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中国宗教走向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浪潮,正冲击着宗教这个神圣的殿堂。本文就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宗教走向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认为宗教有着内在的适应机制,它能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发展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宗教的主要走向是世俗化,具体表现在世俗的商品经济活动和价值观念被引入宗教之中,宗教将重视社会道德功能和人际感情投入,且与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俗化是西方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和宗教现象。当代西欧社会的宗教正经历着世俗化的发展。宗教的多元化也是当代西方社会的一种现象。本文对西欧社会的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台湾在1980年代中期解严前后至今之新兴宗教发展概况.台湾1980年代末期,在工业化与都市化发展中,建筑在原有民间教派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教义上更强调逻辑性、更重视普遍性救赎概念、对现实日常生活世界加以肯定,以及对个人此世修行所能达成的境界有更高自我期许的各类新兴教团.我们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教团来回顾台湾新兴教团组织与修行方法上的特征,并由这些新兴宗教形式的变化中,来说明汉人宗教发展内在逻辑的一个变化与当代宗教供需状况的改变,并由此延伸到现代社会世俗化和新兴宗教发展间辩证性关系的有关讨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经有种观点认为宗教世俗化是宗教衰落的表现,其实不然。宗教的世俗化有多重含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宗教世俗化的几点全新的阐释,说明宗教的世俗化不仅是宗教发展的新契机,而且还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充当了并继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即:宗教对道德控制功能的作用;宗教——尤其在特定宗教的内部,对于集体精神、团结精神的重新发现;宗教对于社会革命的作用力。通过论证,可以看出宗教世俗化对于社会的作用客观存在,并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被赋予许多全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们对当代宗教的了解,特别是宗教与政 治具有密切关系的特征,可以认为宗教具有以下的 发展趋势: 其一,宗教将继续面临来自内外的挑战 一方面,它的内部将继续发生分化。随着生活 现代化、世俗化的发展,传统宗教将进一步衰落, 人们对宗教的冷漠态度仍然会继续下去。各个宗教 内部的调整、更新、改革,仍会继续进行下去,自  相似文献   

6.
现代宗教世俗化趋势的革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宗教世俗化趋势的革新意义陈麟书宗教历来都是适应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初民的原始宗教,经过古代和中世纪农牧业文明社会的古典神学宗教,一直到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宗教世俗化趋势发展的变化,宗教的这种基本历史形态的变化,就是宗教不断适应社...  相似文献   

7.
郑筱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于宗教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宗教与世俗化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焦点.这个问题涉及到不同语境下对世俗化的多种界说、世俗化的表现和影响、如何认识和看待宗教世俗化与反世俗化理论(如宗教化、神圣化以及对世俗化理论的批判等)以及世俗化的未来走向等等.为此我们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吴云贵教授、美国Boston大学Robert P.Weller教授、上海复旦大学范丽珠教授一起对话宗教与世俗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温州宗教现状看宗教的世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实地调查材料揭示了新时期温州宗教的发展和重大变化,指出在经济体制急剧改革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大教徒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他们更关注物质世界和世俗利益,宗教保守主义和禁欲主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并指出在市场经济和世俗文化的冲击下,宗教自身水准下降,内涵和灵修削弱,宗教道德滑坡等消极腐败现象。文章还针对温州宗教现状及其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宗教社会学有两种解释理论,一种在欧洲占优势,一种在美国占优势。前者是宗教世俗化理论,这种理论声称,宗教多元化会损害每一种参与竞争的宗教,削弱所有宗教的基础。宗教多元化和相互竞争导致世俗化,总体上将使宗教组织和信教人群的数量下降。后者是理性选择理论,用于分析宗教活动的机制,那个由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信徒构成的"市场",这种理论认为,宗教活动受到的控制越小,越富有竞争性,宗教的整体水平就会提高。反过来,如果缺少竞争,宗教团体就会缺乏效率,不能维持市场的活力。作者通过分析意大利的宗教经济,认为在多元化越充分的地方,宗教组织将会变得越强大,并且,宗教的素质也会在相互竞争中得到提高。[1]  相似文献   

