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认识上虽然相似,但各有侧重。人本主义心理学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主张心理学应该关注人的现实存在与价值追求,而积极心理学则侧重在人类的消极——积极纬度上。而在方法论上,两者则存在较大的差异。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文科学心理学立场,而积极心理学则属科学主义心理学阵营;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整体主义研究路线,积极心理学与还原主义路线保持一致;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主观研究范式,积极心理学坚持客观研究范式;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理解、说明、描述、解释、直觉等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法,积极心理学则以实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采取不同的方法论立场研究相似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在心理学史上,内部意识活动能否凭借主观意识经验体验的描述方法进行研究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本文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此的矛盾、思考及其解决的尝试,并简要探讨主观经验体验的描述与报告在心理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一、罗杰斯心理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应用卡尔·罗杰斯(Carl·R·Rogers 1902~)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主要代表并以当事人中心心理治疗(Client—Centered Therapy)而驰名。罗杰斯对于人类自我实现的潜能、人的积极自主性的坚信;对于人的主观经验体验整体描述的现象学方法的提倡与应  相似文献   

3.
今天,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越来越多地为人们认识。人本心理学主张研究对人有意义的问题,强调人的利益、价值和个人的尊严与自由。它作为一种思潮,冲击着传统的心理学。尽管心理学界对它的评价莫衷一是,是否自成一派也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作为一种新的势力,一种有异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的第三力量,却为西方心理学界广泛承认。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心理学史部分也基本采用这一观点。①而人本心理学者更是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不同于传统的立场:行为主义仅仅从外显行为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人本心理学引起的争论人本心理学以心理学资料论证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引起许多争论的学说。不论在西方,在苏联,和在中国都是如此。在西方,在人本心理学的诞生地美国,不仅有人本论和近代心理学传统学派的争论,而且人本论内部也有观点的分歧,美国心理学界对人本论的评价也很不一致。五十年代,人本论者罗杰斯和行为论者斯金纳曾有一次面对面的辩论。斯金纳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南过去和现在的环境选  相似文献   

5.
0引言布根塔尔(JamesF.T.Bugental,1915~)是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理论家与治疗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在六十年代为宣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及其理论建构做出了重大贡献。1963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新的突破》一文,不仅表达了他自己的人本主义立场,而且对于整个人本主义运动,在当时具有纲领性意义,为稍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会阐述其目标与方针奠定了基础。[1]1967年主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挑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文献之一。他在1965年发表的《寻求真诚:心理治疗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案。每一种方案都设定了自己特定的研究问题,确定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过程。现象学、解释学、启发式和体验研究方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几种。这些方案体现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将心理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努力,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不再流于理论倡导,而是融入到人性研究的具体实践并因此走向完善。在未来,它尚需以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看待人的本质,确立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相似文献   

7.
罗洛—梅存在心理治疗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洛·梅是美国推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健将、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临床心理治疗家。梅以丰富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站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一生致力于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这个人本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伍麟 《心理学探新》2003,23(4):3-5,9
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着的危机表明,其研究取向坚持的“人的形象”与“科学的形象”之间仍然具有张力及矛盾,僭越危机的目的在于将心理学的研究定位为真正是对人的研究,把人真正当作“人”,而不是物,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体验和活动着的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希尔曼在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传统的批判和解构的基础上,探讨灵魂的深度,认为心理的病态和混乱是达到灵魂深度的重要途径,主张多神论和多重人格。原型心理学中的神秘主义是其主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聚焦取向心理疗法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尤金·简德林及其同事在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的以聚焦体验过程为核心的心理疗法。作为人本主义疗法的新进展,该疗法以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背景,强调体验自己与内在身体意识相联系的特别过程,通过整理空间技术、体验过程技术等的运用,帮助来访者实现自我疗愈。已有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其临床有效性,并在相当广泛的临床和教育领域运用。该疗法在国外发展蓬勃,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本土化研究、丰富临床实证研究、拓展整合研究、拓宽应用领域是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学家对和平心理的看法,以“和平”为主线,追溯和平心理学思潮兴起的历史逻辑。毕达哥拉斯、恩培多克勒、柏拉图、奥古斯丁、夸美纽斯、康德等从本体论视角,确立了实现永久和平的理想追求。冯特的民族心理学重视研究原始人、战争英雄等的和平心理品质,早期的意动心理学重视人类和平意识研究,机能心理学强调通过建设学校“微型共同体”,提高儿童的和平意识。精神分析心理学则为战争与和平心理提供了新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和平潜能、致力于世界和平冲突化解,推动了和平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末的和平心理学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发生了“政治道歉”、和平冲突化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六十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新学派。这一学派强调,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本性或价值,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在美国,由于他们的观点同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分歧,现已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美国人本心理学的兴盛和发展正值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对于这一学派的情况及理论观点尚无系统介绍,这里是一个初步的概述。  相似文献   

13.
关于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1,24(6):680-682
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试图摆脱传统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的依赖性,把心理学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基本主张,并对这种思潮的意义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它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心理学的第四力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西方的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中,道德认知学派和价值观辨析学派(Valuesclarification)最为突出,在某种意义上说,价值观辨析学派更为教师和道德教育家所注意。这一学派主要是想通过赋值性(Value—Laden)的教学策略来促进情感教育。教育途径通常包括一些小组练习以学习一种作出价值决择的过程。精神分析派、行为派和认知派在品德心理学方面都有相应的学说和研究。不久以前,人本心理学的产生与兴起也引起了人的极大兴趣,它的影响也覆及了心理学以及其它学科的很多领域。价值观辨析学派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人本  相似文献   

15.
试论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发展的背景,研究命题与体系式思想.研究方法及在咨询和治疗上的应用四个方面来探讨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积极影响。主要关注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对人性,人的生存方式和独特性的看法上给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启示.以及存在主义的创新的本体论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跳出传统心理学模式走上“第三条道路”上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很多含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甚至有一些宗教和神秘的色彩,涉及的范围包括医学和心理健康、社会科学、哲学、神学和宗教,让人不太容易看懂其中隐含的潜在意义,因此,人们对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很多的误解。而在众多误解中,对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宗教的误解是所有误解中最多、也是最严重的。撰此文在于简要阐明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涵,分析导致误解的原因,并试图阐明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宗教间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鹏程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3,36(6):1498-1503
体验是个体以身体为中介,以“行或思”为手段,以知情相互作用为典型特征,作用于人的对象对人产生意义时而引发的不断生成的居身状态。体验的心理机制研究一般包括对象的呈现、意义的建构、身体的变化、体验的形成,以及体验的延展五个环节。从存在的基本形态看,体验可分为外显体验和内隐体验两种。体验及其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对未来的情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以及本土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是一种强调人的本性、价值、尊严、理想和兴趣的社会思潮。它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其范围之广,涉及哲学、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其中,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心理学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A·马斯洛,J·布振涛和 C·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人的价值、需要及个性形成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具有一些值得参考的教学思思。本文拟先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进而对其教学思想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一直主张要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这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是国际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现代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以科学方法的发展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0.
郭永玉 《心理学报》2022,54(2):205-218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综合了欧洲文化传统的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批判精神和救世情怀这些基本要素, 他试图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标准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工具来剖析他所处的社会和身边的人, 并探索实现理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途径。这一事业的价值实际上是启蒙。他从现代人的不安全感处境出发, 深刻分析了威权主义、民族主义、消费主义的病理机制, 进而提出了基于人本主义原则的社会改革方案。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问题的解决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