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最为典型的时期,这一点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宋代,包括南宋和北宋,是中国花鸟画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花鸟画面貌最为丰富的时期。其次,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代表着中国工笔花鸟的最高水平。再次,宋代的花鸟画成功地实现了中国花鸟画由以院体花鸟为主的局面到以意笔花鸟为主的格局的转换。因此对宋代花鸟画的发展进程作一细致、符合史实的分析,将有助于理清这一时期中国花鸟画发展的脉络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
花鸟画自秦晋时期萌芽,到宋代时期已基本成熟,成为宋代画作的一种潮流。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从唐代独立成科到清代已经传承了千余年,在历代大师手中,成为一种独特的画作样式,并被赋予独特的精神面貌。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类型,在宋代时开始走向成熟,其画作技巧都较为领先。后人学工笔花鸟者无不将宋代工笔花鸟画作为入门之临摹对象。因此文章从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技巧和表现形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两宋绘画是继盛唐绘画之后,中国美术史上进一步繁荣的时期。宋代画家在创作构图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思想和智慧,然而当我们学习传统的时候,就必须与自己平时的创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选择性地"吸收",直到"消化",将其为我所用。绘画创作的关键是构图,工笔花鸟画的构图风格独具特色,它主要通过构图、色彩、造型、线条等方面体现作品的魅力。工笔花鸟画的合理构图对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花鸟画的构图变得越发多样化。文章分析和总结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多种构图方法,并对宋代花鸟画的构图和色彩进行了研究,在临摹宋代花鸟画时应专注画面背后所蕴藏的画家内心情感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画,然后学习借鉴宋代花鸟画的构图并运用到今后自己的创作中,在创作中画面既要符合工笔花鸟画工致的特点,同时也要营造意境,从而创作出有思想有情感的画作。  相似文献   

4.
花鸟画是秦晋时期出现的一门绘画科目,经过唐代发展后于宋代逐渐成熟,并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潮流。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中历史较为悠久且辉煌的一类绘画,其经过长期发展以及各类大师的绘制,已经成为一类具有极强独特性的画作样式,并被赋予独特的精神面貌。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类型,在宋代时走向成熟。宋代的画作技巧较为领先,后人学工笔花鸟者无不将宋代工笔花鸟画作为入门的临摹对象。通过分析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介绍其技法与表现形式,以总结其临摹技法。  相似文献   

5.
何亚峰 《美与时代》2007,(10):48-49
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绘画中有悠久的历史并且独立成科,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出水芙蓉图》是宋代工笔花鸟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独特的构图、用线、设色,体现出宋代绘画的艺术形式美.  相似文献   

6.
丁芳 《美与时代》2023,(3):54-56
写意就是写“我”之意,是画家借助绘画创作来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工笔花鸟画是传统中国画中历史最为久远的绘画形式之一,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广受人们的认可。工笔花鸟画中承载了丰富的写意性特点,画家们也正是通过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写意性来表现自然,从而更好地抒发内心的所思所感。介绍工笔花鸟画写意性的基本概念,研究写意性在工笔花鸟画中的具体展现,探索工笔花鸟画写意之新变,旨在推动当代工笔花鸟画在理论层面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工笔花鸟画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极为璀璨的明珠。“新”工笔花鸟画画家在保留传统花鸟画特色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极大地增强了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力。阐述“新”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概况,分析“新”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理念,探讨“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特点,并结合部分当代“新”工笔花鸟画画家的作品,深入研究“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技法,及其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希望能够促进当代“新”工笔花鸟画的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8.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的不断创新,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不断变化,色彩风格也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特征。色彩教学是高校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工笔花鸟画课程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工笔花鸟画人才培养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对高校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教学进行了相关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笔花鸟画融合了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古典绘画当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很多表现形式都融合了时代的气象和精神风貌,使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工笔花鸟画也融入了现代的创作意识和绘画元素,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得以用新的视角对工笔花鸟画在绘画形式及绘画语言上进行新的解构,使工笔花鸟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时代的审美意识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宋代院体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极富争议性的焦点,在创作意识和技巧上对后来的花鸟画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着眼于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写实性",从取材方式、空间表达、图式语汇、题跋拓印四个方面与当代工笔花鸟画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提出宋代院体画的"写实性"在工笔画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当代工笔花鸟画写实精神的缺失,力求宋代院体画的写实元素对当代工笔画绘画语言发展的启示和重构。  相似文献   

