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心理学有着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取向。虽然多数时候相对独立发展, 但两者都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和变迁非常关注。社会学家从社会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的变化两个方面对社会转型进行了大量研究, 前者主要涉及城市(镇)化、社会阶层、社会流动性、家庭结构等, 后者主要涉及中国体验、社会心态、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等。总体上, 现有研究显示, 现代社会个体主义上升, 同时许多传统集体主义价值在日渐式微。和心理学取向的研究相比, 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具有这些特点:倾向于采用本位概念、质性研究方法, 特别关注中观群体心理, 关注政治和政策影响, 更具历史宏观视野等, 这些都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期待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合作, 共同促进对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任何人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情态和个性特点的形成,都不是无本之木,而是与其社会阅历及其对生命的体验密切相关的。信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主导性因素,若想弄清其信仰价值取向,必须了解信仰者生活的全部,即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物质与精神领域的真实状况和期求。为此,我针对不同生存环境中的佛教信仰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作为“社会性社会弱者”四个具体社会群体之一,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佛教信仰,是我调查的重点犤1犦。从社会学角度看,生活状况是指生活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一定个体或群体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特洛尔奇研究在欧洲社会理论界复兴,为我们反思自身的文明历史和超越性价值提供了契机。本文旨在呈现特洛尔奇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整体图景,将他的思考置于世纪末的德意志帝国历史背景,在他看来,德国乃至欧洲的现代性危机源于基督教价值的瓦解;继而本文分别从现代个体的心性伦理和基督教社会的历史特质两个方面,探讨特洛尔奇对人性与社会的重新奠基以及他所创建的社会学的品格,以此展现其宗教社会学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科学社会学(主要是以R·K·默顿为代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科学划分为相互独立的社会系统和认识系统。它主要是建立在独立于偶然的社会因素之外的客观规律和理性主义的方法论之上,所以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研究局限在科学的社会系统中,从而忽略了研究科学的认识系统。传统的科学社会学主要研究影响科学家行为、科学共同体形成的社会价值和规范。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6,(5):23-30
国家当前主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否注重了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把握国家行为,讨论国家行为的类型与国家确立的农地制度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文献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主要农村改革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行为的类型发生了新的转变,"公正平等"是国家新时期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多重动机和价值取向之间"缺乏整合性"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导致国家当前主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出台的政策仍存在"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问题。相关的政策可能误导当前正在推进农村改革"试点"的地方和基层政府行为的动机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5,自引:7,他引:48  
杨雄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9,(6):484-487
采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对初中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共2187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得的自我价值感方面差异极显著。(2)男生个人取向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社会取向的自我价值感则显著高于男生;男生个人取向的道德价值感高于女生,女生的社会取向的道德价值感则高于男生。(3)重点中学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家庭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家庭价值感方面均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制度研究的哲学视野选择及其问题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鸣 《哲学动态》2005,6(10):19-24
由于制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使得学术理论界对于制度问题的研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很多的学科,像制度经济学、制度政治学、历史社会学、法哲学等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制度的具体内涵及其实施运行机理等内容,都进行了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研究.相比之下,对"制度"本身的哲学理性认识和反思尚显不足.从制度元问题的层面、从世界观方法论的层面,借鉴各学科有益的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哲学的、综合性的研究,无疑是有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合法反对"与"和而不同"--中西政党制度伦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制度伦理是现代政治制度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多党竞争轮替制度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是"合法反对",而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以"和而不同"为价值取向.两大政党制度伦理既有共同体现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一致性,又有因国情和社会制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它们都以遵守宪法为根本前提,但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伦理还体现为负责地竞争、有效地反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以团结合作为政治理念,以稳定和谐为价值追求,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的公平正义与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是对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伦理的超越,也是我国政党制度伦理先进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公共行政的道德之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行政道德,是现代公共行政的理论研究与实务运行的一个重要维度。