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关于爱因斯坦哲学思想的研究,正在深入展开。人们提出了若干不同见解。最近,笔者重新学习了《爱因斯坦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及有关文献,认为爱因斯坦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似可概括为:爱因斯坦式的唯物论。 现代形态的自然科学唯物论 什么是爱因斯坦式的唯物论呢?质而言之,就是带有爱因斯坦特点的现代形态的自然科学唯物论。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给自然科学唯物论下过一个著名的经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相对论的历史时,有一个时常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就是爱因斯坦和马赫的关系。爱因斯坦从不讳言马赫对他的影响,并曾将马赫尊为相对论的先驱,对马赫说了许多推崇、赞美的话。由于这个原因,过去有人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马赫主义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近年《爱因斯坦文集》的出版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使我们得以从中窥见部分历史的真貌。  相似文献   

3.
甲乙两人又辩论起“爸爸和儿子到底谁聪明?”甲:爸爸比儿子聪明。因为提出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爱因斯坦的儿子。乙:儿子当然比爸爸聪明。因为提出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爱因斯坦的爸爸。难道他们互相对立的观点都正确吗?如果不是,问题出在哪里?多家刊物...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为什么反对量子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爱因斯坦明确指出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外在的证实”和“内在的完备”。对作为内部标准的“内在的完备”,爱因斯坦认为它“从来都在选择和评价各种理论时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确切地把它表达出来却有很大困难。”(《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10页)所以爱因斯坦虽赋予内部标准以前提(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作为基础的关系)的“逻辑简单性”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用舌头微笑     
1951年,新闻界和科学界为爱因斯坦庆祝72岁生日,记者们希望爱因斯坦“对着镜头微笑”,然而这位科学巨匠、卓有声望的教授却做了一个“吐舌头”的鬼脸。也许,人们不明白,为什么爱因斯坦要“吐舌头”呢?事实上,他在微笑,只是没有循规蹈矩地翘起嘴角来笑——他是用舌头微笑的。一位记者看到爱因斯坦的这张相片,不禁赞叹道:“百分之百爱因斯坦制造。”是的,爱因斯坦的一生都是这样去破除陈规,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孑然独立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6.
认为具有〔与以往世纪不同的〕**特点的二十世纪的文化曾受到三位巨人——均诞生于十九世纪——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思想的深刻影响,这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通的看法了。爱因斯坦思想的成果使最无教养的人也信服约翰·杜威的这样一种意见——思想是世界上最有用的东西——是真理。爱因斯坦的思想已很大地改变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扔掉错误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受德国纳粹迫害而流亡美国。不久,便应邀到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他进入学校专门为他准备的办公室那天,工作人员问他需要些什么用具。爱因斯坦环顾了一下四周,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足够了。啊!对了,必须还要一个废纸篓子,最好大些。”“为什么要大的?”工作人员很好奇。爱因斯坦微笑着略带神秘地回答:“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相似文献   

8.
时间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牛顿的绝对时间,爱因斯坦的相对时间,到耗散结构理论的内部时间,科学对时间的探索已进行了几个世纪,下面就近期有关时间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时间概念的历史发展 有的学者对于时间概念的历史发展作了归纳,认为时间概念经历了三个典型的认识阶段:牛顿的绝对外部时间——爱因斯坦的相对外部时间——耗散结构理论的内部时间。内部时间论者认为,无论是牛顿的绝对时间,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1928年,在瑞士达沃斯,年轻的皮亚杰遇到了中年的爱因斯坦。他们一起讨论了儿童对运动、时间等物理范畴的认知特征。若干年以后,在普林斯顿,中年的皮亚杰与晚年的爱因斯坦再次相遇。这一次,皮亚杰向爱因斯坦介绍了自己多年来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尤其解释了年幼的儿童如何获得那些重要的物理范畴,诸如速度、时间以及守恒等。在听了皮亚杰的报告以后,爱因斯坦惊叹道:“多难啊!心理学比物理学难多了!”又过了很多年,晚年的皮亚杰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感慨道:“只有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才能迅速地把握这些很少有人能理解的难题,不幸的是,心理学家自己却总是不能……”  相似文献   

