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勤禅师是晚唐禅宗名僧,佛教史籍对其生平的记载互有出入。本文通过考证,认为志勤的俗籍是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法号“源寂”;师承灵皊,开悟于湖南沩山,《联灯会要》、《五灯会元》将志勤禅师列入大安禅师法嗣之列以及有关志勤禅师的机缘语句方面的记载是后人篡改的。志勤禅师至迟于大中六年之前就返回闽中,咸通初年开创闽县灵云山,乾符元年开创仙茅院(属唐闽县与连江县地),乾符五年开创连江县东灵应院,志勤禅师住东灵应院达20年之久,约于光化年间(898~900年)外出云游,卒于外地。  相似文献   

2.
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创立了适应禅僧的道场,奠定了禅宗的修行空间与物质基础。沩仰宗源于沩山,完成于仰山,以沩仰宗为肇始,相继出现禅宗的五家七宗,形成了禅宗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沩仰宗由唐代沩山灵佑与仰山慧寂师徒共同创立。当时师徒唱和,默契圆融,相得益彰,禅法与众不同,因其源于沩山,完成于仰山,后人称之为沩仰宗。这是禅宗“一花五叶”的第一叶,其后临济宗、曹洞宗、法眼宗、云门宗相继出现,形成了天下寺院“十寺九禅”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清代湖南佛教史上最值得关注的事件,是沩山佛教的中兴。明万历年间,沩山密印寺在一场大火中化为乌有。为复兴这一古老的沩仰宗祖庭,大圆上座、五峰如学、养拙行明、慧山超海等禅师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其中,尤其以慧山超海的功劳最著。慧山超海对清代沩山佛教中兴之作用,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大事业:(1)重修殿宇,再现沩山唐宋道场之规模;(2)恢复寺田,奠定清代沩山寺院经济之基础;(3)由其直系弟子厘定沩山清规,为清代沩山佛教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清代沩山佛教的影响能够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在湖南佛教乃至全国佛教中独树一帜,沩山超海当为第一功臣,称其为"灵祐再来"并无不当。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禅林僧宝传·文益传》有关文益在“漳州石山地藏院”参桂琛的记载不可靠的理由,并指出,在桂琛传法的年代,福州有数所保福院,试图以漳州有保福院来证明“石山地藏院”同在漳州是徒劳无益的。文章从探寻桂琛最初驻锡的“石山地藏院”在何处入手,以探讨文益参桂琛的地点,同时对《也谈文益禅师参桂琛的地点和年代》作回应,从而进一步阐述了《文益禅师在闽参桂琛的年代、因由、地点与卓庵处考辨》一文中有关文益参桂琛的地点和年代的观点,特别是以佛教史籍、地方志记载和田野调查三重证据确定桂琛最初驻锡的“石山地藏院”在“闽城(福州)”。  相似文献   

5.
稍稍接触过佛教的人都知道,唐代的大禅师们——诸如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很喜欢用“牧牛”比喻“治心”,即将牧童比作人,将“牛”比作“心”,或是将牧童比作“心”,而将牛比作“性”,以十牛比作修心的十个阶段。《景德传灯录》记马祖问石巩:汝在此何务?答曰:牧牛!同书记长庆懒安称自己在沩山三十多年不学沩山禅,但牧一头水牯牛。这些牧牛公案后来逐渐形成图卷,并由许多禅师依据图卷作成偈颂,从而成为图文并茂的禅门心法著作。  相似文献   

6.
刘珊 《中国宗教》2017,(8):64-65
一寒山是唐代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僧人。他族姓不详,生活年代也无法确定,相传隐居在浙江天台始丰县寒岩幽窟中,所以世人称之为“寒山”。据《祖堂集》《宋高僧传》等记载,沩山灵祐禅师曾在天台山会见寒山;另据《古尊宿语录》记载,赵州从谂禅师也曾与寒山相互问答。寒山在当时名声满播于江浙僧界。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20日,由湖南省佛教协会主办,宁乡县人民政府和湖南沩山密印禅寺承办的“2005中国宁乡首届国际佛文化节”在湖南宁乡市举行。宁乡是中国禅门五宗之一的沩仰宗发源地,在大沩山的密印禅寺是沩仰宗的祖庭,唐代沩仰宗创始人灵祐禅师(771-853)曾长期在此居住传法。“中国禅·沩仰论坛”是国际佛文化节的一环,有20多位教内外学者参加,围绕“沩仰宗与中国禅宗文化”的中心议题发表论文并进行交流。论坛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宣布开幕,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教授主持。宁乡市委书记虢正贵同志和前来出席文化节的香港佛教联合会…  相似文献   

