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严重的逻辑和方法论困难。这些困难不仅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而且涉及到了整个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综合性的巨著,这种著作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个别问题的概括,而是要囊括唯物主义现有的全部问题,即社会哲学知识和一般社会学知识(历史进程的一般理论)的体系。迄今为止,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完整叙述的,只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教程——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叙述历史唯物主义,总是把它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教程的直接继续  相似文献   

2.
П.В.科普宁的《作为逻辑的辩证法》一书是专门研究辩证逻辑问题的;这些问题引起了苏联哲学家的极大注意。近来,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对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的一致(统一)作各种不同解释的著作。与过去的一些著作不同,作者  相似文献   

3.
本刊编辑部决定刊登该文的出发点,是该文可引起读者的兴趣:他们可以通过第一手材料了解布哈林的哲学观点,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及其著作的风格。在布哈林多种多样的科学活动和文学活动中,对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的研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只需说出一点就够了:写成于1921年、以后多次再版的,深受欢迎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即出自布哈林的手笔。详尽地研究布哈林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做了什么工作,他在这一领域中著作的短长优劣,那是以后的事。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他从不固步自封,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想在过去几十年所发表的“官方”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去查阅马克思有关异化概念的话,那将是徒劳的。在许许多多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这个中心范畴连一次都没有被提到过。可是这类教科书的宗旨还是为总结马克思历史哲学体系而撰写的。为了使这种现象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认为就这个范畴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所应占有的地位来谈谈我们的看法,实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我们还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分析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时候,这个范畴是否能用上呢?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在有些地方还要涉及到马克思的几份手稿(《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939),在这  相似文献   

5.
Ю.К.普列特尼科夫是苏联哲学博士、教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迫切问题研究室主任。1982年,本刊发表了他的文章《进一步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全面阐述了以他为首的所谓“活动论”派关于构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原则。该文在苏联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他主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过程理论》一书(三卷集)就是遵循这一方法论原则写成的,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在构筑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方面的开创性著作,该书即将在我国翻译出版。此次本刊编辑利用赴苏学习之机,走访了普列特尼科夫教授,请他就有关问题做了回答。下面即是此次谈话的译文。(根据谈话录音整理并经普列特尼科夫教授审阅)  相似文献   

6.
作者首先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和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他反对下面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而不能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部分;另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社会学,最多只是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的和方法论的基础;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包含有哲学方面和社会学方面。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哲学,同时又是社会学。他说: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作为关于社会的哲学科学,才能头一次科学地解决社会学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作为社会学的科学,才能解决社会发展的哲学问题。作者也谈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他反对把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全部问题包括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领域内,而认为它们之间既有深刻的有机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次,作者论述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他说:具体社会学研究是发展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种形式;没有具体社会学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就有变为由一些凝固的、固定不变的、脱离现实的概念和范畴组成的体系的危险。他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伟大的创举》都是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他反对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的任何研究都称为具体社会学研究,而主张把社会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区别开,认为具体社会学研究只是社会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再次,他阐述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这样的对象包括:一、社会在向共产主义过渡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组织的形式及其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组织成长为共产主义社会自治的过程;三、劳动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互关系的动向,首先是人的形成过程,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形成过程;四、家庭和日常生活关系;五、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科学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宗教存在的原因和消除的条件,社会主义意识向共产主义意识过渡,等等。最后,他论述了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和原理,是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则包括提出假说、进行社会实验、填调查表、直接访问、研究私人文件、进行观察以及模拟、统计和数学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7.
我们所要评论的这本书——列宁军事政治科学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编写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战争和军队》集体著作的第二版——系统地阐述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组成部分的关于战争和军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本书中十分注意我们时代中出现的新的并且  相似文献   