10.
刘行 《天风》2014,(6):I0001-I0001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所谓组合,是把现实中分立的因素有机地加以爿怖u和组合,以形成一种新事物或产生一种新结果。作为一种技法,组合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指出:“创造的原理,最终是信息的截断和...  相似文献   

12.
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不少趣闻,他的怪僻行为之一就是爱穿旧衣服。成名前,有人劝他买新衣服,以便进入上流社会。爱因斯坦答说:“我籍籍无名,即便穿得容好,也没有人认识我”。成名后,有人又劝他穿新衣服。打扮一下模样。爱因斯坦仍回道:“现在,即使人穿得再破,也有人认识我了”。科学家生性固执。其实他的思维极其灵变。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我行我素”。古人告诫说:“智欲圆而行欲方”。以淮南子·主术训》)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爱因斯坦的成功正在此,这也是一切科学家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思维的灵变,可以…  相似文献   

13.
愚钝的力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从一个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钝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们在其间比赛挖井,看最终谁先挖到水。  相似文献   

14.
潘宗光 《法音》2021,(10):23-27
社会上,不少人认为科学和宗教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并不会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科学和宗教看似泾渭分明,但其实有着紧密的联系.爱因斯坦曾说:"科学没有宗教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像瞎子."他认为:"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然而这种感情的泉源来自宗教的领域."[1]爱因斯坦藉着对科学的研究,致力于探知万物的本体.我一生从事科研及大学教育工作,希望藉着探索佛教与科学的相通之处,以求从更多角度深入认识佛教.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现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科学家。因此,研究他的宗教观,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西方宗教现状及其形态变化,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家所持宗教态度韵实质。这就是研究爱因斯坦宗教观的现实意义。爱因斯坦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是一位自觉的坚定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但在社会观上则基本上是唯心史观的。他认为,在人类的社会历史领域里,是建立不起象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的,因为科学只研究存在,而不涉及价值和目标,至于理想社会的目标,则古代圣贤已经提出来了,科学只提供实现这种目标的工具和方法。爱因斯坦并不真正了解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社会观,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不懂得现实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尽管这样,他的社会观包括宗教观在内,也还有不少合  相似文献   

1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丰富哲学思想的哲学家。他一生非常重视哲学研究。他认为物理学家必须掌握哲学推理。爱因斯坦不仅因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例如相对论大大推进了科学对于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和宇宙的认识,引起了哲学家的研究兴趣,而且他的哲学思想也受到了哲学界的关注。粉碎“四人帮”之后,一些报刊发表文章,对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适应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此语道出了适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一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与公理学爱因斯坦通晓许多科学方法,更善于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通观爱因斯坦科学探索的一生,他获益最多的是以演绎为基础的公理化方法。用公理化方法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爱因斯坦极为重视的一种科学方法。在爱因斯坦看来,没有一种归纳方法能够导致物理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青年,从小就幻想做一位大科学家,然而他读书却极不用功,还经常说大话、空话。他对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极为羡慕,于是,就缠着爱因斯坦,请求爱因斯坦说出他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被他弄得实在不耐烦了,就写了这样一个公式:A=X Y Z。那青年看不出其中的含义,就请爱因斯坦加以解释。爱因斯坦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没等爱因斯坦说完,那青年急切地问道:“那么Z呢?”爱因斯坦回答:“Z代表少说空话!”  相似文献   

20.
在时间哲学中,比较难对付的问题之一涉及时间的不对称问题。有些理论家——其中有许多是物理学家,例如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是可逆的。按照这种观点,物质世界与时间的方向无关;因此,光阴之箭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主观地强加给本来在时间上是各相同性的世界的。怀特黑德和当代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