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泉煜 《美与时代》2023,(7):123-125
中国山水画与书法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艺术风貌。通过分析书法技法在山水画中的应用,可以发现书法技法不仅在山水画构图、线条和墨色运用上产生影响,还在山水画情感表达与艺术意境的营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简要概述书法技法与中国山水画,从线条的运用、墨色的表现、字体的选用、笔画的变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山水画笔墨中书法技法的体现,并从山水画崇尚书法之美、丰富山水画表现形式、传达山水画情感与意境等方面重点分析书法技法对中国山水画笔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山水画不断演变,表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梳理传统山水画中披麻皴技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历代经典作品中的笔墨皴法,总结出披麻皴技法因时代不同,所呈现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披麻皴技法时代特征的同时,分析了现代山水披麻皴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强化了披麻皴对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宋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郭熙是北宋画家中最为多产,也有较强理论自觉的一位,他的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林泉高致》一书中,其中所论述的美学思想、技法和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不仅为研究中国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也为园林设计带来了启示。从美、法、意、道四个层面分别谈论《林泉高致》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指导意义,美即谈论审美及书中涉及的美学命题,法即郭熙提到的创作技法及创作态度问题,意即全文论及的关于山水画意境的内涵,道即技法背后的理以及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4.
张岚 《美与时代》2023,(2):48-50
郭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创作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政治。现以郭熙的山水画《早春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春图》中各图像元素所表现出的“远”的意境,通过解读《早春图》的内涵和山水观,揭示郭熙山水画中图像和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和束缚,使现代山水画具有一种新颖独特的意蕴,这也是山水画艺术构成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画历史悠久,自人类文明开始时,中国画就开始衍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画是一整套完整而全面的艺术体系,对传统中国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弘扬、发展、创新传统中国文化,并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文化。文章主要阐释西方构成艺术对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对其创作意义和表现技法进行研究,对构成艺术的借鉴、吸收、包容、继承和创新是发展当代山水画重要途径,采用新技法、新理念、新思想促进山水画的改良,加强和提高当代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水画历经千年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完善,形成了独立的绘画体系,特别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发生了巨大变革,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东西文化的交汇,在创新思潮的影响下,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法的运用给当下山水画创作带来了新气象,但创新激情过后,我们发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不见了,对传统继承的缺乏,对个性追求的缺失,对生活体验的缺少,使得当下山水画创作发展遇到了困境,如何学好(坚守和继承传统文脉)画好(画出时代风貌和个人追求)需要进行一个梳理,本文将从突出问题、文化坚守、意象造型、笔墨语言、生活实践几方面出发,并结合自身继承和创作实践,谈谈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艺术来源于生活。山水画的写生和创作是山水画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者通过写生可以更直接地亲近自然,体会自然,并为自身山水画创作准备素材。山水画写生不仅是对山水画基本技法及基本功力的训练,而且是对艺术修养、艺术技巧的不断积累。所以说创作不是凭空而来的,写生是创作的基础,而创作是写生的艺术体现,写生与创作相辅相成,然而二者之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山水画有独特的空间意识,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方法与西方科学、理性的焦点透视法不同。中国山水画空间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中国山水画独特的空间意识有其艺术特征和具体表现,促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云是自然界中没有固定形式的物质,在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云与画面中的景物虚实相对,为画面营造空灵缥缈的意境,云的流动性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的视觉感。中国山水画追求景中有意,以意境取胜,绘画中讲究灵动之气,云在山水造境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宋时期的"云山鼎立"的山水,南宋时期的"角边山水",元代时期的"一河两岸"的山水,云成为画面中重要的精神内涵。文章从宋元山水画中云的意象分析,研究宋元山水画中云的技法特点,阐述云的气韵生动、空灵简约、游心于"淡"等精神造化,由此总结现代山水画创作中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匡庐图》是荆浩山水画创作技法的展现,他继承了唐代王维的水墨风格和李思训的用笔技法,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山水画技法和系统理论体系。他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也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成熟,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绘画体系,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匡庐图》的笔墨理论来源——《笔法记》《匡庐图》绢本,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是荆浩的  相似文献   

11.