8.
保加利亚杰出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托多尔·巴甫洛夫的四卷本的哲学著作选集中汇集了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哲学史、伦理学、美学和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著作。应该指出,作者的科学兴趣是多方面的,对他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的探讨是深刻的,周密的,他善于把这些问题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作者既是一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和修正主义者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展开无情批评的战斗的唯物主义者,又是一位为工人阶级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奋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同社会学、尤其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可设想的。近来,我国哲学著作中实质上进行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的讨论。诚然,进行这一讨论时,尤其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并没有使用直接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对象的形式,而是使用交换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意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G·克劳斯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两次国家奖金获得者。他写过一系列深刻的、富有内容的关于哲学、逻辑和社会学问题的著作,其中一部分已译成俄文,并为苏联读者所熟知。所评论的这本书是那些有趣的、极其广泛地论述控制论哲学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展开,它将促进生产的飞跃发展,带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新的变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应当注视这次革命,研究这次革命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引出必要的结论,丰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从笔者接触到的一些材料看,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这次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已经给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提出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精神生产的作用问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曾明确讲过精神生产问题。但是,长期以来,这个问题都被理论界所忽视。历史唯物主义教材在讲社会生产时,往往只是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基础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经济基础既是一个十分重要概念,也是一个引起颇多争议的概念。在当前流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经济基础这一概念大多被定义为不包括生产力在内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本文认为,这一定义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做一重新探讨。一、经济基础指的是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这一概念指的是什么?在当前流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指的是一定社会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另一种认为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全产关系各…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发展的现阶段,引起了逻辑学家本身和哲学家、以及知识局部领域的代表人对逻辑学问题的极大注意。由于科学本身的需要,在逻辑学家面前摆着各种不同的问题;从科学语言形式化到科学知识本质、思维形式的辩证法,等等问题。逻辑学乃是这样一门科学,在其中在极不同的理论流派、看法和观点的代表人物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最近,出版了越来越多的阐述逻辑学问题的著作。但是,应该说,虽然有多种多样的关于逻辑学的现代著作,在精确地阐述逻辑学中的争论主要点和问题的观点方面却仍存在着严重的缺  相似文献   

14.
在任何一部社会学思想史或社会学理论教科书中,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EmileDurkheim,1858—1917)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提到杜尔克姆对社会学理论的杰出贡献,人们往往专注于这位“实证社会学先锋”的功能主义分析方法,宗教社会学和社会劳动分工论,却很少有人对他的道德社会学学说进行系统的研究。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领域,从来没有一位社会学家象杜尔克姆那样,对困扰着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道德问题作过如此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对贯穿在其主要著作中的道德社会学思想作一客观和科学的评析,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两个文明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就讨论过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1952年,由于片面地学习苏联的经验,一些人把苏联当时通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不必再去专门研究社会学的观点视为“正统”,并撤销了高等院校的社会学系和社会学课程。1957年,又进一步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同起来,对重新提出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意见,说成是企图复辟资产阶级社会学,并据此将某些同志打成了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于是社会学被当作异端邪说,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最大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禁区被打开,冤案得到了昭雪,社会学的研究获得了新生。但是,由于当前学术界对历史唯物主义及社会学的对象、性质和体系都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也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界线是很不明确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研究方法虽然有片面性,但带来了研究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的整套技术。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态度和意见时,利用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的成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发展这个领域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条件。作者认为马克思提到的“自在的阶级”和“自为的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涉及社会心理学问题的一个例子。在普列汉诺夫和布哈林的著作中,则把社会心理学提得更明显。所以不能认为近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者很少研究社会心理学这一事实,应归咎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恰恰相反,这种疏忽正是由于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产生的。然而,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只建议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它不想去研究那些使一个制度变为另一个制度的基本冲突的规律性,所以有其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利用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的成就时,必须抛弃这一学科把心理研究看作几乎是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这种观点,要克服它在主题方面的局限性;不要只强调经验性研究,而要对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传统理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М.Ф.奥符相尼科夫和З.В.斯米尔诺娃的著作中,考察了二千五百年来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了许多种思想进行尖锐斗争的历史。在这种斗争的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唯心主义美学的局限性。过去的唯心主义美学也有某些功绩(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提出审美和伦理的统一问题,到黑格尔试图从艺术的历史发展去考察艺术)。可是,这本书想使读者相信,在唯心主义的范围内,唯心主义所捍卫的思想是没有发展道路的。只有在唯物主义美学中,这些思想才能得到全面的深入研究。如果作者们认为可以对现代资产阶级美学的基本特征和流派或多或少作些说明,那么这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听起来会更有力一些。我们认为应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魏英敏、金可溪编写的伦理学教科书--《伦理学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科书体系和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一在系统中求得简明《教程》全书共分十二章。一至四章是全书的绪论与史论部分,着重阐明伦理学的定义、性质、对象、方法及其与其它社会学科的相互关系,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前的中西伦理思想发展史作  相似文献   

19.
第二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以及新的苏共纲领通过以后,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始更加注意研究现代生活的迫切问题,首先是有关共产主义建设的问题。在已出版的专题论著中,集体著作《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有重大的意义。参加这本书写作的有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社会知识其他部门的代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实践向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极重要的和光荣的任务:创造性地总结苏联人民和共产党建段共产主义的经验。《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一书循序渐进地研究了一系  相似文献   

20.
哲学原着简明教程(高等院校教材)利兴民主编 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6.5 354页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科书)(德)弗郎 克·菲德勒奥托·芬格尔等著郑伊倩等译求 实出版社1985.12 655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过程理论(历史唯物主义)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集体编著(苏)中.B. 康斯坦丁诺夫主编蔡振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 社1956。9 436页哲学小百科(共两册)邢责思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10 575页当代哲学主流(上卷)(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 著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1 747页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