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铁艺具有丰富空间层次、强化室内环境风格、调节空间环境色彩、烘托室内气氛、反映文化特色等作用。铁艺在未来室内设计中将更加强调铁艺与人的个性的吻合,在关注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加关注营造室内环境氛围的精神功能,关注动态发展和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2.
家具是一种既有实用功能又有文化艺术性的具有双重属性的物质器具,它既包含科学技术的一面,也包含文化艺术的一面,其在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创造性、适应性等众多方面都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数学美恰恰为家具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尺度标准,借助它我们可以衡量和把握家具的形式。数学美的三个特征——简洁性、和谐性、奇异性都应该体现在家具设计中。了解和研究家具设计中的数学美,有利于更好地创造优秀的家具产品。  相似文献   

3.
设计来源于日常生活。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具有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等特征,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能让我们更好地从中体会日常生活的美学。而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不仅仅是对产品外观的美化与装饰,设计师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实用功能和审美需要外,还要体现产品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只有不断提高日常生活用品的文化含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有人情味、更有诗意,更有生活气息,才能设计出既实用又好看的产品。而日常生活用品在其设计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虎头鞋的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的传统手工艺,主要给儿童穿戴。它兼具实用功能和文化价值,其造型像虎头,所以它又是吉祥的象征,具备辟邪驱魔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三江侗族风雨桥是三江侗族文化的关键符号之一,风雨桥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侗族地区最突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但是在现代建筑思潮的冲击下,传统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濒临失传的危险。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以及田野调查,从风雨桥的实用功能、精神功能方面引出对风雨桥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罗云  钟璞 《美与时代》2015,(4):59-61
我国民族建筑尽管在功能、形式、材料上千差万别,但始终是建立在实用功能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象征与隐喻,从而呈现为一种民族思维与观念的"文化遗留物"。考察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可以发现,文化生成的规律性始终影响与支配着它们的艺术表达方式与表现技巧。这种文化生成的规律性包括因材致用的文化象征与隐喻、因地制宜的文化象征与隐喻、亲族血缘的文化象征与隐喻,从而赋予千姿百态的民族建筑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三都水族服饰视觉符号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水族主要聚居地。水族服饰,尤其是女性盛装最具民族特色。调查发现,水族服饰中的艺术、审美因子发生于服饰的功能需要和结构,刺绣(绣片)、绲边、纹样既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属性,又是文化的视觉表现。而马尾绣这一特殊工艺,只流行于部分地区。任何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研究、传承与发展都是系统的,也是工程性的。以艺术代替文化或以审美统摄艺术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不局限于实用功能,还通过自身的形象或抽象的形式呈现出一定的社会内容。皮尔斯的三元理论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文章尝试将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以研究南侗侗族鼓楼这一文化符号,阐释侗族鼓楼符号背后的文化凝聚力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伴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书法艺术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动,作为书法艺术载体的文字已然渐渐完成了由实用功能减弱而审美功能加强的转变,书法艺术对于全面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从书法艺术的美学内涵出发,探讨其在全面人格形成中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5,(6)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收到中国学者撰写的颂扬鉴真和上遗德的手卷。这分手卷是由日本“电视U福岛会”会长佐久间敏先生转交给唐招提寺的。手卷由记述鉴真和上遗德、渡日经过等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中国古代市民文化较繁荣的历史时期。商贸发达,南北交流频繁,瓷器造型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融合了多民族特点,糅入程朱理学思想,复古三代器皿,创造出了一类造型简洁、格调雅致,极具实用功能同时也兼顾审美风尚的生活瓷器。  相似文献   

12.
以阆中古城为例,简要介绍阆中古城的概况,对古城公共建筑进行研究,剖析其具体功能,从它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三个方面来阐述,最后总结古城公共建筑功能对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灯画的产生依托于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它的演变和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其源于隋朝,成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清。明清时期,由于经济繁盛,加上宫廷帝王的喜爱和推崇,灯画迅速在民间得到普及和推广,绘画内容由文人绘制转向民间匠工制作,趋于通俗。每逢佳节,民间往往张灯结彩来表达庆祝,灯画承载的不仅是实用功能,同时具有审美娱乐和观赏价值,在普及通俗文史知识和文化浸润方面显现出独特的作用,寄托了人们求吉纳福、祭祖酬神的美好祈愿。如今,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建筑格局和其实用功能的变化,灯画的制作工艺和绘制手法等渐渐没落,甚至可以说濒临灭绝,基于此,对于宫灯画的传承研究和保护推广的意义就变得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香薰炉的发展源远流长,秦汉时期香文化初步发展,汉唐时期形成,两宋兴盛,明代成熟。于高峰时期的宋代,因为用香形式和文化审美的改变,香薰炉的造型也有所不同,除了实用功能香薰炉还承载着具体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皇宫贵族——君权专政的体现与身份地位的象征;宗教阶层——强化宗教意识,有利于宗教的传播;文人阶层——身份的象征,精神的寄托与追求;世俗生活——增添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紫砂茶壶是宜兴地区独有的宝贵资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历代艺人深奥的造物思想的结晶。它以丰富、素雅、严密的审美形态和优越的实用功能相传至今,以"世间茶具堪为首"的美誉响彻海内外。  相似文献   

16.
日用瓷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随着现代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实用功能为主的现代日用瓷难以满足国人的审美需要。故宫文创产品因其特有的文化、创意设计受到了社会及消费者的高度认可。以故宫文创产品的实用基础、文化内涵、时代创意、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其成功的缘由,最终总结出其对我国现代日用瓷设计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头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南方建筑史上的典型建筑格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不但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在外观造型、线条节奏、色彩形式以及装饰艺术方面都展示着独特的美。文章主要从马头墙的由来与发展、马头墙所包含的"美",以及历史赋予它的文化内涵几个方面来论述"马头墙"。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扇面绘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形式独特,别具风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从而在书画界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历代书画家,无不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以抒情表意,或收藏,或赠友人以作留念.扇面书画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将扇子的实用功能与书画的观赏功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提高了扇子的品位,又使日常的生活物品有了情趣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何蕾 《宗教学研究》2017,(2):259-267
扶箕降仙的巫术表演在中国源远流长,至宋代,娱神色彩淡化,转而强调娱人与实用功能.与前朝相比,宋代扶箕最富于文化色彩的一个特点是箕仙作诗现象的普遍性.在宋代有关扶箕降仙的记载中,所降之仙多为“紫姑”.宋代扶箕巫术的流行与社会巫风盛行、道巫不分的宗教传播、军事力量虚弱等原因有关,而推动箕仙作诗现象的因素包括科举制度发达、文化氛围浓厚、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等,具有鲜明的宋代社会特征.箕仙诗的价值也非仅止于文人逞才抒情和博妇孺一笑的娱乐功能,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诗尚奇的诗美追求与题材开拓,展示了宋人尚俗的生活意趣,为宋代士人提供了另类书写时政得失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张盾 《美与时代》2006,(2):51-52
建筑承担着为人类营造生存空间的职能,它在人类活动行为中具有系统化的特点,是一种理性活动的结果。然而情感在建筑创作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建筑设计是超越于实用功能之上的事情,而情感空间一直是城市生活中永恒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