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意书画旨在探讨禅学对整个中国书画艺术的影响。禅与书画艺术,亦即儒、释、道与书画艺术的关系。本文在既有认识之上,从禅意书画涉及的基本范畴、玄禅背景下书法艺术的自觉、玄禅背景下绘画艺术的自觉、禅学与书画艺术的总体演进方向等四个方面对禅意书画的内涵作了新的阐发与探究。  相似文献   

2.
禅意书画旨在探讨禅学对整个中国书画艺术的影响。禅与书画艺术,亦即儒、释、道与书画艺术的关系。本文在既有认识之上,从禅意书画涉及的基本范畴、玄禅背景下书法艺术的自觉、玄禅背景下绘画艺术的自觉、禅学与书画艺术的总体演进方向等四个方面对禅意书画的内涵作了新的阐发与探究。  相似文献   

3.
日本"无印良品"蕴含的禅学概念与中国古代造物美学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原研哉借鉴"无"的"有"、"有"限反衬"无"限的智者哲学思辨,衍生概念、单纯的视觉沐浴,"无"的禅意空,"印"的诚,"良"的适,"品"的味。良品设计秉行"简"的精髓,具东方禅精神的视觉美感。当下中国造物设计与品牌塑造,也应将民族哲学、美学思想融入造物的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4.
正佛教域东与传中之华后本在土思文想化、不艺断术交等融领,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貌。其中以禅宗为主的美学意蕴被化用到古代诗歌理论与创作领域,进而开拓了诗歌艺术的视野和哲理意趣,拓展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促发了以禅喻诗的诗论传统,成为历代诗歌意境中不可或缺的美学类型。盛唐"诗佛"王维以大量充满禅意的诗作享誉诗坛,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南宋严羽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画元素"是扬州土特产食品包装上的常见内容。但是,近年来,一些扬州土特产食品包装在运用"中国书画元素"时不断地寻求创新和突破,呈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这些创新与努力说明,艺术设计领域对待传统艺术文化的观念的转变,不再是简单的消费,而是正视、突破文化断层,努力挖掘传统艺术的现代价值:促进传统与现代中国艺术文化的交流,实现传统与现代审美的融合。这种探索正在促进"中国风"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的形成,也必将实现中国特色文化的又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画艺术历史悠久,在一脉相传的中华精神、审美价值、人文理念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当代艺术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审视和观察古今中外艺术。文章通过对中国书画的艺术形式分析,探讨了中国书画与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共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相融合之后形成的"禅",对中国传统艺术极具影响力。王维,这位南宗画派的创始人,其绘画风格清逸洒脱、淡泊高远,是中国绘画史上独特的一种画风,这位"诗佛"所作之画往往能渗透"禅"的意境。而王维的"禅画"艺术对近代美术绘画有何影响,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禅宗思想对中国书画影响至深。其"顿悟""自求而不求他"的哲学理念,以及其所追求的超越性意境也正是整个中国书画艺术的终极关怀之所在。董其昌所处的晚明时期,禅宗思想盛行,其《画禅室随笔》对文人书画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以禅心修画,引禅入画,将禅境融入到行文创作之中。董其昌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书画大家,不仅在心性修养方面受到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且在自己的书画实践中自觉地贯彻着融禅道于书画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广告创意设计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纯西方商业化”的广告设计艺术模式与薄弱的设计文化根基,使中国的广告设计师盲目地沿袭西方的广告设计风格,广告设计脱离本土文化土壤。最终中国当代设计师发现盲目沿袭西方的广告设计风格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他们开始回归本土,希望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和符号来重新界定自己的设计风格。而如今我国的广告设计的创意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时期,不能抓住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如何将本民族文化精神融入到中国当代广告设计语境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的结合。我们从我国古代禅意诗词文化的发展入手,探究禅意诗词广告设计在现今社当代广告设计中对商品的创意传播作用及禅意诗词广告设计的发展前景,使禅意诗词更好的融入广告设计之中,塑造出独特的符合中国本土文化审美的广告创意表现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书画中的艺术精神与中医理念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之间在原理和功能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诊疗当中所运用的"和谐""气韵""辩证统一"等中医思维与中国书画的艺术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中医药院校中开展中国传统书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提高中医药专业学生的文化内涵,同时,这也是构建中医药文化与艺术教育相渗透的创新型高校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禅意插花艺术相结合,自然、节气、季节、天地与人的情感思想相结合,让插花艺术更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让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弥漫着花香、花语、花道。二十四节气传统禅意插花艺术能够带来视觉上的形态美;能够寄托情感,抒展情怀;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归属感、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苏丹 《美与时代》2004,(9):60-61
