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巫剑 《美与时代》2005,(12):57-59
要学好中国的山水画,既应懂得古人之理法,又要懂得自然之理法.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中,临摹可以掌握古人之理法,写生能够掌握自然之理法,而临摹和写生不仅是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内容,还是山水画家培养艺术创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2.
明代山水画家董其昌,在我国的绘画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董其昌的山水画和山水画论的症结,就在师古人大大地超过了师造化。他心目中充满古人的笔墨之美,因而他所谓的师造化也就容易流为空谈了。董其昌过分模仿古人,以致也害了清代四王,也误导了明末清初的担当和尚的绘画艺术。文人画精神是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他提出山水画南北二宗说,扬南宗,抑北宗;这种用南北的理论来划分文人画和院体画的观点,是为了标榜门户,不免牵强附会,自相矛盾。但是,从另一方面,董其昌研究山水画中的笔墨和风格的演变则有些独到见解,董其昌所尊崇的先工后淡、绚烂之极、反造疏淡的艺术境界,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位巨擘。他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创新出"五笔""七墨"法和"黑山水",而这些都源自于其"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的观念,自身的浪漫情怀,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执着而达观的秉性,博学多识的国学修养,其丰富多彩的经历激发的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醒悟。而"七彩"墨法的问世,也成就了黄宾虹一世的英名,使其千古流芳,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4.
刘滨 《美与时代》2014,(11):85-86
黄宾虹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师,他的绘画实践和理论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早期的“师古人”,世称为“白宾虹”;而后黄宾虹转为“师造化”,又转习吴镇“黑密厚重”的积墨画法,逐渐形成了深邃浑厚的风格,世称为“黑宾虹”时期。  相似文献   

5.
山水画的教学大致可分为临摹、写生、创作三个阶段,当今学院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将这三个阶段按序排列,而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这三个环节融为一体。本文以山水画教学的重要环节-皴法的教学为切入点,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师古人、师造化的基础上如何对皴法进行创变,从而形成自己的绘画面貌。  相似文献   

6.
历代有成就、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他们的作品能魅力永驻,成为历史名作,大多得益于师法造化。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说明画家用心感悟世界,也是用心、用眼、用手写生自然的理论依据。一代宗师龚贤之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我师造物,安知董黄等,也表明了中国山水画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写生的重要性。清代山水画大师石涛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笔墨第五中精辟论道: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而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受蒙养之灵,是有笔而无墨也。说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作为清初创新派代表"四僧"之首的渐江,与当时画坛正宗的"四王"不同,他在师古人的同时师造化,其山水画章法严谨、笔墨凝重、布局简洁具有典型特点,其萧瑟淡远的画风对整个新安画派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渐江山水画典型的构图特征,对于研究清初遗民画家、新安画派以及后世山水画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堪舆这个词语在人们日常谈论我国山水的时候是会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思想,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对于山川河流的欣赏角度都是和堪舆思想分不开的,在我们看来,中国山水画与堪舆思想是不能够分开来看的。一些专家对我们国家一些历史上的名画进行品评的时候,一定会涉及到堪舆思想的评价,从而探析山水画的内涵。很多古代山水画作品都与古人的堪舆观念相合。总的来说,堪舆就是人们向往自然的一种完善自我的方式和方法,而中国的山水画恰恰将这种方式和方法表现出来。我们平时在欣赏古代山水画的时候,一定要从古人的角度,利用古人的审美眼光去欣赏,通过体会古人作画时的心境,从而深入地感受山水画中的美。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中堪舆的思想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对堪舆思想在中国山水画理论中的体现进行深入探究,最后结合相关材料对于我们国家山水画与堪舆结合得比较好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以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山水画,同时也对于堪舆思想的研究价值进行了肯定。  相似文献   

