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月的禾苗     
小时候,我常跟着叔公到地里去干活。叔公扛着锄头,到地里去清垄,我背着草筐,跟在叔公的背后.捡拾叔公清除下来的杂草。  相似文献   

2.
豫东,有一种叫“狗狗秧“的恶性杂草很是让农民头疼。它总是不起眼地匍匐在地上,缠绕在作物上,和庄稼争水争肥。这种草外表看去很纤弱,细细的茎,瘦瘦的叶,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用锄头锄、用除草剂喷洒均不奏效,因为它有一条白嫩的富含水分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层深处。  相似文献   

3.
鋼铁兵团颂     
农民子弟纲跌兵,放下锄头去远征;开山探宝志气高,大炼纲跌超英佬。跌山岭_卜杠旗盟,簇簇土加赛梁星;千军万焉齐.L山,跌水没滚流不尽。鋼铁兵团颂@姚欣則~~  相似文献   

4.
舒展灵魂     
西班牙著名诗人李·夏普讲述过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男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父亲让我和他一起到拉赛尔的铁匠铺去,我们将需要修理的耙子和锄头留在那里便去集市上逛去了。等我们返回时,耙子和锄头都已经修好了。拉赛尔虽然年迈,但他的手艺依然精湛无比。  相似文献   

5.
带月荷锄归     
正在黄昏,锄头比握着锄头的人更渴望回家。这时,夕阳是大手笔,将余晖泼墨般挥洒。田地啊,庄稼啊,草啊,还有人,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不知藏在哪片草丛下的虫子,也唧唧复唧唧,为夜幕的即将开启演奏冗长的序曲。如果听得入神,真有可能听出那首萨克斯曲《回家》的旋律来。是的,回家。天空中,几只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眼神     
父亲在电话中说,母亲的眼神越来越差了,有好多次,都把别人认成了我。 怎么会这样,在我印象中,母亲的眼神是最好的。记得小时候,母亲去田里锄地,我也跟着去。那是一大块玉米田,母亲锄过的地方,野草野菜就全部被锄头割倒,而那些嫩绿的玉米苗却一点也不受影响,没有了野草的羁绊,似乎长得更加欢快。见母亲锄地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7.
听泥土说话     
他失败了。带着沮丧从城市回来。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于是,将准备放下的锄头又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递给他。这一夜,他没睡。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着那块泥  相似文献   

8.
正在干旱的非洲,人们有时候吃鱼却不是从水里捞,而是抡起锄头在地里挖。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在非洲有些地区,在地里挖鱼并不是秘密,常常有经验丰富的当地人在想吃鱼的时候拿着锄头在干涸的河床挖掘。听着吭吭的挖掘声,看到尘土飞扬的场面,你以为这人是在挖土豆,但是他挖出来的确实是一条鱼。这种能被人们抡起锄头在地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量的农民为了谋生而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到城市里去打拼。这种现象无疑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然而在带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却出现了“人去楼空”的畸形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田野     
《天风》2020,(6)
正英国哲学家休谟曾经问他的弟子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彻底除掉田野里的杂草,弟子们有的说可以用锄头挖、用火烧,有的说可以斩草除根连根拔。休谟微笑着不置可否,叫弟子们用自己的方法去清除一片杂草,并在一年以后看成效。  相似文献   

11.
奔跑的草穗     
正总于夜半时分,被一个梦境惊醒,一个孩子在夕阳里,在无边无际的草地里奔跑,无边无际的草穗,慢慢地,慢慢地漫过她的背影……醒来,眼前是空洞洞的黑暗。故乡的村落,在早春含露的清晨或初秋斑斓的傍晚,炊烟会袅袅地升起来,找不到日程开启的痕迹。似乎隔壁二大伯叼着旱烟袋,扛着旧锄头,牵着那头老牛走向南山的时候,这一天便开始了。母亲用木梳沾着盆子里冒着热气的水,那水刚刚从大锅里舀出来,带着  相似文献   