8.
正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创立了适应禅僧的道场,奠定了禅宗的修行空间与物质基础。沩仰宗源于沩山,完成于仰山,以沩仰宗为肇始,相继出现禅宗的五家七宗,形成了禅宗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沩仰宗由唐代沩山灵佑与仰山慧寂师徒共同创立。当时师徒唱和,默契圆融,相得益彰,禅法与众不同,因其源于沩山,完成于仰山,后人称之为沩仰宗。这是禅宗"一花五叶"的第一叶,其后临济宗、曹洞宗、法眼宗、云门宗相继出现,形成了天下寺院"十寺九禅"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李静 《宗教学研究》2006,51(1):147-151
晚唐五代时福建禅宗大盛,与众多闽籍禅师在会昌法难后返闽兴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唐末九座禅师智广是其中之一,其抵闽时间比雪峰义存略早。但他的情况至今未引起人们注意。本文试对智广生平作一考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顾欢生平及其儒道思想,对《夷夏论》的主要内容作了分析介绍,并描述了佛与儒道“夷夏”论争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1.
赤松山被司马承祯列为三十六洞天的“金华洞元之天”,对于道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安期生、黄初平大仙的出现,证验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崇仙古语。本文试图就黄大仙生平,对后人的影响,以及赤松山、赤松宫作一些略述。 一、黄初平生平与其道术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11月8日,福建省霞浦县建善寺举行庆祝祖师殿落成暨灵1232年(711-2003)诞辰纪念法会,来自各地的四众弟子和还乡探亲的港澳同胞一千多人参加了这一盛典。沩山灵禅师系福建霞浦籍唐代高僧,是我国禅宗五家之一的沩仰宗创始人。据《宋高僧传》卷十一、《景德传灯录》卷九记载;沩山禅师灵俗姓赵,福州长溪(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南乡)人。15岁时,在霞浦东关建善寺削发出家,25岁那年,他只身到潭州沩山(今湖南长沙宁乡西)修行。由于受到相国裴休尊崇,朝庭礼遇,沩山禅风大振。他十分重视禅农并举,致力于弘扬佛法60余年,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沩仰宗。于公…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英国的济贫院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家宏  唐艳 《学海》2006,6(6):50-56
从17世纪开始,济贫院在英国逐步发展起来;1834年后,院内救济成为新济贫法体系的核心。济贫法委员会希望通过济贫院的威慑作用,促使贫民自力更生,减少济贫开支。济贫院遵循“劣等处置”和“济贫院检验”两个原则,院内的生活比较悲惨,被大众冠以穷人的“巴士底狱”,到19世纪70年代后才逐步得到改善。济贫院制度在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形成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友好往来     
正香港泓澄仙观主席叶文均道长一行到闽交流访问1月4日至7日,香港泓澄仙观主席、香港道联会副主席叶文均道长一行到闽交流访问。访问团参访了福清石竹山道院、福州金鸡山南天照天君宫、于山九仙观、三坊七巷天后宫等道观。参访期间,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翁雄宇会见了访问团一行,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谢荣增道长等参加会见。翁雄宇希望闽港两地道教界能继续深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举世闻名的阿拉伯香料———香料贸易与伊斯兰教的东传刘闽自古以来阿拉伯半岛一直与香料有着密切的联系,素以擅长种植、制作和使用香料而著称。《古兰经》中有这样的昭示:“善人们必得饮含有樟脑的醴泉。”(76∶5),“他们得用那些杯饮含有姜汁的醴泉,即乐园中有...  相似文献   

16.
《福建宗教》2001,(1):5-7
2月4日下午,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召开全省宗教界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大会。省及福州市五大宗教爱国组织负责人、省民宗厅全体干部职工等近百人出席了大会。新华社、福建日报等十几家中央驻闽新闻单位及省市新闻单位派出记者莅会采访。与会宗教界人士人人义愤填膺、口诛笔伐,深入揭批“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愤怒声讨李洪志之流蛊惑人心、残害生命、危害社会的滔天罪行,他们表示全省宗教界与“法轮功”邪教组织势不两立,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与西方反华势力勾结在一起的“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二程洛学经“南剑三先生”的续传和阐发,形成了早期福建理学,为朱熹的闽学建立提供了思想资源。在洛学闽化中,朱熹与“南剑三先生”开展学术创造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发展了周敦颐“太极”和二程“理”本论思想,二是丰富了程颐提出的“理一分殊”说,三是发展了二程“格物致知”思想,四是丰富了“默坐澄心”的修养论。此外,“南剑三先生”重视“四书”,诠释“四书”,为朱熹注释“四书”提供了理论思想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完成,标志着闽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从注重《五经》到注重《四书》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杨时、罗从彦和李侗为此作出了极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8.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从妈阁庙附近登陆后,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当地人回答说,“妈阁”。葡萄牙人误以为“妈阁”是这里地名,于是MACAU又被译为中文,叫“澳门”。这一“历史性误会”叫出来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也从此改写了澳门的历史,并使澳门蒙上了殖民主义统治的耻辱。但澳门与祖国内地山水相连,民间关系密切,风情习俗、语言文学等文化传统更是一脉相承,这是谁也割断不了的。这从闽澳人民对妈祖和妈祖文化的态度上得到充分证实。  相似文献   

19.
论晚清五台籍闽抚徐继畬梁锦秀“五台山”这个恢宏的名字,古往今来,从帝王到庶民,有多少人仰慕着它,并以无限崇敬之心朝拜过它。在历史上这块“佛国”圣地,曾抚育出不少为国建功立业、为民铲除贪官污吏的优秀人物,徐继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就徐继不畏强暴,参劾...  相似文献   

20.
参禅宜观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六祖慧能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似一物即不中,岂是死执一法能参禅!然而沩山灵祐又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小,不舍一法。”如此说来,舍一法不成法身,住一法也不成法身,参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