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审美境界和道德境界分属美学和伦理学两个学科领域,但又都是人生的正面价值体现,也是人生的一种理想状态。二者之间不应混淆,却又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审美境界不是纯然客观的形态,而是主体在审美对象召唤下产生的整体性心灵状态,其中包含着道德情感,古人称之为“胸襟”。人的审美活动之所之能臻于“境界”,恰恰是由于有道德价值的介入,否则无法达到境界;道德境界体现了最高的道德价值,以“至善”为其核心价值,儒家的“仁”或“诚”等都是达到了至高的道德境界。道德境界不是外在的约束而致,而是以内心的自觉来践行来达到,其中包含着精神的幸福感和悦畅感,同时,也有审美的因素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徐国亮 《学海》2007,5(5):88-92
人生四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体系的核心.人的觉解程度不同,境界也不同,个体就有差异.个体的认识不同,对人生的感悟也不同.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从自然境界到天地境界,表明了因觉解程度的不同而层层递进的表现关系.用时代眼光重新阐释境界说,将会对我们产生关于如何对待人生的某些启迪,并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人生"危机".  相似文献   

3.
佛教与茶     
增与茶结缘之说古今流传,古诗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佛门也流行一禅语说“茶味禅味是一味”。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同时,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场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净洁,久饮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层神秘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据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  相似文献   

4.
林佳 《佛教文化》2012,(6):56-61
车子停在了太白山后山,此行我们是来寻访中山寺的僧人,当地人们不知道他的法号,都唤他“老神仙”。通往山顶的数条路线,随着时间流逝,有些逐渐荒废,而今剩下为数不多的几条。沿着其中一条线路上山,一路可见醒目的指示牌与红布条,它们都是登山时驴友留下的标记,这也是山里不成文的规定,用清晰的标记为后来人提供前行的指示。  相似文献   

5.
詹石窗先生在《学海》2009年第5期撰文指出,南宋金元时期,随着道教教派的勃兴,作为道教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神仙传记也得到了空前的发  相似文献   

6.
“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先生根据中国哲学的精神提出的人生四境界之一,他认为一神论宗教的境界“近乎”天地境界而犹有未树。本文承接冯友兰对哲学与宗教之分殊的阐明并观照宗教学学科基本的客观比较方法,以犹太思想家马丁·布伯所揭示的一神论信仰的“启示境界”为参照,阐明其“对话关系”的特质。通过对观两种境界的差异,探析“文明互鉴”的深层内涵与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法音》2002,(9):34-36
广东省佛教协会:你会粤佛[2002]24号文,即《关于僧人去世遗产处理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遵照佛教的传统规制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规定的精神,函复如下:佛教自从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创立僧团以后,形成了不同于世俗社会的以佛教信仰为核心,以托钵乞食和财产共同共有为基本特征的佛教僧团组织。为了维护僧团组织的延续与发展,佛教戒律规定“一切亡比丘物,尽属四方僧。”从此奠定了寺院僧团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汉族地区并建立僧团组织以后,虽然与佛陀时代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有很大改变,但基本上保持…  相似文献   

8.
李连冬 《佛教文化》2013,(2):96-105
一千六百年前的东晋时代,杭州还叫作武林,西湖也只是一片野水。传说,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从中原云游至此,看到西湖边一座小山峰,便说:“此乃天竺灵鹫山一小峰,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  相似文献   

9.
宗教境界作为对宗教生活的一种理解以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人性根源与自身价值.因此,解读宗教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而升华的宗教境界,可以使我们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个体人生的价值取向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生死观是庄子人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庄子的生死观可以分为四种境界,这四种境界分别是:第一种境界是"重生""全生","贵身""保身",这一境界体现了庄子对生命价值的觉醒,也体现了他对世俗观念的反思和批判;第二种境界是以死为"真"以生为"假",以死为"乐"以生为"累",这种境界的生死观与其说是对世俗生死观的反动,毋宁说是对人生艰辛历程的揭示和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庄子生死观的第三种境界是"死生为徒,死生无变"。在这种境界中,庄子既不重"生"贵"生",也不乐"死"厌"生",这是庄子从"齐物论"的立场对世俗生死观的进一步反思和批判。庄子生死观的第四种境界是"不知死不知生",或者叫"不死不生"。只有达到这一境界,才是真正的"与道为一"的境界,也就是达到最高智慧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程殿元 《天风》2012,(1):17-17
谁说我是被弃的婴孩 别用老眼光把人看待 我已不再是盲流 更不是街头乞丐主  相似文献   

12.
大师的境界     
第一次看到“悲欣交集”这四个字的时候,我还很年轻,年轻到没有任何的底色背景,年轻到根本不能领悟这四个字的深意。当然,现在也不能说就悟透了其中的道理,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对于弘一大师的身世和生平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四个字愈加深刻地嵌入到记忆中。  相似文献   

13.
读书三境界     
做事欲专精,岂可无境界?即如读书之事,不能入境界.又何能陶性情,拓胸襟,增见识,长才干?读书之境界,古人阐述良多,今借佛家“山水”之论.一表略识之感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审美文化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一种与天地亲和的生命文化,儒家传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肯定天人之间所具有本体论的一致性,因此儒家不从信仰出发来解释生命的伟大德行,而是从生生不息的生命本身来观照道德的本源。儒家作为生命的实践者,凭借其内在的生命力量,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想,通过直观感悟、直觉体悟,以达到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这一过程既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心理体验,更是道德主体通过一种外在践履工夫的求证。  相似文献   

15.
16.
1997年,年仅23岁的常定法师出任泉州少林寺住持。那时,他眼前的这座寺院,距离全盛时期的周墙三丈、陇田百顷、与僧千人,已经太遥远了,除了三位僧人之外,只剩下一座尚未装修的大雄宝殿和几尊未塑金身的佛像。  相似文献   

17.
论"兽下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作为"天使"与"禽兽"的杂合物,其道德并非总是处于高于动物的,它有时甚至处于禽兽不如的"兽下境界".人是自由的存在物,人的自由给人以广阔的从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人以广阔的从恶发展空间,自由是人走向"兽下境界"的通道;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既可能因利用文化而高于动物,也可能因利用文化而禽兽不如,"兽下境界"的形成正是人通过文化工具而对恶的张扬."兽下境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构成法制社会的深刻根据.  相似文献   

18.
中唐佛教居士庞蕴自参马祖道一、石头希迁二大师以后 ,享誉禅林。他的“心空”、“日用”、“空诸所有”三偈表现了其一生禅悟的境界 ,在禅林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庞居士每个境界都通过诗偈表现出来 ,能供不同层次的人参悟 ,故此三偈在禅林中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9.
慢生活境界     
真羡慕古人的疏放和闲适。比如“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的陶渊明,“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的李昂,“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的李白,“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的韩愈,“草包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的杜妆,“倚阑莫怪多时立,为爱孤云尽日闲”的陆游……每每读及,都有一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浅谈“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界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哲学与美学的重要范畴,最初的本意是指土地疆界,后又指生活状况或艺术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