传统,是由历史沿传而来,具有一定特点的某种社会文化,如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传统是长期的积累,具有相对固定的性质.中国舞蹈审美形态的传统,是在中国舞蹈数千年的演进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与中国其他艺术门类一脉相通的传统艺术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制约下,中国舞蹈在表演和审美形态方面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谈中国画意境对室内氛围营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范畴,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借鉴中国画艺术的意境精神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中国画的意境为切入点,挖掘其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强烈精神及审美情趣,并且分析了意境精神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它对营造室内氛围的三点启示,希望能为人们在提升现代居室空间的意境,获得空间物象和情趣交融的和谐之美以及幽深意远的审美境界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4.
道家哲学为中华文化之精华,"自然"则是道家哲学的思想中心。老子"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为"天然""天成""自然而然",在于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追求,反对雕饰、造作与浮华,且提出"素""朴""淡""拙"等美学观点,与南宋审美艺术具有直接渊源关系。这种哲学思想亦反映在中国绘画艺术上,"自然"作为传统审美思想,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高品位。文章从南宋时期的美学观点入手,以"成竹在胸""道""气""象""逸品"为论点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5.
正"道"与"禅",是中国艺术传统中最重要的审美意趣之一,也是历代画者穷极一生想要达到的境界。在绘画的世界里,"道"与"禅"究竟是什么?难于言说,却也足以体会。道家道教追求道法自然、与天相和、返朴归真,表现于绘画,则是画者将对自然空灵境界的体悟融汇于作品,于虚无处捕捉大道真谛,体现天地自然的朴素之美,形神兼备、知白守黑的意境之美,重精气为用的内在之美,进而达到形神俱妙、与道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人类探索未知社会的智慧及勇气,可以表现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精神力量。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文化沉淀历经千年,每幅画作中都承载着独有的思想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自古迄今,许多艺术作品都能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价值,都可以不同程度体现出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以及大众审美。绚烂多彩的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众多文化作品,均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艺术造型表现方面也反映出显著的美学特征及独有的精神文化。绘画与精神理念相互交融,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典哲学艺术精神。文章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与"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理念相结合,分别探讨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不仅是书画艺术作为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也是书画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借鉴,两者互有整合。这样的整合遵从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同时,反映现代社会的精神追求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杨来华先生的山水画,有对中国传统水墨精神内涵的探究,也有对现代图像艺术表达方式的尝试,其山水画作中所体现出的多元文化与创作手法的巧妙结合,得益于他艺术的灵性和对禅意的参悟,其东方水墨韵味既抒发了他的个人情怀,更有他对现实生活与精神层面、现实与超现实的冲击与融合的思考,他的水墨世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杨来华先生近年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可从审美质料、审美形式、审美存在三个层面去解读。  相似文献   

19.
禅诗将禅宗思想与诗歌形式结合,在诗歌中体现禅意,又在禅意中达到了诗歌言尽而意无尽的最高境界.从文艺心理上来讲,禅诗在多个方面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各种精神力量,都深深地体现出人类智慧以及探索未知自然的勇气。各个时代、各个朝代都有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体现出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由此可见,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其艺术表现折射出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分别来探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