12.
一只小羊要独自穿越沙漠到很远的地方去。羊妈妈说,孩子,沙漠里有一条小路,路边零零碎碎长了一些草,这些草足能维持你去远方的。  相似文献   

13.
阿O精神像画     
河南青年作家张宇有句话很利害:你要观察农民何必到农村,农民就在城市里,在工人、厂长、官员、教授,包括很洋很洋的人那里,都有农民的灵魂。也许我们可以接着说:你要了解国民性,何必到鲁迅著作中去,国民性就在你身边,它仍在街头、茶肆、工地、办公室,甚至包括星级宾馆里,到处  相似文献   

14.
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似乎无需去论证农村环境问题有多么严重,因为几乎所有环境问题都首先表现为农村环境问题.比如水污染问题,尽管城市也一样饱受水污染的影响,但是农村所受到的水污染影响远远比城市严重,一些地区农民所赖以为牛的河流或者干涸,或者被严重污染;空气污染似乎是城市独有的,农村被看做是空气新鲜的地区,但是许多农村地区却饱受污染企业的影响,许多在城市无法生存的企业被搬迁到农村地区,从而在局部地区产生了远比城市更严重的空气污染.传统意义上,农村经常被看做山清水秀的地方,是被污染的城市的一个参照物,因为那里没有现代的东西.但是我们看到,当所谓发展一旦进入到农村地区,农村的污染就比城市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村庄的性格     
正哪个村庄出来的人,必然有那个村庄的脾气和性格,这跟孩子和父母相像是一个道理。村庄是人造出来的,而且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工夫,天长日久,慢慢受了人的影响,随了人的脾性。这时,村庄是像人。待到脾气和性格定了型,又反过来影响了人,这时,是人像村庄。类似于锄头,人在制作锄头的时候,轻重,长短,头的大小,把的粗细,要不要弯度,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初用是不顺手的,得磨合,得调  相似文献   

16.
正那一蓑烟雨,时不时就飘进我的梦里。梦里,一个被时光湮没了的村庄,一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人,就恍惚地站在我的面前。感觉那个老人分明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历经沧桑、被锄头麻袋压得腰弯背驼的上一个世纪的农民,手里攥着镰刀,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而那一身蓑衣挂在墙上或披在身上,就像一面旗帜,召唤着一种生活,挥洒着一段历史。什么时候,梦里的村庄都是  相似文献   

17.
草的意志     
提起草,人们就会想到绿草如茵,草长莺飞。似乎很少有人想到干草枯黄,临风孤立。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可很少有人留意草生草长。知道燕归雁去是季节的交替,晓得叶落叶生是冬去春来,可又有谁在意过草的存在与枯萎。初春,大地上星星点点的绿带来惊喜,那是因为看到春天的脚步已临近。暮秋,忙碌田野的收获,还有谁会在意这草终究是渐渐枯萎,还是一夜变黄。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乡土小说聚焦“流动农民”已成为引人瞩目的创作现象.在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和乡村与乡村之间迁徙流动的农民,比“在乡农民”更深地卷入到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时代大潮中,不幸成为“双重边缘人”与不能表达自己的“沉默群体”.其外在的流动迁徙与内在的文化精神裂变,是新世纪最重要的“社会事件”与“精神事件”.新世纪乡土小说对流动农民心灵苦旅的及时发现与深入开掘,写出了乡土中国心灵史上的新篇章,具有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祖父和家庭     
我的家在土改以前是貧农,主要是租种地主的土地,祖父在清真寺担任宗教事务,有一些收入,全家十口人的生活全靠着他維持。他从清真寺回家就脫下长衫,扛起锄头去田里干活,从早到晚拼命干,但是所得到的仍然是飢餓和貧困。祖父在无情的生活折磨和过度劳累中患了肺病,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悲慘了。解放以后,我家分得了土地和房子,生活变好了,祖父的肺病治好了,他的愁容也消失了。我已經三年没有回过家。寒假前夕,妹妹来信説:人民公社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小羊     
一只在野外吃草的小山羊,不小心被草狼捉住。草狼要吃它,小山羊不但不惊慌,反倒满不在乎地说道:"那好哇,你来吃吧,我正想送给你去吃呢!"草狼一怔:"哦,为什么?"小山羊说:"唉,叫我怎么说呢,我最近得了一种怪病,浑身上下的肌肉又僵又硬,跟地上的石头一样,去了好多家医院,都说没治了,我好难受。反正我也活不长了,你愿意吃就吃吧,只要你不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