10.
龚锐 《佛学研究》2004,(1):337-343
对宗教世俗化现象的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者,认为宗教世俗化是社会的必然进程,像贝格尔那样悲观地认为宗教世俗化的到来,便意味着宗教走到了尽头,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已然摆到了我们面前,即宗教世俗化的确真真实实地出现在了信仰宗教的不同场域里。  相似文献   

11.
略论宗教世俗化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宗教观念,导致宗教神圣性逐渐衰退,亦即世俗化.这使得传统的宗教价值体系正日益减弱,并进而对宗教的社会功能演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现代化运动中宗教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尽管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是与宗教文化的神圣化旨趣相冲突的,但从现代化与宗教文化的整体关系透视,二者又并非绝对排斥的。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层面剖析了宗教文化在西方早期现代化及当代社会经济现代化运动中所突显的积极意义。文章指出,深刻认识宗教文化在现代化运动中的特殊价值,对于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区域是宗教斗争的重点区域,基督教和本土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教会和政府的斗争错综复杂。在这一背景基础上,分析德国统一前后的宗教生活对于认识德国的教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这需要借助不同时期宗教信仰的成员比例和做礼拜的次数的调查。通过德国的ALLBUS数据库,可以得知,基督新教教徒宗教热忱普遍低于天主教教徒。西部德国信教人数基本没有变化,占人口的80%左右,而东部德国无神论者则占到了70%左右。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不同路径的宗教世俗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世界宗教的几个新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宗教的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情况。概括起来,这些新特点、新情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按说随着科学的昌明,社会的发展应该有助于人们生活中宗教意识的削弱和世俗化思想的发展,但二战后至今宗教徒...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宗教     
在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宗教起着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用。在17世纪前,日本的宗教和西方一样发挥着整合社会生活的作用。但是,在最近三个世纪以来,日本宗教的世俗化趋势变得十分明显,就是说,宗教似乎不再是十分神圣神秘的东西了,它已完全进入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就伊斯兰教而言,本来不应该存在所谓世俗化”的问题,因为伊斯兰教本来就是一个教俗不分、入世性极强的宗教,其经典《古兰经》不仅规定了认主独一、笃信安拉等六大宗教信条,规定了五大功课和有关的宗教礼仪,而且它本身也是确立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的根据,同时,它还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的准则。但是我们所指的伊斯兰教的世俗化,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伊斯兰教的世俗化首先意味着政教分离,宗教从社会政治生活中开始引退,宗教失去其公共性与社会政治职能,信教与否不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纯粹是公民个人的私事;第二,伊斯兰教的…  相似文献   

17.
以传播宗教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宗教教育在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宗教教育在英国经历了从垄断学校教育到成为学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宗教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一直积极地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英国宗教教育在世俗化、多元化及公民教育兴起的背景下,依然对英国社会发挥着导向、凝聚、整合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代英国基督宗教的世俗化是历史长期发展积累的产物,亦是由多种因素产生合力的结果。就短期因素来看,20世纪上半叶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全方位的危机对英国宗教产生了强烈冲击。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政治、文化和神学思想等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及其所体现出的宗教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铸成了英国基督宗教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基督宗教将向何处去,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认为基督宗教将走向衰落,另有人认为基督宗教将得到复兴。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 基督宗教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西欧一些国家的确有衰落的趋势。这与社会的世俗化有直接关系。所谓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也就是指社会愈来愈理性化,宗教对它的影响日益缩小,宗教成为个人的私事。从20世纪的基督宗教的发展来看,尤其是二战以来,西方基督宗教的世俗化似乎大有势不可挡的趋势。一是表现在人们对基督宗教态度冷漠。二是反映在信徒人数的流失,主要表现在西方的主流基督教会,…  相似文献   

20.
宗教适应论强调公法领域应为宗教活动提供路径和空间。当代中国宗教活动管理必须走行政法治的道路,通过宗教行政法规范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指引宗教界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建构和谐的宗教关系和宗教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