋代以来的写实青绿山水风格,以质朴的绘画语言表达疏寄旷达的意境,寄托自己的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19.
将钱选的《浮玉山居图》与“二赵”青绿巧整的山水画和“水墨苍劲”的山水画相比较,可以看出,钱选《浮》这种融青绿与水墨为一体的独特画法给观众以清新秀雅的审新感受,表现出了以平藏富的形式美,以虚运实的意境美,以淡致雅的语言美,以诗达意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20.
唐朝画家张璪有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1]艺术的创作来源于自然,并结合自己的体悟,捕获身处这大美自然中"迁想妙得"间的启示,将其用某种艺术形式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悟。在工笔青绿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当中,更不能辜负造物主所创造的无尽宝藏。文章试从大美自然对艺术创作的创作取材、经营位置、随类赋彩三个方面的启示并结合我的毕业创作体会浅谈工笔青绿山水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