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冠心病和(或)2型糖尿病患者,已有许多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尽管接受了当前的标准治疗,这类患者仍会反复发生许多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这种现象称之为血管刺留风险.有许多因素影响血管剩留风险的存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因此,采取积极的全面干预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联合降脂以改善所有的脂质异常指标,是最大程度降低血管剩留风险的动向.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衬覆于血管内膜表面,不仅是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屏障,更是重要的内分泌和效应器官,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启动步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睡眠剥夺是指由于环境或自身原因无法满足正常睡眠时间的情况。大量实证研究发现, 睡眠剥夺会导致个体在风险决策中更倾向于风险寻求,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睡眠剥夺会导致个体风险规避, 而目前尚无统一结论。睡眠剥夺从风险感知、风险容忍、风险决策策略三个方面影响了风险决策, 其心理机制可由认知和情绪双路径模型进行解释, 且脑神经生理学研究也提供了相关证据。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1)现实工作生活中的睡眠不足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2)睡眠剥夺影响风险决策的理论模型建构。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T2DM)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胰岛素是最主要的治疗药物之一,但胰岛素治疗方法诸多,各种方案的疗效参差不齐。为了促进2型糖尿病治疗决策的最优化,本文通过利用检索国内报道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运用比较治疗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T2DM)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胰岛素是最主要的治疗药物之一,但胰岛素治疗方法诸多,各种方案的疗效参差不齐.为了促进2型糖尿病治疗决策的最优化,本文通过利用检索国内报道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运用比较治疗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许多行业的决策者必须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做出选择与判断。睡眠剥夺是睡眠不足的实验室模型, 被证明能显著影响风险决策, 但内在机制不明。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提出假设模型, 即睡眠剥夺通过影响个体的反馈加工、风险感知、抑制控制、决策理性, 进而影响风险决策。拟通过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 采用简单赌博任务、概率折扣任务、双选择Oddball任务等研究范式, 对比睡眠剥夺前后被试在执行上述实验任务时的行为差异, 同时比较执行控制网络、奖赏网络等脑功能网络连接强度, 以及任务诱发的FRN等脑电成分在睡眠剥夺前后的变化, 进而论证上述反应被试反馈加工等心理过程的行为-脑电-脑成像指标的变化与睡眠剥夺后被试风险决策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将科学地解释睡眠剥夺影响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 为进一步探讨如何规避睡眠不足导致的决策失误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爱梅  田婕  李连奇 《心理科学》2011,34(4):920-924
研究目的:探讨易得性启发式对风险决策认知过程的影响,以及易得性启发式与决策框架相互作用下的风险投资行为特点。方法:采用2×2×7混合实验设计和情境实验。结果:成功结果的易得性启发式导致对风险决策问题采用自上而下加工,失败结果为自下而上加工;成功结果时投资倾向为风险趋向,失败结果为风险规避;易得性启发式与决策框架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倾向。结论:易得性启发式影响风险决策的认知加工过程,并与决策框架对风险投资倾向产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大量文献报道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且2型糖尿病易合并高尿酸血症,本文就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大量文献报道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且2型糖尿病易合并高尿酸血症,本文就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关系密切,随着对胰岛素抵抗(IRS)在2型糖尿病作用的认识,脂肪细胞因子的提出,使2型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提出了2型糖尿病并发症关防治新策略:从以降糖治疗为主到全面综合防治.对脂肪细胞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的认识,体现了循证医学的思想和创新思维的启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2型糖尿病代谢特征及发病的危险因素,选取大连地区91例有家族史的T2DM患者为病例组,以44例患者的配偶(糖耐量正常)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功能指数,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腰臀比和Ln(HOMAIR)病例组高于对照组,而Ln(HOMAβ)则病例组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T2DM发病的因素有心血管疾病史、Ln(HOMAIR)及Ln(HOMAβ)。由此可见T2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史和Ln(HOMAIR)为发病的危险因素,Ln(HOMAβ)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入选空腹血糖正常并通过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AD)的患者104例行糖耐量试验(OGTT ),将糖耐量正常(NGT )者、单纯负荷后2h 血糖受损者(I-IGT )与同期合并糖尿病(DM )并通过 CAG 确诊为 CAD 的患者38例对照。结果,(1)DM 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尿酸(UA)高于 NGT 组(P<0.05或 P<0.01),且 I-IGT 组体质量指数(BMI)最大,与 NGT组及 DM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I-IGT 、DM 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重度狭窄、闭塞、弥漫性病变、病变总积分、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均高于 NGT 组(P<0.05或 P<0.01);(3)DM 组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均高于 I-IGT 组(P<0.05)。因此,空腹血糖正常的 CAD 患者均应行 OGTT 检查,以降低糖耐量异常的漏诊率;I-IGT 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且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而加剧,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3.
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点谈医学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造成个人很高的致残率或致死率,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冠心病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冠心病是一个多病因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充分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及危害,转变理念,着眼预防,逐步改变目前"重治轻防"的医学模式,是我们心血管医生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大量临床实验结果及流行病学资料已证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在冠心病防治中能显著降低心血管危险。但他汀类是通过何种模式产生这一作用,至今仍未得出定论。四种模式可用来描述他汀类降低心血管危险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对这四种模式的探讨,能使我们对他汀类的作用机理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也为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及确定他汀类降低心血管危险的作用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预防糖尿病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现况等均提示推广普及糖尿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糖尿病教育可以全面改善患者临床控制指标、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水平,且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显示其投入相对较小的成本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和效用,因而在糖尿病防控体...  相似文献   

16.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的主要影响因素。89例T2DM患者实施血糖、血脂、血压强化控制,随诊1年并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统计学分析显示强化治疗后UACR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的变化值是影响UACR变化的主要因素。强化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尤其是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能减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探讨影响抑郁发生的因素。从青岛市城区常住居民中随机抽取40岁以上者5000人,选取其中已诊T2DM患者440例,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等进行调查、测定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为21.82%,抑郁对血糖控制不利,病程长、收入低、应用胰岛素、有并发症、不运动、血糖控制差为T2DM患者抑郁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2型糖尿病(DM)家系一级亲属的代谢相关指标变化规律,选择55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按照糖耐量试验结果分组,比较组间血压、血糖、血脂、C肽、胰岛素等指标。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各组血脂水平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而血糖、胰岛素抵抗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由此得出结论,2型DM家系一级亲属血脂、血糖、血压、胰岛素等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异常,且各组间的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等差异显著于血脂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过去,人们(包括医护人员)对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存在许多误区。通过糖尿病的流行病学,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意义,及胰岛素的种类、剂型,和使用方法(包括补充疗法和替代疗法),以及2型糖尿病的治疗现状,来阐述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