9.
宾虹先生对山水画是情有独钟的,他一生遍临历代名家山水作品,走遍中国大地山山水水,把从古人作品中汲取的营养和对自然山川写生的感悟融为一体,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对山水画的审美价值有着独到的认识,即他常提出的山水画"内美"之所在。"内美"实际上就是"天人合一""道艺合一"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最令人称赞的就是借助水墨色彩展现出的超凡脱俗之美,同时山水画展现出的构图之巧妙也让人赞不绝口。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借助绘画者对于山水风景的表现力及艺术加工水平,体现出山水风景的美感与意境。文章对山水画作构图进行解析,并介绍训练山水画构图的几种方法,对山水画构图意境创作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以期为山水画构图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1.
自然观作为古代中国美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古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天人合一"的向往。中国山水画从诞生至发展与自然有着密切关系,从地域特征视角研究山水画写生,梳理地域特征与山水画的历史脉络,论证地域特征对学习山水画写生的作用,有助于山水画的历史研究和探究山水画表现的新形式。通过对桂北山区和村寨实地调研与山水画写生,对桂北地区山水画写生的笔墨、构图、意境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地域特征与山水画写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后学者研习山水画提供有益帮助。研究表明,地域特征与山水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域特征影响山水画写生的发展,丰富山水画写生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自魏晋时期开始发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伴随着时代和思想的变迁,中国山水画逐渐成熟并形成自身的独特魅力。观中国山水画,感叹水墨色彩展现的宁静淡雅之美,同样感叹山水画作的构图所展现的意境之美。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体现的是画者对于山水画的艺术加工,体现的是对于山水之美的整体把握。观中国山水画作,开境一般用分疆三叠两段的方式,追求自然之美。简要分析中国山水画作的构图技巧与方法,寻求山水画作的形式之美的背后是否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构图艺术。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古人主观思想的二维体现,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一幅幅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画卷,可谓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并且在路径的转变、时间的推移中带领我们渐入佳境。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又是如何被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呢?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艺术手法和意境传达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画写生是中国山水画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全方位地使自我得到提升。通过写生一方面可以对应古人、对应自然、对应自我,从而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笔墨,并用独特的笔墨语言描绘时间和空间交汇下的心境,对自然进行重新建构和纾解,营造和谐的画面境界;另一方面也能为今后的山水画创作提供素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老庄之道的境界和表现,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有很深刻的内在关联。道家思想的介入,对中国山水画的风格、造型、用笔、色彩、审美均有重要的影响,确定了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风貌和价值,相当大地提升了中国山水画的品位及格调,使中国山水画体现出无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物质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愈来愈注重思想和意识领域的丰富和发展,山水画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具有美学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的重要特征。山水画的传统精髓在于"道",是中国画之所以具有中国性的要义所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山水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理念应该与时俱进。山水画艺术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求在山水画教学中应该进行适时的变革,从而实现山水画精神和艺术造诣的代代相传和精炼提升。当然,当代的山水画教学体制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学校环境下的山水画教学应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并且顺承中国传统美学教学思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强化美术功底,形成自我的专业风格。  相似文献   

17.
宗炳提出澄怀观道的观点,这和庄子提出的心斋、坐忘,主张心灵虚空的观点,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国古代山水画不是简单地描摹自然山水,而是重在体现自然之道,重在意趣,这正是中国山水画的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画写生作为当代山水画创新的重要途径,已经被广泛接受,这和传统山水画所提倡的"师造化"一脉相承。然而明清以后乃至近现代的山水画发展仅停留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上,形成了只重笔墨技巧千篇一律的图式面貌,偏离了山水画的本源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了打破这种模式,使山水画更好地体现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与笔墨情感,到自然中去,以造化为师,写生已经成为体现时代气息,彰显当代笔墨情感,突破传统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泉煜 《美与时代》2023,(7):123-125
中国山水画与书法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艺术风貌。通过分析书法技法在山水画中的应用,可以发现书法技法不仅在山水画构图、线条和墨色运用上产生影响,还在山水画情感表达与艺术意境的营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简要概述书法技法与中国山水画,从线条的运用、墨色的表现、字体的选用、笔画的变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山水画笔墨中书法技法的体现,并从山水画崇尚书法之美、丰富山水画表现形式、传达山水画情感与意境等方面重点分析书法技法对中国山水画笔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郝丹 《美与时代》2023,(8):18-20
中国山水画创造了令人向往的幻境,运用有限的笔墨在无尽虚空中打造广袤空间。空白在山水画中起关键作用,与笔墨相衬,营造意境。虚之空白和实之笔墨共同构筑梦幻领域,引发观者遐想。学习和创作山水画时,空白不可或缺,与笔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正因为空白源自虚实相生的画面处理方式,留白的功效恰到好处,甚至在没有笔墨的情况下,空白与画面中的形象融为一体,营造了虚实映衬的绘画效果,塑造了独特的中国山水画意境之美。通过对中国画中空白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它在表达意境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追溯了其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经典的表现手法,探索艺术家如何借助空白营造意境,实现人们寻求心灵栖息之地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