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和创新,当代漆画中的意象语言既具有传承古老文化的造物精神,又有现代审美的变通和创新。以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的部分作品为例,通过对作品材料、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当代漆画创作中的意象语言的来源、特点和演变规律。当代漆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意象语言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创新和变通。对当代漆画创作的语言分析、问题探究以及发展方向的探讨,能促进大漆艺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近数十年漆画的发展历程中,一辈辈漆画家努力探索着漆画独特的材质语言和表现形式,漆画在题材的选择和材料应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艺术现象。文章简单分析了当代漆画作品中不同漆画家所使用的蛋壳镶嵌技法的区别、国内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影响的漆画家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对蛋壳这种材料独特的审美取向,同时总结了在创作漆画《天水间》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表现了一些在实践蛋壳镶嵌技法中的取舍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3.
装饰性色彩在漆画创作《怀古》中的应用,通过在创作中对装饰性色彩的设定,树立了漆画中装饰性色彩所具有的装饰性造型的客观平面化、色彩布局均衡性、色彩表现高纯度这些特点。在漆画创作中注重色彩装饰性元素与手法的运用,让创作更加具有艺术感和层次感。站在艺术美学的形式法则的立场上,从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调和与对比这些方面探讨漆画的装饰性色彩语言的内在属性、本质特征以及其深厚丰富的色彩特点,对漆画《怀古》画面创作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拓展作用。  相似文献   

4.
漆画不仅是独立存在的新兴画种,也是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画种。中国的漆画艺术不断地发展,漆画创作的题材也随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少数民族人物题材漆画非常具有艺术特色,在漆画历史上也别具一格。目前关于少数民族人物题材漆画作品比较少,在时代进步的同时,各方面的发展都强调创新,民族文化创新也是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从少数民族文化与漆画艺术的关系出发,借助南北方少数民族人物题材,分析研究其在南北方漆画创作中的不同特征,为漆画艺术创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漆画的质觉审美潜质、触觉审美潜质以及个案漆画创作观出发,探索并发掘漆画的艺术潜质。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使现代漆画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风格,也使漆画家在艺术审美上对漆画的潜质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绘画中,漆画是一种创新的绘画种类,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材料特质。漆画的画面与美学品格紧密相融,要想使漆画朝着现代绘画层面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漆画的材料,并对材料的漆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使漆画呈现的形式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漆画的绘画性与漆性不能分离,在漆画创作中可以对漆的优势进行展现。不管对漆画创作还是材料进行研究,都必须对漆画的漆性与绘画性进行探究,才能发挥漆的灵动性。  相似文献   

7.
漆画是我国的传统民间技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漆画艺术的公益性和艺术性越来越强。可以说,漆画艺术就是"匠"和"艺"的有机结合,只有不断创新创作理念,重视漆画艺术的创作原则,挖掘多种方式提升漆画艺术效果,让该艺术的魅力更加独特,使"匠"和"艺"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独具意境美和工艺美的漆画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漆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代漆画在发扬和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在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时代,在漆画创作过程中题材、画面意境应推陈出新,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9.
漆画是现代化绘画当中的全新画种,其具备自身所独有的美学品格与材料特性。漆画所呈现的独特画面也正是依托于此优势,若想将漆画引入到现代化绘画层面,便需要增强对漆画材料的分析,由材料着手对其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漆画呈现的方式。漆画的绘画性与漆的特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漆优势的充分发展是整个漆画创作的关键构成部分。不管是创作先于材料还是材料先于创作,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漆语言和灵动地驾驭漆性就必须深入探究漆画的漆性与其绘画性。  相似文献   

10.
动物这一绘画题材被很多画家所青睐,从古至今,很多画种的绘画作品中都能发现动物题材的身影。漆画中材料与肌理的应用是漆画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所在,而以动物这一题材为载体,去表现漆画中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可谓是材料肌理运用的巧妙体现。文章从漆画中动物题材的创作出发,以材料肌理的技法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由于漆画创作的变化性非常大,即使前期的工序跟自己的画稿相吻合,在制作的途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变,可能会出现比原来画稿更好的方法,程序上的改变也会导致色彩、机理、图形等跟预想的不一样,甚至与创作者所预想的结果大相径庭。这是漆画的特色,同时也会成为导致漆画不能快速跟进大美术步伐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2.
正李鸿印(1935-),北京东晓市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本科为书籍美术专业,毕业后考取本院研究生,专门研究漆画并留校任教。期间李鸿印到福建福州学习漆艺技法,回校后建立了漆画专业。直至文革时期,遭到打压,遂离校于家中埋头创作漆画至今。李鸿印是中国现代漆画较早的一批实践者,他的漆画绘画性极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我们欣赏李鸿印的漆画时会发现,他绘画的题材大多是花草、水果、鱼  相似文献   

13.
金属箔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用金属箔制作的漆画作品,视觉效果突出,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美感,是漆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随着漆艺术体系的不断完美和发展,金属箔的艺术表现语言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当代漆画艺术中。  相似文献   

14.
现代漆画与传统漆艺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漆艺在现代艺术舞台上的延续。现代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属性,这使得它相较于其他的画种具有更多的发展潜力,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如浓郁的民族性、强烈的现代感、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实用性等。当今世界的艺术潮流变化很快,为更好地发展现代漆画,必须要注重漆画的材质、技法、情感表达、肌理美等整体效果,并不断创新,使漆画的发展面向多元化,只有这样其发展之路才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15.
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它的前身是以漆器的形式存在的。现代漆画以其独特的材料美、丰富的肌理美展现给世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能够与现代意识产生极大的契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激起了人们对大漆艺术领域探索的热情。将蛋壳、螺钿、瓷片等有着不同美感的材料与大漆交汇在一起,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漆艺语言。  相似文献   

16.
漆画艺术创作与其他艺术形式在艺术走向的追求上是一致的,是一门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漆画创作的内容、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都与其他平面艺术相同。在漆画艺术创作中融入了许多的平面设计元素,比如构图、肌理等平面设计中元素的运用对漆画艺术创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东传统漆艺源远流长,其技艺是中国漆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的漆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装饰漆画,一是现代漆画。装饰漆画由于应用传统漆艺的独特技艺,使用各种精美的材质,满足了社会大众对艺术形式及审美多元化的需求,丰富了人居环境而得以长盛不衰。广东是现代漆画的先行者,见证了中国现代漆画的建立和发展,为广东乃至中国漆画的传承、发展及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西漆画发展中创作群落代表的研究,分析创作群落与地域形成发展的特点之间的关系。阐述江西漆画发展必须走学习前辈们以"画境为先、后是漆绘"的绘画之路以及树立多元化"兼收并蓄"的创作理念,将漆与画完美结合,发挥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漆画是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且有特色的课程,为改变目前漆画统一教学模式下产生的千人一面的作品现状,在创作中非常需要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地域特色。通过民间采风和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调研能力,将民族民间文化转换成课程资源。四川乐山作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名城,佛文化、川剧、蜀绣、年画等珍贵的本土艺术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漆画创作的灵感来源。教师群体从学科改革实践中也要不断积淀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共同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福建一直是我国漆画创作的主要基地,台湾漆艺也深受福州漆艺的影响。闽台漆画艺术课程资源的开拓,能给广大学习者带来一次探究和承传闽台区域漆文化的学习机会,而且有利于发展闽台漆画艺术,不断增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的交流、理解和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闽台漆画艺术课程资源,具体做法为:1.建立学习伙伴关系,进行田野调查;2.实施两岸漆画艺术教学活动;3.扩大闽台漆画艺术资源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