王晓军 《美与时代》2013,(9):114-114
中国山水画在创作形式上分为工笔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工笔山水画性格色彩突出,棱角分明,给人毅然肃穆之感写意山水重在形态描绘,突出了书法的自我表现效果,是一种闲适散逸的绘画风格。文章从泼墨技法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了这一特殊技巧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中国山水画临摹教学中,提出重视和加强意境进入,师古人之迹,更师古人之心。改变单纯性技法练习的浅层理解和表现,是提高中国山水画教学和创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傅抱石不仅是近代著名的画家,并且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取得了颇多建树。文章在以往对于傅抱石绘画技法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绘画实例,重点分析了傅抱石山水画章法布局中的美学内涵,论述他在构图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对傅抱石美学思想的品读,进一步阐述了其绘画构图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该时期在对中国山水美的认识以及山水画的创作和技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就此方面通过论述并肯定了魏晋时期对中国山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画"可居"、"可游"的审美特性,决定了将山水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内涵进行有机统一的创作要求。文章对山水画中的人文元素、漓江流域的历史遗迹和民族风情,以及人文元素在山水画中的表现作了描述和分析,说明了山水画中人文内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山水画在宋代时期已经达到了巅峰,在宋代时期,山水画的创作思想和构图技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山水画所营造的水墨意境富有文人情趣,将文人寄托于山水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后世流传许多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当中,画作当中所存在的意境之美和写意之美,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宋代时期山水画所传递的精神是作者的一种绘画艺术,其中包括了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元素,为后世的山水画奠定了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的美学文化、美学认识开始谈起,发现了中国美学从魏晋时期有了新的变迁,而中国山水画也起始于魏晋时期,中国山水画即表现出了中国人对山川之美的认识,而中国人的美学认识,也是随着中国文化发展、美学文化、美学认识的变迁而变迁。而山水画的构图,是山水画家对山水画美的一种总体把控,同样,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山水画家对于山水画构图技巧的创新、突破的历史过程,同样也反映了中国在其他领域的哲学思想,文化传承的传承,变迁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可以说中国人对美的认知,中国山水画家对美的总体把握,体现在了传承悠久的中国山水画中。而中国山水画在不断地发展、创新过程中,也提升了他的欣赏者、创作者——中国人,中国山水画家对中国美学的哲学思考与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直观表达,也是古代人高尚的人生观的表达。山水画在唐末后占据中国绘画的主导地位,结合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中国山水画自兴起之日,就贯穿了老庄之道,道家精神是其内涵。恬淡至上、寂寞无为是山水画的宗旨,山水画对"淡"的境界追求一直都是山水画家们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恽寿平的山水画与花卉画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只有花卉画为世人所重,山水画方面的成就却被人忽视。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恽寿平恢复了失传的没骨花卉技法,这对于花卉画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且无人能及,因此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另一个原因是恽寿平的山水画不合当时画坛复古的潮流与世俗嗜古的口味,又与官方疏远,不像四王等受到官方的支持而成为正统派的画家,可以借此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恽寿平山水画在当时的影响不大,就否定其艺术上的成就。近年来,学术界对此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学者也对恽寿平山水画做出了较高的评价。他的许多设色山水画或花卉画作品把笔墨与设色精妙结合,表现了淡逸而不浅薄,沉厚而不凝滞,光彩夺目而又潇洒脱俗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绘画中,皴法是对自然山石纹理结构的总结,是用笔墨把意象表达出来的一种技法。山水画的发展与皴法息息相关。隋唐五代时期皴法从青绿山水的笔墨中逐渐显现,发展到两宋时期,皴法发生了多样的变化,此时的山水画也在皴法的演变中走向顶峰。文章简要概述从隋唐五代到两宋时期山水画中皴法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