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心理学探新》第4期上,发表了高炳奎同志《关于情感与态度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一文。该文对情感与态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有许多新的、精辟的见解,确实是发人深思的。特别是长期普通心理学中很少专门论述态度问题,高同志把态度与情感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显然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拜读之后,我们有些不同的想法,拟陈述于下,供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2.
樊春雷  张爱玲 《心理学报》2007,39(2):355-361
运用态度量表和反应时实验比较了品牌态度强度与品牌态度可达性的关系性质。研究发现,女性被试对保健品品牌要素的态度评价越肯定,态度通达和提取的时间就越快,两者之间形成有规律的函数关系;但在否定性态度条件下,没有出现类似的规律性;当要求被试把模糊性态度明确为肯定或否定态度时,67%的被试明确为否定态度,但所用时间显著慢于明确为肯定态度所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对和绝对关系,这是矛盾学说中比较重要而又是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大体上存在三种有代表性的不同看法:其一,认为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其二,认为同一性与斗争性都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其三,认为同一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方面的道德准则,主要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为调查小学生在人与人关系方面的道德态度,我们编写了五个道德两难故事,并在每个故事后边提出两个问题,对他们进行测问。  相似文献   

5.
(一) 在近代心理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观点歧异的心理学派别。仅就对意识与其物质本体—脑的关系,亦即心—脑关系问题的回答来看,还可以从中归纳出具有三种不同倾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语言与心理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的争论。本文试图根据大量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材料,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以论述和分析,以期对这个涉及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出必要的阐明。一、语言表达心理而又调节心理语言是用来表达心理的。我国汉朝的杨雄说:“言,心声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情绪情感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菽同志在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一九八二年学术年会上所致的开幕词中指出:“为了适应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要求,我们必须加紧改造旧心理学,以更大的规模、更深的深度、更有计划、更自觉、更有决心、更同心协力地来从事这种改造工作,以求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创新局面的服务中也为心理学自己开创一个新局面。”同年2月20日,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为进一步科学地研究评价苏联心理学,以借鉴他们的经验,修正他们的错误,专门下设了“苏联心理学研究组”,这是极为鼓舞人心的。为此,我们不揣浅陋,撰写了这篇文章,以响应潘老号召,也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一.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 与原来的生物教学大纲相比,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情感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初中生物的基础上,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要达到如下标准:  相似文献   

9.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离开这一对基本范畴或者混淆这一对范畴的界限,就会动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曾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拟对我们的观点作进一步的论证和展开。  相似文献   

10.
1962年4月12日《文汇报》刊登了陈翰伯的《关于科学史上的错误观点》一文,引起了关于真理与错误关系问题的讨论。从同年5月起到8月中旬,该报先后发表了余源培的《错误观点是相对真理吗?》(5月15日)、丘权的《如何理解错误和真理的对立》(6月12日)、李宝恒的《真理和错误》(8月17日)等讨论文章和来稿综述(7月31日)。接着,该报又发表了陈翰伯的《真理是一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9日,《安徽日报》发表了皖春的《怎样理解“矫枉必须过正”》一文,引起了关于正确与错误的关系等认识论问题的讨论。不久以后,安徽省社联和安徽日报社联合举行座谈会,专门讨论了这些问题。最近,《江淮学刊》(今年第3期)发表了皖春的《正确与错误的辩证法》、李学昆的《关于认识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郭月争的“正确—错误—正确”是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吗?》和程伟戎的《必须划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界限》等四篇文章,进一步展开了这一讨论。现将这些文章的主要论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内隐态度实验研究:加工水平与黄,白,黑情感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素珍  赵华 《心理科学》1997,20(5):418-422
研究使用肯定词和否定词分别与黄、白、黑三字搭配的实验卡片。随机抽取医学院本科生34名,采用2种加工水平×3种测量目标的混合设计来考察态度情感特征的无意识性。结果发现:1)加工水平对被试的自我报告和线索提取有不同的影响,即自我报告受加工水平影响,线索提取不受加工水平影响,发生实验性分离;2)加工水平对被试态度的实验性分离也有不同影响,即概念加工下出现高度分离,数据加工下则低度分离,3)经过改造的语义线索法是测量内除态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抑郁、冲动性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使用家庭功能问卷、抑郁自评量表、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自杀态度问卷对51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显示:(1)冲动性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之间具有中介作用;(2)抑郁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冲动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抑郁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间具有中介作用。因此,抑郁和冲动性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过度竞争态度量表""个人发展竞争性态度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的竞争态度及其焦虑情况,进而研究竞争态度与焦虑的关系,得出竞争态度与焦虑所呈现出的正负相关关系,以便指导在校大学生以良好的竞争态度适应社会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存在以下几种模式:态度和行为直接相关;态度和行为通过其他的中介,调节变量共同作用于行为;态度的不同构成对行为起不同的作用。该文结合以上的研究框架介绍了近些年来有影响力的模型如计划行为理论、态度强度模型等,并提出未来的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应该充分考虑内隐态度测量以及采用时间序列追踪研究的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是道德实践中的重要关系。二者在实践中是可逆的双向影响关系,在不同条件下影响方向不同。道德态度影响道德行为是由内而外的一般过程,在实践中面临的是"何以实现"的问题;道德行为影响道德态度是由外而内的特殊过程,依赖于一系列的条件以及个体艰难的自我说服和改变,在实践中面临的是"何以可能"的问题。这两种影响路径性质不同,影响力也不对等,但同为提升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路径,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境和目的创造必要条件,做出恰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关于“儒家思想与科技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思想与科技关系这个问题提得不确切;儒家思想与现代科学之间简单、直接的因果逻辑找不到;“儒家思想”与西方“科技”之间,重叠地相隔多重范畴;二者的关系问题,是个心理态度的问题;科技是手段,儒家不将手段看得高于目的,而是主张目的与手段统一;儒学更不思考如何去发现上帝(如以宗教为目的的科学)或对它质疑(启蒙运动的理性),其功能全部在于怎样实现一个和谐天下,在于阐述这个目的;相对于手段,儒家更重视目的。儒学之功不在最终发现真理,而在认识、追求靠近万物变化内在联系的无终止过程。儒家思想将宇宙看为互系,就是抽象思维。儒家赞同将科学用于社会范畴,用于以民为本的项目,因为民为天。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围绕文化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有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回答,这里只就几个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1、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总的趋向看,文化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说来,文化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文化体制的改革最终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发展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发展模式的战略转轨。在这里,要适应是毋庸置疑的,关键的问题是怎么适应?我认…  相似文献   

19.
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几个问题廖申白在《哲学研究》1995年6期上撰文《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讨论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这场讨论中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问题,从“代价论”、“滑坡论”与“爬坡论”,到市场经济对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关于技术与价值关系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技术与价值的关系是当今技术哲学及其相关学科(如STS)研究的核心,也成为我们的时代所关注的问题的一个焦点。本文拟对这一论题中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作一简单探讨。技术是人类的一种以取效为目标的理性活动对于“什么是技术”或“技术的本质”,国内外文献中给出的定义不下几十种,诸如技术是知识、是技能,是物质工具、设备和产品,是人的意志或活动,是文化现象或社会过程等等,其中每一种都联系着对技术与价值关系的特定理解。本文倾向于把技术看作人类活动、实践的一个基本类型、方面和方式,即以追求效用为目标的理性活动。它包括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