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飞 《天风》2005,(1):30-30
你有没有因为"华美的袍子"赞美神呢?还是在享受人生华美的时候忘记神的恩典,远离神了呢?你有没有因为"蚤子"而灰心丧气,失去了信心,埋怨神呢?  相似文献   

2.
曹起凤 《天风》1995,(12):38-40
前期提到了神的救赎计划和耶稣基督的救恩。神的救赎计划是针对人的犯罪而言的,耶稣基督的救恩是为了罪人。正如主耶稣所说的:“无病的人用下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1—32)那么谁是罪人呢?圣经上清楚地告诉我们:“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究竟罪的标准是什么呢?主耶稣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  相似文献   

3.
侍奉的抉择     
陈企瑞 《天风》2011,(5):57-57
主题经文:若是你们以侍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侍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侍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  相似文献   

4.
一生的坚持     
魏悌香 《天风》2011,(5):57-57
主题经文:若是你们以侍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侍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侍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  相似文献   

5.
神的同在     
张僡玲 《天风》2004,(6):41-41
我们每个走到神面前的人心中常常渴想有神的同在,在我们向弟兄姊妹发出的祝福中,也常常有"神同在"的话语。这无疑是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望--愿神的祝福多多地倾泻与我们。然而在我们渴想与祝福时,是否真正体会到"神同在"的含义呢?我们是不是更加重于物质的、世界的、看得见的祝福,而淡于看  相似文献   

6.
林志华 《天风》2003,(8):10-11
经文:约12:32-34 主耶稣是神,是基督,是弥赛亚。这里说基督是永存的,他本来不会死,不必死,也不该死,但为了世人的罪的缘故,自己甘心情愿地死了。圣经说:“他为人人尝了死味。”许多人有这种疑问:基督是永活的神,怎么能被举起呢?怎么能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呢?钉在十字架上不是很羞辱的事情吗?因为这是神的预定,  相似文献   

7.
为门徒洗脚     
张道安 《天风》2005,(12):37-37
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太4:1)。首次读到此节经文,着实令人有点费解和疑问:圣灵怎么和魔鬼同工呢?甚至好像是魔鬼试探耶稣的助手?一般人的理解:圣灵和魔鬼不会联系在一起,因他们的终极目的和工作范畴迥然不同。圣灵使人谦卑,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而魔鬼叫人骄傲,自高自大自己炫耀自己。圣灵是带领人明白一切真理,清楚地认识神、亲近神;而魔鬼是叫人在神的真理上糊涂,不认识神、远离神。圣灵感动人悔改,使灵魂得救,走永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心理咨询机构和门诊纷纷成立,不少门外汉瞬间成了心理医生。表面看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事业似乎在蓬勃发展,而实际上有许多心理咨询机构良莠难分,因此在临床上经常发生一些令人遗憾的问题。诸如:自以为是"教授"而收费奇高(每一小时的咨询费为100元),使病人难以承受。有的则自吹自擂是全国懂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惟一专家。有的病人多说了两句话或因伤感而流泪时,"医生"当即回敬:"你哭什么,你是来看病还是来哭的?"有的心理医生在病人陈述病情或痛苦时采取漠然处之、无动于衷的态度,如果病人问某种药是否可以服用,心理医生则生硬地说:"你看病还是我看病?"或"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有时又会板起面孔来训斥、指责甚至嘲笑一番等。也许不少想求助于心理医生的病人被当头浇过这样的"冷水"。心理医生在社会上有着特殊的社会意义,心理医生该怎样做才算称职呢?根据我多年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经历和体验,我认为,一位合格的心理医生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第一、能处理好医患关系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心理医生应态度温和而又诚恳,热  相似文献   

9.
问:佛陀是神吗? 答:不是的。佛陀从来就没有自称为神,或自称神的孩子。他甚至没有说自己是神的使者。佛陀是人,是完美的人。他教导我们,如果我们能够跟他一样地修行,我们也能使自己达到完美。 问:如果佛陀不是神,为什么人们还要拜他呢? 答:礼敬的方式有不同。礼敬神的时候,人们赞美神,将荣耀归于神。人们给神献上祭品,向神祈福。人们相信神会听取  相似文献   

10.
耶稣在耶路撒冷神殿里的宣道中,有一句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名言:“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凯撒的物是人间的,是世俗性的;而神的物则是超验的,是神圣性的。如此说来,各自的国度应该是泾渭分明的。然而,曾几何时属神的东西与属人的东西失掉了彼此的界限并浑融为一体的呢?或者,人们不禁要问属神的与属人的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关于宗教本质的投射理论正是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的偿试。  相似文献   

