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新艺术史"的出现,以艺术家、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史的重点内容"旧艺术史"受到冲击。艺术风格学被作为美术史研究的重点问题,对美术史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艺术家与老牌艺术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他们主要将理论的阐释和方法作为艺术史的核心内容,然后利用方法论分析美术史的现象,从此美术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深入剖析艺术风格学的具体内容,研究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从而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风格学与美术史的深刻内涵,为日后进一步透析二者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现代考古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但对整个考古学影响深远,而且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民国时期,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吴金鼎等人将遗迹、遗物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风格带入考古学的研究之中。而对遗迹、遗物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风格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涉及美术的研究领域了。正是这种艺术上的跨界研究,对中国美术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很多的艺术史学者都将考古学融入艺术研究中,这大大拓展了美术史学的研究领域,使美术史学的研究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多样,研究方法和理念也受到了冲击,进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  相似文献   

3.
纵观美术史,印象派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其创作手法和风格丰富多彩。文章通过解读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理论,从画面构图、用色、笔触三个方面对印象派绘画的形式风格进行研究,来探析印象画派中光影、色彩、笔触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滕固是我国一位很有成就的美术理论家,也是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最早的专业史学家,终其一生投入在美术史的研究与考古工作中。他是将西方风格学史研究法引入中国的绘画史研究的第一人,利用德语国家的现代艺术哲学、史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绘画史进行探究,重视对作品风格的分析。他改变了传统画史的叙述风格与组织结构,对现代画史的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建立现代化的中国绘画史研究体系的过程中,滕固史学的探究深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西方现代美术史的研究方法,他仅只是介绍,缺乏自己的理解。按他的学识与见解,他有能力成为中国绘画史学科的建设者和领军者,但受时代背景的约束,没能从观念上突破,进行系统的学科建设。滕固史学即使有着许多局限性,但对于现今乃至以后的中国画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艺术史有其独特的传统,各个时期的艺术精神贯穿于作品中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通过王正华对《听琴图》解析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是有很大启示的。当然,图像学以及情境分析等西方艺术史方法论有时候并不适用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这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找到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齐白石的绘画艺术风格独具特色。他不但对中国民间艺术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且对传统写意花鸟画有着创新性的改造,其作品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气韵",对于齐白石的绘画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是他的花鸟画蕴含人文精神的重要原因。因此,以"气韵"视角审视齐白石花鸟画,可以为深度探究齐白石助力。  相似文献   

7.
莫迪里阿尼是20世纪法国"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出色的雕刻家,在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固守传统与反传统艺术流派矛盾的20世纪艺术现实中,他虽受众多画派的影响,但在坚持传统艺术的同时,又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了独特的绘画风格,给当时的艺术注入了新的形式,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对莫迪里阿尼独特的艺术风格中的题材、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艺术创作中个体艺术风格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李可染先生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积极倡导中国山水画革新的绘画大师,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且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李可染的山水画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绘画中的表现形式,把光影效果运用到绘画之中,特别是逆光山水,同时以积墨、泼墨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感而独树一帜,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对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西方政治史学的沉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军 《学海》2001,(4):51-55
