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的理论贡献学术研讨会侧记汤群英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的理论贡献学术研讨论于1993年5月5日至8日在韶山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等17个单位联合举办,与会者160多人,收到学术论文150多篇。会议围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思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新时期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设计师,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代表。有的与会者还具体地探讨了毛泽东同志一生对社会主义的追求、探索、贡献和邓小平的继承和发展。认为从宏观的历史视觉来看,毛泽东追求、探索社会主义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时期:(l)民主革命的28年可以视为他追求社会主义而必须经历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教育思想探要于建国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着眼于国家、民族的未来和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并联系世界的背景,对中国的教育进...  相似文献   

3.
第七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侧记曾盛林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等24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暨第七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93年10月27日至31日在长沙召开。会议右150余人出席,收到学术论文9叨余篇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与会学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阐述。1.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它包括以实事求是为特征的思想认识路线.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和以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唯物史观等。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2.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前者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基础。它的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参照和可资借鉴的经验。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既不能将二者割裂或对立起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杰出贡献成思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伦理思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一、关于道德和物质利益原则道德和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邓研中心2000年年会,于5月22日至2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解放军的75位从事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会代表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开始于毛泽东,成熟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一脉相承,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通过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的…  相似文献   

6.
杨本红 《学海》2002,2(6):23-2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当代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因为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邓小平为这次会议所作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被江泽民高度评价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①民主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都曾有类似的经历 :当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时 ,革命和建设事业就遭到严重的挫折 ,当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时 ,革命和建设事业就捷报频传。邓小平说得好 :“实事求是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  相似文献   

7.
略论孙中山的读书生涯沈道初孙中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称他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往人们只知道他是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而对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学者,知之不多。其实,孙中山一生勤奋读书,与革命关系十分密切,也很有启发,理应加以重视和研究。他为何如此博览群...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课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社会主义理论呈现出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态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生产力问题相当关注;邓小平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和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目前正积极与海内外学者合作,撰写包括孔子、孙中山在内的有二百位传主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毛泽东早在三十年代就曾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历史的延长和发展,因此,离不开对中  相似文献   

10.
简论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论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李光耀邓小平伦理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从事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12亿中同人民的理性信仰、精神支柱和道义武器。它属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体系,是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继承;但是又确实有显明的时代性和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著作颇多,读了刘嵘同志所著《毛泽东哲学思想新篇》之后,给人以新鲜之感,堪称名副其实的“新篇”。 首先是视角新。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不是从一条条的原则出发进行论证,而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从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这些实践,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两个伟大的科学创造中,把毛泽东哲学思想娓娓给人们展示出来,使人觉得这不是书斋里的哲学,而是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以适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 ,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了创新精神 ,从而创造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回答,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是指导当今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重大转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上又一次重大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毛泽东、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思路异同杨基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农民问题。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作为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改革的成功与否亦与之密切相关。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把握住了中国革命和改革的这个战略...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习读本》编写组编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0 0 1. 12 . - 2 4 3页马克思历史观的价值内涵 /韩安贵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 0 0 1. 10 . - 40 9页 . - (广东省中青年社会科  相似文献   

16.
谢敏 《学海》2001,(6):23-25
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以及坚持生产力标准等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研究邓小平哲学思想非常重要,尤其是把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既从哲学的角度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包会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又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来掌握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特色、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作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也发生了严重的失误。他在探索中的成功和失误,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打下了基础。研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掌握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路线和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中山大学刘嵘教授新著《毛泽东哲学思想新篇——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一书,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是作者长期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结晶。本书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有机地把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  相似文献   

20.
道德建设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地提出了道德建设的任务和具体内容,为我国新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