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学浅说刘树鹏人生于世,不能离群;与人相处,贵在知心。视人如己,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不逾矩,德必有邻;老安少怀,肫上其仁。为人尽己,推己及人;忠恕之道,终身可行。人际关系、循此畅通:互助互竟,己立立人;互教互学,已达达人。国际交往,循...  相似文献   

2.
<正> 一孔子和儒家的思想里,有一点极重要的精神,就是他们对“学者为己”的提倡。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这里说的“为己”,不是为自己谋私利,是说为了充实和完善自己;这里说的“为人”,也不是为他人着想,是说行事为了给人家看,求得别人的赞誉。孔子是提倡“为己”,反对“为人”  相似文献   

3.
所谓仁人,科学地看,不过是这样的人:他在利益不一致不能两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并在自我生命与更为重要的社会利益或他人生命冲突时能够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在利益一致可以两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为己利他或人己兼为,因而使为己利他超过他行为总和的一半而达到恒久,使无私利他与为己利他以及单纯利己(不损人己)三者之和接近他的行为总和;从而他极少纯粹害己、损人利己、纯粹害人等恶的、不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孔子讲“仁”是立足于“己”的。在孔子看来,要想在人与人之间能够“行仁讲让”,应当先以“我”(“己”)为原点,彰显“亲亲为大”的真性情。另外,“仁”是人最本质的特征,但凡“知人”者皆具备内省自己(“知己”)的能力;由“知人”而“知己”的过程中无不贯穿着对“仁”德的体察。在切“己”“知人”的前提下,通过“尽己”的方式最后顺利实现“行仁”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 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人既是群体(类),又是自我(个体)。当人的存在成为哲学反思的对象时,群(群体)己(自我)关系便成为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儒家是最早对群己关系作自觉思考的学派之一,从先秦开始,群己之辨便已展开于儒学的演进过程之中。儒家注重群体原则,但同样在某种意义上确认个体(自我)的价值,二者错综交融,使儒家的价值体系呈现颇为复杂的形态。本文着重从分析孔孟荀的原始儒学入手,对儒家的群己之辨及其理论意蕴作一检视。  相似文献   

6.
封面说明     
在道教义理中非常重视度人与度己的思想。度人,一方面从精神和肉体上拯救教化世上之人,为之清心疗疾;超度荐拔死去的亡魂,树立接引众生的楷模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著书立说传播道教义理,运用智慧悟性为他人指点迷津。度己,即通过自身的修炼,广积善德以达与道合真,得道成仙。二者有  相似文献   

7.
<正> “无友不如己者”一语,出自《论语·学而》(《子罕》重出,不论),历来的解释,大意多是“不要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商聚德同志提出异议,并做了新的解释((见《〈论语〉辩疑二则》,《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认为“如”是似、类、均之意。“不如己者”即与自己志趣不一致的人,不同道的人。“无友不如己者”就是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历来的那种解释,确如商同志之所指,漏洞百出,难满人意。但如商同志的新解,却也觉得还存在难  相似文献   

8.
人与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有欲,勿损于人。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想改变自己,多看看别人。妒人者己弱,学人者自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是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强求于人,不如求强干己。求强于己,而后与人互助。别人的问题自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会有别人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就要“爱人”。而“爱人”的关键是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亦即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相似文献   

10.
群己之辨是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论题。从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荀子的"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都表明先秦儒者更加重视群体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就忽视个体生命以及个体利益,儒家实际上认为个体和群体在最终的利益和价值上应当是合一的。这样一种群己观,在与西方社群主义群己观的对比中,可以更加凸显出其理论特质,并呈现出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内圣之学与应用伦理学[香港]罗秉祥一、儒家伦理学之核心是内圣之学所谓内圣之学,就是“为己”之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荀子·劝学》),也是“修己”之学(《论语·宪问》)。(参刘述先,1987;Tu,1979:17-34...  相似文献   

12.
黄继新 《天风》2006,(21):32-35
儒家所谓“为己之学”,就是做学问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造就自己,发展自己的人格,与”为人之学”的沽名钓誉相对立。本文首先引介儒家的为己之学的思想,接着简单考察历代大儒对为己之学的发扬光大,然后,把为己之学的精神应用于基督教传道人的读经研经,指明传道人读经研经必须有正确的首要目标,就是自我修养.,就自己。只有做到这一步,传道人才有能力去造就信徒。  相似文献   

