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克画作,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崩离析的艺术流派中,表现主义画派异彩纷呈众画作里的一束流光。这束流光耀眼刺目,白炽强烈的光里有死亡、恐惧、惊骇、鲜血、绝望、无助。画作是画家心之镜像,里面映照了艺术家成长的轨迹。画作主观色彩浓烈,个人意识醇厚。画家渲染的一总情味,不管有多么不堪,都是他内心赤诚和本真的投射,画里祭奠了生命旅途中的所有艰辛和不易。  相似文献   

2.
意象油画是近年来我国美术界提倡的绘画理论,从这一概念出现开始,中国的艺术界对于其含义一直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若其作为一种绘画风格亦或是一种艺术流派,它是否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同样作为用油画媒介表达内心感情,它同表现主义油画具有何种差别?基于对意象油画的概念的研究,具体到画家苏天赐的作品中探讨意象油画与表现主义油画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3.
奥地利的柯珂希卡是20世纪典型的表现主义画家,其早期绘画风格属于维也纳分离派。一战后,柯珂希卡的绘画开始走向表现主义。他以敏锐的感觉和强烈的色彩以及性与色情的象征和暗示吸引着世人的注意,作品具有鲜明的性格和精神特征,并建立了独特的个人表现主义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美术史上曾出现过一个通过作品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流派——表现主义。其中,蒙克是表现主义绘画领域的先驱和代表。他的作品表现性极强,用色主观且具有象征意义,画面中的人物被描绘得富有特点且极富情感。《生命之舞》这件作品是他创作的"生命组画"中的最后一幅,具有代表和总结意义。文章详细解析它的形式和内容来了解他作品的风格,领悟蒙克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呐喊》,或翻译为《尖叫》,是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所创作的作品,而这幅画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表现主义绘画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 1895年版的《呐喊》拍卖成交价约1.1亿美元,打破了当时的拍卖交易记录。正因如此,《呐喊》所涉及的一些故事、一个和死亡及痛苦纠缠一生的天才画家蒙克的故事,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初,表现主义流行于西方世界,这一流派的流行给西方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绘画表现方式。在绘画领域,其比较注重人主观意识的表达,画作中往往体现着创作者的内心,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化处理。文章通过梳理表现主义绘画发展历程,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这一艺术流派最具影响力的画家爱德华·蒙克,以其在1893所创作的代表作《呐喊》为例,分析其如何将表现主义的情感推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7.
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冰山理论",人的行为主要受到潜意识的支配。画家创作绘画作品的原动力也是一种情绪宣泄,表现主义的代表爱德华·蒙克一生的作品风格大都围绕死亡等主题,这与他幼年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周思聪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具有现实主义人文精神的女性画家,创作了不少女性题材的作品。作为女性画家,周思聪对女性身份本身高度敏感,并对她所处那个时代女性表现出深切的同情与关怀。她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关注女性的现实困境,赞扬女性的优秀品格。不管是惠安女还是彝族女作品都传达出她对平凡辛劳女性悲悯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9.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提出:"被压抑了的潜意识和本能促进了艺术家进入思考和创作,成为艺术作品诞生的源泉。"文章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阐述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中的被潜意识所主导的艺术思维,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当代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油画作品充斥着暴力、性冲动、恐怖与愤怒,以至于其作品长时间来成为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市场上争论不休的焦点。他在长达4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坚持着自己的具象表现主义创作,始终尊崇对内心的最直接的、最纯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两宋绘画是继盛唐绘画之后,中国美术史上进一步繁荣的时期。宋代画家在创作构图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思想和智慧,然而当我们学习传统的时候,就必须与自己平时的创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选择性地"吸收",直到"消化",将其为我所用。绘画创作的关键是构图,工笔花鸟画的构图风格独具特色,它主要通过构图、色彩、造型、线条等方面体现作品的魅力。工笔花鸟画的合理构图对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花鸟画的构图变得越发多样化。文章分析和总结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多种构图方法,并对宋代花鸟画的构图和色彩进行了研究,在临摹宋代花鸟画时应专注画面背后所蕴藏的画家内心情感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画,然后学习借鉴宋代花鸟画的构图并运用到今后自己的创作中,在创作中画面既要符合工笔花鸟画工致的特点,同时也要营造意境,从而创作出有思想有情感的画作。  相似文献   