但长期以来,公共行政领域存在着严重的忽视价值取向的“技术主义”倾向;公共行政道德以其公共性、服务性和责任性的基本特征,区别于其他领域或类型的道德性质;公共行政道德建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技术与价值、公正与效率、制度与品性、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坚持价值优先、公正优先、制度优先和权利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从价值论看效率与公平──再论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既是困扰当代人类的重大问题之一,更是困扰当代中国的有关社会发展前途、价值取向、制度体制设计构建的重大问题之一。笔者曾以《论改革进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为题,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对此作了某种论述,认为效率属于公平,但公平并不仅仅是效率(参见《江海学刊》1995年第2期),此处拟在该文基础上进一步从经济学、社会学、社会一历史哲学与价值论相结合的角度,通过不同层次的透视,对效率、公平及其相互关系作补充阐释。效率是关于系统活动功能状况的一个范畴。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效率则是关于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社会价值取向指个体对于自己和他人结果分配的特定偏好。西方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经历了从双维模型到整合模型的发展。这些研究证实了实验室情境以及现实情境下社会价值取向对个体的行为决策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人际取向命题的提出是该领域的最新理论进展,情境因素和平等取向在未来研究中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幸福感之前的关系。对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价值取向对社会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具有浓厚伦理意蕴的社会制度,有着自身的伦理诉求:以人为本、社会公正及社会融合,但在运行各环节中也出现了许多伦理失范,如观念扭曲异化、多重标准纠结及生活世界殖民化等问题。矫治农村低保制度伦理失范,应树立政府"公共人"角色意识,规范优化政府行为;进行伦理价值取向定位,建构共享价值观体系;重塑乡村社会信任,建构利益沟通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对社会价值取向滑块测验(The Slider Measure)中文版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考察大学生社会价值取向分布的一般特点。研究结果发现滑块测验中文版的重测信度为0.76,与三优势测验的聚合效度为0.57;大学生社会价值取向的分布表现为亲社会者最多,个人主义者次之,竞争者最少的模式,且绝大多数亲社会者行为动机为追求双方相对收益最小化的平等取向;社会价值取向的类型分布在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表现出较高的同质性与一致性。社会价值取向滑块测验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社会价值取向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的文化价值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莉 《学海》2006,(3):45-48
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解决一定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有效政策和手段,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文化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类的进步和文明,其中还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启蒙时代孕育的"道德科学"思想,经历涂尔干等人的努力创建起道德社会学,后来者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均未能达成整体突破。究其根源,以"道德事实"为对象的道德社会学没有校正自己的方位。严格地讲,道德社会学应该是开放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它以探查政治、制度、经济、法律、伦理、文化、传统、教育、环境等如何整合推动道德社会变迁的规律为使命,其研究对象应该是"道德社会"及其降落形态"非德社会"。以"道德社会"统摄"丛林社会""非德社会""道德社会能力""道德社会规范""道德社会培育""道德社会失范"等概念所形成的范畴体系和以"社会空间""社会信用"等概念统摄形成的七组核心概念,整合构成道德社会学的概念系统;以此为基本规范,道德社会学的主题是丛林社会向道德社会的生成和道德社会向非德社会降落以及非德社会向道德社会回归的生成动力、功能原理、运作机制,基本任务是系统探讨道德社会的基本问题、规律、功能、动力和道德社会异化。  相似文献   

17.
决策中社会价值取向的理论与测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学决策理论强调利己性假设, 认为个体是理性的并由个人利益所驱动的。但是, 个体在相依情境中的社会动机要比利己性假设更为复杂, 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社会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在相依情境中对自己收益和他人收益分配的特定偏好, 是一个用来描述个体对他人利益关注程度的个体差异的概念。本文回顾了测量社会价值取向的三优势测量、环形测验和滑块测验等方法, 强调了不同测评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并简要总结了决策、社会认知、共情、亲社会行为等领域内相关的社会价值取向研究。未来的研究则需要探索社会价值取向与不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 以及不同社会价值取向个体的神经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对组织发展的理论反思,指出组织发展是同特定的社会—政治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紧密关联的,进而提出从组织发展到制度发展的理论构思。文中作者还强调在组织发展中应更重视社会学(及文化)和哲学。  相似文献   

19.
谭明方 《学海》2002,(2):74-79
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主要不在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而在于社会学有其特殊的“社会本体”思想。社会学将“互动”和“社会结构”作为构成一般社会过程的基本要素。这是社会学研究社会时考察问题的特定角度 ,也是所有社会学家们共享的“研究平台”。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则是以对“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具体展开的。它的范畴体系 ,可以围绕着这个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各种可能的状态 ,以及各个具体过程来构建。在这个研究过程中 ,借鉴西方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小学儿童亲社会价值取向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337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二、四、六年级儿童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在某些情境中存在差异.男女儿童的价值取向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更愿意对受难者给予直接的关怀和帮助.不同价值取向的儿童在教师评价中表现出显著的亲社会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