13.
姜玉敏 《天风》2003,(3):32-33
“识己”是难的;识人要公正,不以好恶论人;人生存的状态和所遭遇的环境不尽相同,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环境相对来说会有顺有逆,那么,人应当如何处困境、处顺境呢;基督徒致力于寻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识人、处环境和与人相处诸方面表现出极高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基督徒处世为人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遵循大道自然无为的法则,拥有齐同慈爱的胸襟,彼此互助互惠,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敬老怀幼、矜孤恤寡,自然社会和谐、纷争不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万民康乐、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15.
反身代词"己""自",有同有异。"己"主要指代人,表示与他人相对待的"本人"。"自"除可指代人外还多有指代非人事物的用例,被"自"指代的存在体可称为"自体",则"自"表示与他者相对待的自体"本身"。作为儒道各自的开创者,孔子多用"己",而老子偏爱"自"。前者将"己"与"仁""君子"相连,强调"己"的道德实践及相应的工夫论,要求"己"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反省自身并使彼此受益、以他人为镜鉴,从而成就一种为"己"之学。后者则以众多"自"类语词营造出一个宏阔、丰富的"自"世界,道、天地、万物(人和自然物)等自体纷纷登场、展开自身,其中统治者和民众各自的独立自存,对"自"世界的和谐安宁至为重要。"己""自"为孔老乃至儒道思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比较之维,孔老之后的儒道继续保持着对"己""自"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道家和儒家的立足点都是现实。不过,所不同的是,道家是人的现实——人性自然;儒家是社会的现实——社会制御。所以,前者强调的是人性自然需要的一定满足,以个体的特性作为行为决策的依据;后者推重的是对社会理想的设计,一切以行为主体的意志为依归,无形中剥夺了个人道德自由选择的权利,使道德法律化,在根本上驱除了道德的滋生点。在自然界,道家认为人与万物是一体的,人是万物之中的存在,在思维的逻辑上,显示的是从万物到人的特征,而不是从人到万物的方向。儒家显示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人是自然界的主宰。道家人与万物合一的价值观,在物我、人己关系上,显示的是先他人后自己的方向,物我、人己是一个统一体;儒家的价值追求则是先自己后他人的向度,是自我本位主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一种自我塑造活动,当然这种塑造并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人通过历史文化的积淀及其自我认识并以其所希望的自我之所是来进行的,因而教育说到底也就是一种天生人成的事业。说其天生,是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人之与生俱来的天性,所有的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尊重人之自然天性的基础上;所谓人成,则是说教育最根本的方向主要彰显着人所希望的己之所是之自我塑造的成份,正是这种己之所是式的自我塑造,代表着教育发展的方向。所谓教育作为一种历史传统与社会工程,则必须建立在尊重人之自然天性基础上,并通过人之天性来培养完美人格,进而开发人的各种潜能;至于古人所倡导的"易子而教"与"言传身教",则又代表着儒家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18.
"何谓仁"以及"如何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对仁的界定,孝悌是行仁的始点。克己旨在对以身为中心的致思趋向进行持续否定,净化和纯化人的意志以唤起本有的价值自觉。尽己与推己是克己中形成的自我定向上的成人与成物。在孔子关于"仁"与"为仁"工夫的言说中存在着生存样态与理论上的双重紧张,这种双重紧张同时也塑造了孔子独特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19.
正次品相击,其音浑浊,精品碰撞,清音悦耳。瓷碗如此,人生亦然。净吾心,方可洞察世间万物;正吾身,才能明智择友不怍于人。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己度人:以己之朽木去探寻珍稀之沉香,以己之瓦缶去甄别雷鸣之黄钟,以己之砾石去撞击元窑之青花。结果我们得到什么呢?只能是成堆的朽木,成摞的瓦缶,成片的砾石。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一把镜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王艮从“万物一体”观点出发 ,引发出天性一体、人己平等、成己成物的主体哲学思想 ,从而意识到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 ,呼唤主体的觉醒。强调对人的尊重爱护 ,以及追求人己平等的理想社会目标。王艮在“万物一体”世界观的基础上 ,提出“万物一体为政”的政治设计 ,以务本民安的政治主张 ,较早地萌生了平等、自由的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