20世纪西方政治史学在整个史学领域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其地位和作用没有也不可能因新史学的批判而消失,相反,新史学因纠正其初期对待政治史学的偏激态度而重新定位.史学不能离开政治史而获得发展,政治史在新史学中复兴的原因有多种.20世纪的政治史学同19世纪的政治史学有很大不同,因为人们对政治概念本身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它的范围更加扩大,与其他史学分支的联系更为紧密,在理论与现实、历史与政治上保持更好的平衡.了解西方政治史百年发展的特点,有助于认识西方史学现状和促进我们的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巴尔蒂斯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既有西方古典油画的优雅,也不失当前时代的特性,并成功在多元化艺术风格的世界画坛里备受瞩目。他一生钟情于东方艺术,并结合东方艺术精神和西方绘画技巧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绘画语言。通过对巴尔蒂斯画作的分析和相关书籍的阅读,从其作品的构成特征、绘画精神、中西融合的角度来谈东方情结对巴尔蒂斯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傅抱石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留日派"的代表人物,在30年代初期师从日本导师金原省吾学习三年,而后十几年间,他有许多关于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画论的研究论文、著作面世,影响甚广。试图从傅抱石留日前后对待中日美术心态的变化以及日本导师对其美术史观的影响来探讨留日经历对其美术史观的影响,并作出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美术史中,"海派"诸家的绘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扬州八怪"的影响,一变传统文人笔下的雅人高致与不食人间烟火,作品立意由出世而入世,艺术趣味由尚雅转向雅俗共赏,艺术形式由文人的孤芳自赏变为多姿多彩,表现出个性鲜明的艺术风貌和充满生机的时代气息。其中,"四任"之一的任熊,以其丰富的绘画题材和多变的艺术风格成为近代绘画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本文即从任熊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各个方面简析其艺术及影响,力求从整体上对其绘画有相对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图像学批评方法随着20世纪60年代晚期"新艺术史"的崛起而出现,而后广泛影响到美术史领域。由潘诺夫斯基系统地提出图像学分析三个层面的理论,尽管最初因西方的文艺复兴艺术而发展,现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各个时期的艺术文化中。从图像学的角度出发,对敦煌壁画——维摩诘像进行解读,通过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分析,这三个层次透视着维摩诘像的气势飞动、气魄恢弘,以及壁画背后的文人理想人格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唤醒了部分人去到外国留学救国的新文化精神。西方不同于中国的绘画艺术的表现方式,激起他们了对西方文化强烈的求知欲,这也使得他们对油画的研究变成自主的引进。油画作为泊来的艺术形式,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耳目一新的,但是在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也激起了中国人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油画民族化的问题。所以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以徐悲鸿、林风眠和吴冠中为代表的"西画派"在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上有着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也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向现代化方向的转变和发展。从吴冠中油画的形式美的构图方式来解读其绘画的特色,及其绘画方式和创作思考对于当代油画创作的影响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林风眠是提倡"中西合璧"绘画的一代大家,他在20世纪初留学巴黎,现代艺术的浪潮促使他思考中国传统绘画的变革。毕加索的创作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美学形式上都对林风眠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林风眠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表现元素,运用中国画笔墨结合色彩,同时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语言,创作了具有变革性却不失抒情写意的独特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6.
女性意识和后来的女性主义艺术运动不仅给西方美术史及西方的女性艺术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东方的女性艺术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文章从女性艺术家被艺术史"忽视"的原因为突破口,以中国女性画家潘玉良的女人体画为例,分析了潘玉良女性意识的觉醒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旨在了解女性意识对于女性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美学--反思历史,指向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振斌 《学海》2001,4(1):35-41
在20世纪,古代中国关于艺术及寄托在艺术中的文人情怀的谈论获得了"美学"的名称,这个学科的问题和提问方式、取向和方法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美学理论的影响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更新集中表现为功利主义和非功利主义美学理论的构建与论争,两者互补又竞争.新的世纪里,中国美学有待创新.这种创新将更多地与西方美学及文化展开对话;也将在创新中重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以史学为主流,虽以传统史学的文献考据为主,但已受到实学的经世致用与西学的实证精神浸染。自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将这种实证精神发扬光大,不仅继承了传统史学的文献考证,更关注对社会现象的实地考证,从史学中发展出实证之学。这种实证主义转向既表现为重兴-繁荣时期的实地调查,也表现为发展-转型时期以来无论在研究方法、研究宗旨,还是学科依托上都有所突破的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史学:特点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沛 《学海》2001,(4):38-43
20世纪历史剧变,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中国史学的发展是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史学理论研究是中国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主要成就,首先是理论上的成就.这些特点也是中国史学的优点,规定了新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今日的中国正处在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历史研究不仅面临着尖锐的挑战,而且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图像学不仅适用于研究西方绘画,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绘画的研究。在此,从图像学角度出发,结合潘诺夫斯基的研究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分析三个阶段分析绘画作品李嵩的《货郎图》,大致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解释绘画作品的自然表现;第二,解释该绘画作品的传统意义;第三,解释绘画作品的深刻内涵。《货郎图》这幅现实主义绘画是一种以神写形的典型传达,作者用熟练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生活画面,给人们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是一件优秀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