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1881—1936)是我国现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铃木大拙(1870—1966)则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宗教哲学家和举世公认的禅学大师。这两位20世纪的东方文化大哲,生前有过一段不平常的交往和亲切的会晤。这段因缘见于鲁迅亲手所写的《日记》,却为四十多年来出版的《鲁迅年谱》和鲁迅传记所漏载。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书《形式逻辑》(修订本)概念一章有一类练习题,是要求读者指出若干句子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之。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见该书第48页) 和该书配套的《<形式逻辑>辅导》的“参考答案”一是: “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三个概念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鲁迅之所以受到人民大众和各界人士的景仰,决不仅仅是因为他文章写得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思想深刻、人格崇高。鲁迅是近代中国的圣人,千古人伦的师表。鲁迅逝世的时候,他身上覆盖的旗子上大书“民族魂”三个大字,言简意赅指明鲁迅全面继承和改造了中华民族历久相传的精神文明,并将它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下面我们拟依次考察鲁迅如何处理父子、兄弟、夫妇、师生、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并试图通过具体个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佛缘     
鲁迅(公元1881-1936年)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作家,一生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文史哲、天文、地理、医学等各个领域。对于佛教,鲁迅也有很深的研究,他不仅购买和阅读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而且他的思想和创作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鲁迅,在他的思想中,有一种在其社会政治思想所制约下的,由其哲学思想所指导的比较完整的伦理观。 一、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就尝试着从唯物史观出发去认识道德问题。从利益分配关系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刘青泉 《哲学动态》1998,(12):39-41
周恩来同志在《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题词》中说过:“鲁迅先生之伟大,在于一贯的为真理正义而倔强奋斗,至死不屈,并在于从极其艰险困难的处境中,预见与确信有光明的将来。”鲁迅在本世纪初对于道德与文明建设问题的深刻分析和精辟论述,具有科学的预见性,今天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青年都喜欢探讨人生的价值,使自己不虚度年华,这是可喜的现象。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看看他的人生价值观,对千百万青年的成长,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孤独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孤独就没有伟大。这句话讲得相当深刻。因为任何伟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是与孤独结缘的,任何伟大的发明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大都是苦行僧,他们远离喧闹,摆脱功利,抛却庸俗,“躲进小楼成一统”。孤独成就了大师级的人物,例如孔子、鲁迅、钱钟书、萨特、海明威、川端康成、康德、歌德、艾登纳……而伟大又使他们在一定的时空内变得孤独,这也许就是曲高和寡的缘故。然而,曲高毕竟令人仰慕、崇拜、追随。如果想热闹对他们来说是举手之劳,轻而易举的,然而他们仍坚守自己孤独的庄园,磐石一般,不为滚滚红尘所撼动。正因为…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与鲁迅一样,都是永远的智者,他的终身美育、全民美育的思想,对我们人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民族思想情操的升华,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在蔡元培的心目中,中国人应该具有的民族素质,一是"宁静而强毅的精神";二是"伟大而高尚的行为";三是"美与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离婚率都在不断上升。如果我们仅从道德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便只能得出男方“喜新厌旧”,女方“水性杨花”,于事无补。过去在鲁迅研究中,长时期无人涉足鲁迅的婚变,禁若寒蝉。最近有王得后的《〈两地书〉研究》出版,令人耳目一新。从鲁迅和朱安女士的婚变及与许广平的恋爱婚姻,正可窥见一个伟大人物丰富的内心感情和他的囿于传统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