11.
工笔花鸟画本身展现的都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也将色彩推向了我国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重要地位。得益于对我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外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借鉴和开发,我国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具有了更为鲜明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为个性化、多样性和文化性等。而它的色彩分布、色彩渲染以及色彩创新等也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当代工笔花鸟画对于色彩艺术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花鸟画古朴典雅,意境清幽深远。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顶峰时期,遗存的宋画经过历史的沉淀,出现了斑驳模糊之感。当代众多画家为了表现宋代画韵,积极探索新的绘画技法。传统的工笔画中讲究“三矾九染”,现代工笔则以水彩画中不断“冲洗”的洗染法来表现当代新工笔的审美趣味。洗染法对画面的色彩、肌理、意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工笔花鸟画家运用此技法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和思想情感。洗染法为画面创造出了一种清新淡雅、梦幻朦胧之感,深化了新工笔花鸟画中画家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3.
宋杨 《美与时代》2013,(9):75-75
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酷爱艺术,在位期间将画家的地位提高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他在宫廷成立了画院,花鸟画创作异常繁盛。南宋时,花鸟画创作沿袭徐黄二体的风格继续向前发展,黄筌画派花鸟画设色愈加精工艳丽,生动细腻,徐熙画派主要是以有文人意识的画家担当起主要角色,发展了“落墨为格”的风格。两宋工笔花鸟画历经三百多年的人文积淀与艺术的传承发展,把工笔花鸟画提升到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光辉灿烂之境。宋代的花鸟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现代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都深深受惠于两宋花鸟作品的滋养。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经历了唐宋的辉煌之后便逐渐跌入低谷,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味沿袭传统而没有创新。很长一段时间,画家们处在了"从画到画"的状态,很难把握物象鲜活、生动的视觉感受,从而脱离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20世纪以后中国绘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画家们逐渐深入生活,书写生活。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也为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宽松、活跃的文化环境,也为工笔花鸟画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花鸟画坛出现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景象。对苏百钧先生工笔花鸟画的题材、构图、色彩运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的艺术风格及美学思想,以此达到促进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笔花鸟画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从绘景角度来看,用彩一直是工笔花鸟画的重要传统技法,能够将外界自然之景以天然的状态呈现出来。在世界文化艺术交汇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艺术家,他们既对我国重彩技法进行了传承和发展,又积极借鉴了外国绘画状物的技巧,最终推动了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工笔花鸟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工笔花鸟教学要立足中国文化,认识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抓住造型,重视工笔花鸟画的临摹和写生;注重诗文书法金石的辅助,向创作迈进。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中国工笔花鸟画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工笔花鸟的色彩观与中国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当代工笔花鸟画则在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科学色彩观以及中国写意绘画,将当代工笔画色彩观拉向新维度。文章主要以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为基础,对当代色彩的赋色法则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临摹是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也是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必然路径,临摹教学在高校工笔花鸟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伴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工笔花鸟画临摹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提出了工笔花鸟画临摹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建议,以使工笔花鸟画临摹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代小品花鸟画注重"形似"与"格法",通过盈尺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朴素淡雅"的美学特征,在中国工笔花鸟画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典范。其作为这一时期皇家绘画机构——翰林图画院艺术成就的最集中体现,画院的制度及审美取向对宋代小品花鸟画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于非闇与陈之佛是20世纪初中国画坛涌现的两位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家,他们的艺术实践为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开辟了道路。文章对两位画家所处的社会背景、艺术理念与创作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