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规范性是指"休谟法则"中"应然"的广阔领域。将规范性和行动联结起来的关键点就是理由,而理由有着不同的类型。权威试图给予行动主体理由来指引行动,但是这面临着权威悖论的问题。权威悖论可以通过规范性间隙得到解决,权威的规范性间隙包括从事实权力到事实权威的间隙以及从事实权威到合法权威的间隙。规范性间隙影响行动主体的实践推理,一端是基于审慎原则的推理,另一端是基于理由的推理,只有后者具有规范性。对于既存的制度性权威,需要通过增进其道德性获得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科学与道德问题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认为科学覆盖了经验世界的自然知识领域,而宗教则覆盖道德和价值领域,两者是互不重叠的权威领域。然而"冲突论者"的态度则认为这种中立态度并不现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还有一种分析性态度,认为科学与宗教只在形而上学的问题上冲突,而在道德伦理问题上并不冲突。本篇将评述《科学与宗教:它们可以调和吗?》"科学与道德:两个不重叠权威领域"部分的三篇文章,引述与评论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该拒斥"道德相对主义"这一称号,但必须承认道德具有相对性。道德总是特定文化中的道德。全球化不可能消弭多种文化的差异而发展出一种全球同质的文化。道德源自共同生活的需要和对理想生活的需要,而非源自任何逻辑。在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既有相对统一的公共道德,又有无法统一的、多样化的个人道德。良好社会秩序只能建立在公共道德和法制的基础上。公共道德的权威与法律的权威是互相依赖的。一个社会的道德与法律是否有权威,依赖于该社会有多少人有公德。  相似文献   

4.
模糊道德事件中权威对儿童道德推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使用模糊道德事件来研究儿童权威概念对其道德判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权威的个人特征对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模糊道德事件的研究材料能诱发儿童根据故事情境中的权威观点来进行判断;模糊道德事件判断结果表明儿童的独立道德判断立场会因为较高级别权威(校长和教师)的相反观点而改变,但很少会因为低权威或无权威者(班长与普通同学)的相反观点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娄胜华 《学海》2002,3(2):104-108
以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为标志 ,中国开始了政治权威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民国初年 ,虽然建立了中央政权 ,但没有真正建立起中央政治权威。相反 ,由于权威合法性延续的中断导致政治权威的断裂与危机 ,社会走向严重的失序状态 ,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试图用不同的方式重建政治权威 ,其中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强人政治”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两种途径较为典型。在袁、宋所主张的方式均遭失败的情况下 ,孙中山提出了“以党治国”的第三种权威模式。作为一种替代性和过渡性模式 ,孙中山探索的“党治”模式回应了社会政治心理需求 ,为解决迷失已久的社会政治权威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影响中小学生对教师权威认知的因素而编制教师权威认知问卷。通过对所收集的项目进行因素分析,得到了一个包含6个因子,即“师德与知识”、“规则”、“道德”、“情感”、“个人生活”、“处理方法”,共27个项目的教师权威认知问卷。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儿童对权威认知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7~17岁)在与权威(父母、教师与社会上的成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所处的认知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有关权威的规则与命令并不是一种盲目的服从与不服从,而是依据自己对权威的一种认知而行动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处于一种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水平不同且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对象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考察了在一个道德两难的情境中, 权威人格和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研究以某市公检法系统的122名公务员为被试。首先采用权威人格问卷筛选出高权威人格组和低权威人格组被试, 然后分别进行高、低权力感的启动, 最后让被试对一个道德上的两难情景做出选择, 选择的结果可以反映被试的道德思维方式。研究结果显示, 高权威人格组被试在启动了他们高的权力感后, 产生了明显的以规则导向为主的道德思维, 而对低权威人格被试, 他们道德思维方式则不受权力感启动的影响。由于社会冲突的产生常常与冲突情境中的道德思维方式有关, 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些社会冲突产生的原因, 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对三种权威的行为倾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秋玲  刘金花 《心理科学》2003,26(1):161-162
社会化是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复杂过程。作为一种过程.它主要是存在于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之中。个体要顺利地实现社会化,就需要对自身周围环境中存在着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一种认知,这主要包括了与同辈之间的友谊关系和与长辈之间的权威关系。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儿童  相似文献   

10.
大街教堂是地处湘北某地的一个基督教堂。该教堂自1999年成立以来,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基督教堂。但是,大街教堂在当地取得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与其他基督教教堂和宗教管理部门之间发生了诸多复杂的互动现象。本研究在详细阐述大街教堂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尝试从"宗教权威"视角来理解这一宗教变迁,并以"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为概念工具来把握个案。最后,本文提出了"宗教权威"的定义,并对其加以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In 2017, churches around the world are organizing different activities to commemorate the 500th anniversary of Martin Luther's 95 Theses. The Reformation was a momentous event in the church and the history of Europ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ree important legacies of the Reformation to look ahead to the future: the church and economic life; the 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 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Bible. In many ways, the issues that Luther has raised – such as authority, church structure, priesthood and ministry,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church's relation to economics and social issues – remain to this day and demand the church's critical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6.
A threat to women is obscured when we treat “abortion‐as‐evacuation'’ as equivalent to “abortion‐as‐killing.'’ This holds only if evacuating a fetus kills it. As technology advances, the equivalence will fail. Any feminist account of abortion that relies on the equivalence leaves moral room for women to be required to give up their fetuses to others when it fails. So an account of the justification of abortion‐as‐killing is needed that does not depend on the equivalence.  相似文献   

17.
18.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authority,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transference proces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psychotherapy in the orthodox Jewish (Haredi) community in Israel. In this community, deeply-rooted habits of obedience to the commandments of the Torah 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Rabbi are integral to maintaining an orthodox way of life. Clinical vignettes with Haredi patient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complexities that arise when both patient and therapist belong to the orthodox community, and highlight the authority-related issues that are central to the therapy. This combination of factors requires a sensitive and finely-tuned approach which will enable the therapist to maintain the treatment framework while still accommodating the orthodox way of life.  相似文献   

19.
Authorit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