11.
现代艺术(20世纪前卫反叛的各种文艺思潮)大致是说从19世纪末以来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新艺术体系,20世纪初开始在德国流行。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了表明自己的绘画和印象派有别首次提出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强调表现艺术家主观情感和感受从而导致对客观形态夸张、变形甚至怪诞的处理的一种社会思潮,作品中大都饱含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对现代艺术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祁琦 《四川心理科学》2014,(12):118-118
《判决》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它开创了卡夫卡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小说主要塑造了一个霸权的父亲形象和一个试图反抗父权的儿子形象。作品中三位未出场的人物则包涵着文本的隐喻意义与卡夫卡内心的矛盾冲突与抗争。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主义思潮诞生了。那么,共享"表现主义"之名的绘画与美学究竟有哪些关联,他们的观点是否有相似之处,又为何在美学和绘画领域同时发生了变革?通过比较表现主义美学以及表现主义画家的观点,得出二者在"直觉""表现"和"情感"上有一致的看法,它们同时是表现主义美学及绘画的核心主张。  相似文献   

14.
在绘画中,色彩对绘画内涵的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画家绘画会受到心情的影响,使用的色彩也会体现出一个画家的独特风格,色彩在运用时也能够体现画家的独具匠心。如果画家在色彩的使用方面没有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忽视了色彩所产生的作用,作品本身所发挥出来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使作品的魅力被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从27岁学画到37岁自杀身亡,梵高在短暂的10年画家生涯中,创造出了超过2000幅作品,其中关于麦田的作品高达几十幅,这些麦田系列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梵高由灰涩转向纯粹的艺术历程。梵高的麦田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因为他赋予麦田的是燃烧的生命和自然纯粹之美,是作为连土豆都吃不起的失意画家对劳动者的关怀和悲悯,同时也有他的压抑、他的孤独、扭曲与恐惧。  相似文献   

16.
爱德华·霍珀作为美国20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以“旁观者”的视角描绘了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情绪。光影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在霍珀的画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霍珀擅长运用强烈的光影突出人物内心的冲突,从而揭示图像中人物内心的疏离感。围绕霍珀作品中光影表现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的“疏离”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流派中,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的艺术作品别具一格。其作品着重围绕美国20世纪的现实生活取材,题材既有现代都市风貌,又有乡村原野韵味。此外,作品的构图、色彩和光都很好地传达了霍普的内心感受,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新表现主义作为欧洲20世纪后期表现主义的新变与再生长,演进到21世纪的今天展现着当今的艺术面貌。现今的中国艺术深受其影响,并持续蔓延,不断创作出卓有新意的具有本土意味与个人风格的新表现主义作品。近几年以来,申玲的油画作品急剧蜕变为既明朗又模糊的新表现主义的视界,展现了其艺术自觉且独具美学风范与自由格调的艺术视野和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19.
以再现草原风光风情为题材的绘画是内蒙古美术的一大创作传统,内蒙古美术曾在20世纪80年代凭借“草原风情画”在全国美术界引发热烈反响,但本土美术的当代进程不尽如人意。海日汗作为在中国当代美术界享有盛名的内蒙古画家,其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草原题材绘画作品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写实派作品的特色,享誉海外。梳理分析海日汗草原题材作品主要创作内容、阶段特征以及意象表达,认为其创作观念和技法对当下的内蒙古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具象表现主义以具象主体为绘画范畴,具象为载体,充分利用夸张和变形的方式和创作者的价值取向来传达事物,表达内心情感。文章主要分析了具象表现主义油画语言技法在创作中的运用,希望可以给予相关人士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