11.
金成林 《天风》2002,(7):26-27
关于该隐和亚伯的献祭,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不管人们怎样讲,我们只要根据圣经,就不难找出答案来。献祭是表示人对神最高的尊敬和效忠。一个人若失去了献祭的诚意,就等于失去了献祭的目的,神为什么没有悦纳,或者说神为什么悦纳了呢?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向来神所悦纳的就是遵行他旨意的奉献。 1、神没有悦纳和悦纳的原因 (1)该隐神没有悦纳该隐的祭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该隐是个恶人。约翰一书3章12节说,该隐“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  相似文献   

12.
工作与侍奉     
张远来 《天风》2012,(10):8-10
常常听到信徒说:"侍奉神的人真有福!"感叹自己因着工作多、时间紧,天天忙于世界而不能蒙这福分。圣与俗真的如此水火不容吗?只有在教会里的服侍才是侍奉、只有读过神学的人才能侍奉神吗?工作中难道就不能侍奉吗?跟从基督的人当如何出世而又入世,在生活中展示自己对上帝的侍奉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几位同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梁朴 《天风》2002,(4):18-19
代祷(intercession)一词源于拉丁文inter(意指“之间”)及cedere(意指“前去”),所以代祷就是“去到破口之间或站在破口之内”之意。代祷与祷告,二者是何关系呢?祷告就是“向神说话”,而代祷是为了另一个人的益处而来到神面前求告。更准确地说“代祷是由一个在神眼光中看为有此权利的人去为另一个有需要的人向神恳求,使他能得着神恩惠的举  相似文献   

14.
维也纳医生奥思布鲁格给一位病人治病,由于查不出病因而无法医治。病人死后,经解剖才知是胸腔积液。怎样事先检查出病人胸腔是否积液呢?奥思布鲁格从父亲用手指叩击酒桶以估量桶中酒的多少一事中受到启发,发明了“叩诊”法。鲁班上山砍柴被茅草划破了手,一看才知茅草薄而多齿,因而受到膈发,发明了锯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罹患癌症的病人去医院复诊。医生问他:"病人呢?"那人笑着说:"我就是啊!"医生很吃惊:"怎么可能?你看上去跟没事人一样啊!"病人笑着说:"您认为我应该满脸悲切、灰头土脸吗?"他是搞工程建筑的包工头。在医院治疗一个疗程后,他又一次带着他的那帮兄弟在工地上爬上爬下,干得热火朝天。有朋友劝他保重,他微笑着说:"癌症是个欺软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生物医学技术也有飞越的进步,许多过去不能设想的医学奇迹出现了,它使一些垂死的病人,通过移植他人的器官而获得新的生命;它通过产前检查,可以预测出胎儿的各种先天缺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补救。然而,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也向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了一系列的难题,比如:由于生殖技术的出现,把性行为与生育分开,把产卵、受精、胚胎三者分开,用人造子宫或代理母亲进行体外妊娠,使不育的夫妇也能生儿育女,这些技术符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吗?它会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婚姻、家庭的模式?再如生育控制技术的发展使控制人口成为可能,而这也使医学超出了它传统的范围。传统的医德要求医生对个人负责,现在又要求医生对社会负责,当这两种责任发生矛盾时,医生应该怎么办呢?这是过去医生没有碰到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常慧鹏 《天风》2004,(8):38-39
人人都愿得福,人人都想得福;但是却不是人人都知道得福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弟兄姊妹认为:只要求就可以得着,然而却没有得着。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的神失信了呢?从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中神将告诉我们书念妇人蒙福的秘诀。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5,(7)
<正>祷告是基督徒灵命的呼吸,基督徒在上帝所赐的每一个日子里,以祷告的方式,向上帝陈明自己的心意,求上帝赐予智慧能明白神的计划,求上帝赐予力量能遵行神的旨意。祷告时我们当注意以下几点:祷告不只是向神说话,更要听神说话。祷告不是自顾自地说个不停,之后就以一声"阿们"结束,这就好比一个病人跟医生说了好大一通病情,之后跟医生说声"再见",扭头就走了。祷告是神与人的沟通,既要向神说话,更要听神说话。向神说话,是陈明我的心意,或敬拜赞美,或感恩感谢,或祈求代求;听神说话,是神向人启示他的心意,或借着圣经的话,或借着环境,或借着某个人的话,向  相似文献   

19.
何谓迷信?词书上开列的含义有两条:①信仰神仙鬼怪等;②盲目的信仰和崇拜.这在中国恐怕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了.可是,如果再问一句为什么要信迷信,也许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要不,为什么词书上也没有加以说明呢?然而,在一次与神汉、巫婆的偶然相遇中,他们对迷信一词的解释,却不禁使我莫名惊诧起来.  相似文献   

20.
要荣耀神     
我们作神的儿女,有一个特性,就是在一切事上,必须记得荣耀神。为什么呢?因为: 第一,是神创造了万物,又叫万物为我们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