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永生     
单信 《天风》1994,(8):43-43
“你当快信耶稣呀!信耶稣得永生……” 这样的话也许你并不陌生。“永生”是基督教的专用名词,并且已延伸成为社会名词,但基督教有它独特的含义。它显然不是“长生不老活下去”,也不是“精神不死,永垂不朽”,因为血肉之躯“人人都要死一次”(来9:27新译)。  相似文献   

2.
人类受到罪恶、死亡、法律的奴役,”失去该享有的永生、自由,基督的降来为我们带来希望,他从这些控制人的势力下拯救出来。因为世界没有这样的能力,它能提高医疗技术却不能救人于不死。只有耶稣基督,因着他的死亡、复活,人类得到永生。“永生就是认识你,唯一的真天主和你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若17:3)一、基督,天人间的唯一中保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基督教与佛教为例 ,从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亡故”与本体论意义上的“死亡”两方面分析了人的“有死”性 ,并指出正因人具有这种有死性 ,才推出了人在宗教中的求“永生”的神圣追求。  相似文献   

4.
津中林 《天风》2007,(18):42-44
几年前就曾看到过有关善恩园的报道,也风闻它有基督教的背景。前一段时间到福州市郊的永生堂做礼拜,无意中得知,善恩园的创办人、法人代表及园长正是该堂的负责人林仕丹传道。或许源于自己对基督教慈善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这个名称,在中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来说,它专指16世纪马丁·路德改教后的基督教新教,或称“更正教”,这是19世纪初(1807年)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传人的。从广义上说,凡崇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都是基督教。因此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就不只是一二百年而是一千三四百年了。它应该从唐朝的景教算起,包括元朝的“也里可温”、明清的天主教和19世纪的更正教。这也就是我们传统的说法:基督教曾四次传人中国。那么,为什么说“三起三落”而不是“四起四落”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你要往前走     
方枚 《天风》1995,(7):34-35
基督教信条中的最后一条是:“我信……来世永生!”它给我们指出一种时间观,表达了永恒生命的动态性、直线性。 我们必将走向终结,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事实,也是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命运。我们在大自然与人类生活中所经验的每一结局都向我们大声说道:在我们向长久居住过的地方告别。  相似文献   

7.
舍勒关于现代市民伦理的批判和基督教伦理的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的生存有一个深度缺失,即形而上的维度隐退,人的伦理生活和它的意义根基之间日益失去联系。如何弥补这一缺失?德国思想家舍勒认为,西方世界应该从基督教的价值传统中重新寻回意义共契的源泉。然而,尼采对欧洲文化传统的彻底批判,摧毁了基督教这一价值中心,他将基督教伦理的核心观念“爱”归结为以“怨恨”为基础的奴隶道德。因此,舍勒首先面对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他通过深刻的分析扭转了问题的指向,将“怨恨”与现代市民伦理联系起来,指出不是基督教的爱建立在“怨恨”的基础上,恰恰相反,“怨恨”正是现代市民伦理道德建构的动机…  相似文献   

8.
圣经是每个基督徒必备熟读的一本圣书,它是基督教至高无上的信仰准则和行动指南。圣经是基督徒生命的粮食,口渴者的活水源泉,是信徒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也是指引人们进入永生的道路,因此主耶稣告诫门徒“你们查考圣经,因  相似文献   

9.
断绝罪机     
耶稣说:"……如果你的手或你的脚使你跌倒,砍下它,从你身上扔掉;为你独臂或缺腿进入永生,比有双手双脚被扔进永火中更好。如果你的眼睛使你跌倒,挖出它来,从你身上扔掉;为你独眼进入永生,比有双目被扔进地狱的永火中更好。"(玛18:8-9)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8,(4):57-57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自治、自养、自传”为特征的“三自爱国运动”开启了基督教中国化的新篇章。以丁光训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界践行基督教中国化,其初衷就是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基督教中国化的历程不是简单的基督教加中国的机械运算,而是一个融入和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吕游 《思维与智慧》2007,(15):11-13
闻知一同学中年猝死,心里一惊。听说他多年经商,吃过苦、受过累,可就是把金钱看得太重太重,临了空抱百万家产含悔而去。那天,与几个同学在一起吃饭,对生死感悟颇多。有一同学忽然用筷子夹起一片牛肉,对大家调侃说:“这片牛肉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送进自己嘴里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就不是你的。”之后,他又夹起一块黄瓜:“这块黄瓜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吃下去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也不是你的。”接着,他又端起一杯酒:“这杯酒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一饮而尽了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还不是你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田素良 《天风》2022,(2):37-38
有着"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美誉的金乡是一个充满风土人情之美、历史人文之美、生活环境之美、社会和谐之美的县城.这是一个景美、人美、心更美的地方!北豆腐营基督教永生堂就坐落于美丽的金乡县城,永生堂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积极引导信徒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做出了有益探索.永生...  相似文献   

