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中国画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中国画这种水墨为上的固有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中国画需在审美观念、形式构成、墨彩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观念和实践上的创新与拓展,实现中国画墨彩的互补,促进中国画色彩向现代的转换.中国画色彩的问题已被推到了中国画革新的前台.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也正在不断提高。作为我国众多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一种,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着我们对美的追求。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着教学模式落后,学习内容复杂等问题,造成教师教学思路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画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中国画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阐述中国画的概念,而后以中国画的构图特点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中国画的构图技巧及中国画意境美的表现路径,以期提升中国画绘画水平,推动中国画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就传统的中国画教学也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在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各大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也做出了各种探索,中国画归根结底还是浸润在传统文化中的,因此在中国画教学中促进现代与传统的巧妙结合,促进对中国画的文化根源的了解,掌握中国画的基础,促进中国画教学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针对传统文化浸润下的中国画教学展开一系列的思考,首先分析了高校中国画教学的溯源及具体特点,然后分析现今中国画的教学现状,最后就传统文化浸润下的中国画教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此过程中有些人认为中国画已经落后了,远远不及西方的油画具有观赏性。这种说法有一些偏颇,西方油画较为注重造型与结构,画面的立体感较强,中国画有自身的特点,具备优秀的审美文化,文章基于此对中国画的构图和意境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了更好地进行论述,文章首先阐释了中国画的概念,分析了中国画的构图,再对中国画的意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除绘画本身外还包含诗词、书法和印章,这些元素构成了中国画的显著特点。中国字,最早是来源于画的象形字,以画达意。故字或画,多少都含有诗意,皆离不开意境。传统中国画丰富的精神内涵、审美理念和思维特点体现了中国画文学性的主要内容。诗词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分支,其文学性作为中国画的养分使中国画成为一朵生命力旺盛、永不凋落的独秀之花。文章以古代诗词和中国画间的相互交融为主题,来逐一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国画的线条美学的延续是被人经常提及的,从中国画的线条美学切入,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地发现传统中国画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而这种注重笔墨线条的中国画在美术史上有着繁复的形态,也充斥着变化与革新.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画的线条美学的延续是被人经常提及的,从中国画的线条美学切入,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地发现传统中国画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而这种注重笔墨线条的中国画在美术史上有着繁复的形态,也充斥着变化与革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从宋元文人画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其间社会、历史及人们的思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依旧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美术界还是设计界,中国画都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名词。我们从中国画的演变历史中也可看出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演变,亦能领略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尚。通过对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特别是从文人画向现代中国画演变的每一处细小变化着手,来分析文人画的艺术特点,可以感受中国画的魅力和文人画永恒的笔墨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以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为代表的文化学者,立足于中西文化产生碰撞和交流的背景,思考着中国画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为中国画寻找出路和良方。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担忧中国画的衰落,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衰弱的纠结,源自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遭到弃绝的焦虑。  相似文献   

11.
当下对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的误读,导致人们普遍认为石涛是在鼓励和倡导中国画因时而变,甚至将这一观点与“笔墨等于零”一同作为中国画“创新”的重要理论支撑,但该画跋或其画学并无此意。通过对画跋中主要文字的解读,结合石涛画学思想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辩证,认为石涛“笔墨当随时代”并无倡导中国画因时而变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中国画在千年发展历程中的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流派、人物、理论和作品,但总的来说中国画分为写实写物和写意写心两个重要方向,从历史看中国画早期是以写实写物为主,在隋、唐和北宋早期最为兴盛,从北宋后期经南宋末,中国画开始出现以写实写物为主转向写意写心为主的萌芽现象,至元代中国画已基本以写意写心为主,明、清至现代中国画也都是以写意写心为主基调,所以现在中国画也被称为写意画。因此研究中国画艺术从写实写物转向写意写心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理清中国画发展的大方向脉络,丰富和补充中国画艺术从写实写物转向写意写心具体原因的理论内涵,从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提供进一步的多角度的理论支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具有千百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手法与形式。在19世纪20年代初,西方宗教、文化、科技等逐渐涌入我国,我国知识分子开始走上了一条促使国家富强的道路,中国画改良运动由此产生。康有为最先提出中国画改良问题,成为促进中国画现代化转变的主要推动人物,另外陈独秀、徐悲鸿等人掀起了一阵中国画的改良思潮,中国画在西方美术技巧与形式的冲击下,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发生转变。基于此,文章将对中国画的改良与现代化转变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作为中国的文化精粹,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也体现着中国画作写意的神韵。对于中国画而言,写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随着绘画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绘画技巧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国画创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中国画的创作既要讲求技巧,同时也要讲求神韵,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够创作出艺术性强的作品。文章通过论述中国画写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画的创作水平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5.
意象在中国画中的深入能够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其不同的表现手段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意境在中国画中的表现是尤为突出的。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受中国画的影响是较大的,其中中国画意象在现代水印版画中的影响使得现代水印版画更具艺术美,可以说意象是中国现代水印版画的绘画形式语言,是值得现代画家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画意象内涵的分析,阐述了中国现代水印版画的艺术特征,并且针对中国画意象对中国现代水印版画的体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懿 《美与时代》2023,(6):33-35
中国画柔性美形式发展具有特定历史导向。在统治中国画几千年的柔性导向的历史洪流中,出现了徐渭式、郎世宁式两种反叛的类型。分析出现由柔性美到刚性美变化的原因,包括明清时代中国画发展到多元成熟期,以及中西文化撞击和汇合。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内涵更加丰富。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有序推进,在中国画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还要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增进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认同,进而进一步弘扬中国画文化精髓,更好地展现中国魅力。文章对当前高校美术专业中国画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如何提高高校美术专业中国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画教学成效不断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或者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岭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岭南地区中国画风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苏仁山作为清代晚期岭南地区的杰出画家,被誉为"中国的梵高"。文章以苏仁山人物画为例,对20世纪岭南地区中国画风格进行了探究,通过苏仁山人物画的艺术技巧、代表作品、艺术思想等分析其对于当代人物画有着怎样的影响,从而促进岭南地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锐 《美与时代》2023,(5):58-60
中国画既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艺术体现。以中国画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简要论述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观,重点从骨法用笔、笔墨线条、留白、主客观融合、意境营造五大方面阐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中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现代发展中面临着笔墨精神溃散的现实困境,唯有扎根民族土壤,坚持民族寻根,弘扬与传承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对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进行传承与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的形式美表现在中国画特有的材料、特殊的笔墨效果、特有的画法程式、诗书画印、装裱款式、构图以及画家具备的技法风格等方面。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怎样画有"味道"、有"品质"、有"格调",是画家们反复思考的事。事实上,形式美是中国画的根本,是核心。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熟悉、理解、探索、研究中国画的形式因素,保持中国画样式的东方性、民族性,使中国画的形式之美代代相传,绵延不断,使传统中国画的菁华永续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