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不磨可灭的影响澄观继承法藏的学说,按“诸宗融会,禅教一致”的宗旨,广泛地吸收天台宗、禅宗、法相宗等的教义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整理、阐述并发展了法藏的华严理论,使华严理论更为完备、丰富和哲学化。他那一套以一心法界无尽缘起论为核心,包括四法界、十玄门、五教判在内的哲学体系,是华严宗理论的典范。他的注疏成为华严宗的正统著述。早在唐末,法藏的著述在国内已经绝迹,人们只知道澄观及其弟子宗密的华严理  相似文献   

2.
在华严学与华严宗的思想史上,教外华严学者李通玄首次在华严哲学的范畴内使用了"一真法界"的概念。"一真法界"的概念在汉传论典中本出自唯识学,李通玄在注解《华严经》的过程中,逐步赋予其华严哲学的内涵。而"一真法界"思想在澄观等人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下,成为了华严宗的核心思想之一,最终与心真如相结合,由宗密发展成为"一心四法界"说。李通玄的"一真法界"思想,成为法藏之后华严哲学的又一个基础性理论,此思想与"理事无碍"的缘起观紧密相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地影响。  相似文献   

3.
因果学说是佛教的核心理论,华严宗的因果说则别具特色。本文在简要梳理佛教思想史上的各种因果学说的基础上,指出了华严宗因果学说的思想史背景和所面对的义理问题。与一般常见的华严因地果地说的研究不同,本文指出华严因果说的核心在于"六义说",并剖析了"六义"的内涵与意义。法藏等人运用"六义说"对此前的各种因果理论进行扬弃,奠定了华严学法界缘起、重重无尽说的哲学理论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剖析"六义"是解读华严义学的一把钥匙。此外,本文还通过比较华严学与唯识学因果学说的异同,间接回应了近代《起信论》论争中涉及因果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杜顺(557—640),历史上的华严宗将他称为初祖,但自近代以来,中外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者不乏其人。这个问题关涉到华严思想、学说史的时代划分,即何谓华严宗时代;华严宗人同以往的华严学者与信奉者有什么区别;华严宗的明确标志是什么等等,所以具有一定重要性。本文拟从传记、文献等几个角度,对前人的一些研究略做总结,并进而归纳出杜顺并非华严宗初祖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华严法界缘起思想在大乘解脱论中的真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业 《法音》2006,(12):12-18
佛教各学派的教义理论虽然存在种种差异,但它们的终极取向还是归摄在如何修证佛法、如何达到解脱的目标上。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华严宗有关修行解脱论中的教义也不例外。天台与华严同为中国佛学显教体系的精华,然天台宗的教理在诠述诸法实相,而以性具说为依归,教观总持是天台佛学体系的最高真诠。华严宗则综合天台的实相论与缘起论,一统印度中观、瑜珈两大学系的论争,而以诠述唯心缘起无碍法界不思议为宗趣,而以性起说为归宗。此二派的学理,堪称中国佛学显教体系之精华。华严宗是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所建立的一个大乘宗派。此经是…  相似文献   

6.
海云继梦法师高揭"充实和提升生命品质"的宗旨,祭起"新古典华严"的大纛,保持着一股蓬勃兴盛的发展势头,在台湾佛教界显得非常有特色。2008年9月,他从先辈僧人手中接过贤首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高原法系第十八世的法卷,正式成为华严宗的一代祖师,以继承五祖志业、开创华严宗新局面为己任。为此他盛弘《华严》,尤重"三品",遍及禅、净、律、密,广开法门。其思想特色不仅在于用E时代的语言对经典教法进行生活化、人性化的阐释,更在于将佛教的本质界定为对生命的解脱、净化、充实和提升,以生命哲学的形式从华严宗的立场上彰显了人间佛教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乘佛教中的华严哲学与源自古希腊和希伯莱宗教的西方哲学,产生于不同的思维土壤,呈现出哲学各个层面、各种维度的同与异。西方哲学和华严宗哲学从各自根本的观念出发,形成庞大而精密的理论体系,反映出本体论的异同。无论从思辨哲学还是宗教哲学的角度,两者的基本立场尽管不同,都试图克服和超越二元论思维模式,反映出宇宙论、知识论、目的论乃至价值论的异同。方东美先生对华严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采取圆融的论断,批判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二分"方法造成了知识与价值、理想与现实的"乖离",认同现代西方哲学强调本体与价值的统一。华严哲学兼容宗教、哲学和科学,这是能够与西方哲学圆融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初期以来,学术界对宋代华严思想研究以概要性研究为主,9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步转入深入研究阶段。史实方面,学术界通过对宋代华严宗的传播范围、主要人物及传承关系的详细考察,拓宽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宋代华严宗的认识。学者们认为,宋代华严思想主要继承澄观、宗密所代表的思想传统,注重诸宗融合、禅教一致,并在华严与禅、天台、净土以及儒道思想的融合问题上发表了不少看法。目前,关于宋代华严思想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等方面仍有值得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华严宗在中国有着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华严思想不仅作为佛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而且一些还被其他宗派吸收融合;华严宗的圆融思想也深受广大信徒的喜爱,并成为修行目标。华严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有着悠久历史的一个重要派别,其创宗依据的经典《华严经》,素有经中之王之称,自古即有不读华严,不知佛教之富贵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是《华严经》中所说的文殊道场。从北魏起五台山就成为研习《华严经》的重镇。华严学因五台山而获得更广泛地流传,五台山也因华严学的兴盛而驰名中外。唐代时,著名华严学者李通玄与华严四祖澄观先后于五台山大华严寺宣讲华严,著书立说,使华严学成为五台山佛教的显学,并形成一支庞大的华严队伍,五台山华严宗得到迅速发展。之后历代高僧至此弘扬华严,现今五台山还有寿冶、梦参、妙江、通愿及其弟子如瑞等著名高僧弘传华严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