13.
林孔华 《天风》2007,(15):28-32
引言丧礼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生礼仪,它的目的乃为哀悼亡者,因为"哀悼人死为丧"。丧礼常被视为生与死的分水岭,从此生死两茫茫。故此,哀伤、悲痛、茫然、恐惧、绝望始终是丧礼的主线,勾勒出一幅幅泣血捶膺、令人心碎的画面。基督教的丧礼却不是这样,它一扫世俗丧礼的阴翳,注入基督复活的盼望,让丧礼成为全新的景观。基督教的丧礼充满了对比:生与死、哀伤与喜乐、绝望与盼望、今生与永生、时间与永恒、地上和天上、慈悲怜悯与审判决断、罪恶不堪与天国的远像……这些都似乎超越了理性的认知和言语所能表达的范围。因此,基督教的丧礼如同一座桥梁,将看见的事和未看见的事汇聚在一起,开拓了一个让人去整合复杂思绪的空间。本文试从基督教的生死观出发,引伸出基督教丧礼作为礼仪的意蕴,再对基督教丧礼的程序进行肤浅的思考和设计,以期唤起更多的人对基督教的丧礼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圣经金句     
《天风》1997,(2):35-35
★“……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相似文献   

15.
圣经金句     
《天风》1997,(2)
★“……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相似文献   

16.
黄广尧 《天风》2003,(7):32-33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并非“权宜之计”。不是一种消极的应付,乃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基督教被帝国主义利用的事实,从而成为中国信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中国基督教——  相似文献   

17.
陈永涛 《天风》2018,(7):26-26
不可否认,基督教在中国的未来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基督教。而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基督教,中国化是其必由之路。基督教中国化乃来承道成肉身的原则,因此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权宜之计,它的意义是使耶稣基督的道在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得以具体化.作为一个中国基督徒.  相似文献   

18.
王七弟 《天风》1994,(7):36-36
记得有首歌叫做《信自己》,非常流行,为不少人所喜爱。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唯我是尊的社会里,圣经里竟有一句话讲:“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9)这句话对于初信的人来说不可理解,对于不信的人来说更加不可思议。我中学的老师及许多不信的同学都拿这句话来嘲笑、讽刺基督教,认为基督教是愚昧的、落后的、软弱的、消极的宗教。其实不然,这句话放在这里,用的不是它字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从广播、书刊、校园、研究机关,尤其是网站,公开的,秘密的,到处能听到和看到为基督教喊好的活动,说它铺头盖脸、无缝不入也不过分。如果是在教会、教堂,在合法的聚会点,属于正当的传教布道,以及信仰者虔诚流露,这反映了我们国家文化丰富多彩和宗教多元化的现实,是人们社会精神生活自由与活跃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尊重,应该欢迎。但是,如果在整个社会舞台上,只能说基督教好,不许异议;以至用基督教和基督教的价值观指点我们的整个国家和国家的未来,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宗教信仰自由属于所有公民的权利,不是宗教或哪一个宗教的特权;至于中国是否需要由宗教或由哪一个宗教来“拯救”,也不是用谁家的“上帝”来垄断的。最近看到高旭东教授写的一本书《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有个副标题《兼评刘小枫以基督教对中国人的归化》,就是反对一味对基督教说好,更反对用基督教“拯救”中国,用上帝名义“归化”中国人的。高在其中说,他读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记起伏尔泰对卢梭说的话: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大的智慧想把我们变成野兽,读了阁下的书,我真想用四个脚来走路了”。当然,刘小枫主观上可能不是让我们用四个脚走路,只是请大家都去做个基督徒。所谓“信神!信神!信神!上帝耶和华及其独  相似文献   

20.
永生     
“永生就是:认识你,唯一的真天主,以及你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若:十七,3)每当我读到这里时,就不由自主深深沉思,反复思索。所有教友都在追求永生。要理问答对永生的目的有明确答复:救灵魂,升天堂、享见天主。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认识天主的呢?远在商殷时代,就有“上帝”“天帝”的文字。当然,这是甲骨文,是三千几百年前的记录,可以想象当时人们对天帝的崇拜礼仪,是何等庄严肃穆,何等虔诚投入整个身神,而犹太祖先的崇拜礼仪,最深刻的是亚巴郎从命献子,是真正的赤诚奉献,我们先圣孔子有“获罪於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