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学海》2016,(6):149-153
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十七条是对《著作权法》第十三条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的承继,现行立法中有关可以分割使用合作作品著作权行使规范的缺失在该条款中依然存在。合作作品作者的自然权利决定了作者创作的自由性和平等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可以分割使用合作作品作者能够就合作作品的全部平等地行使权利。不可以分割使用合作作品著作权行使规范揭示了可以分割使用合作作品作者不得以其单方行为变更合作作品著作权以及变更合作作品的整体独创性。可以分割使用合作作品著作权行使规范应当与不可以分割使用合作作品著作权行使规范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姚峥嵘 《学海》2005,(1):182-185
自传性文学作品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表现形式。这种作品有别于其他传记性作品的特点在于 ,传主的个人经历作为作品的主线 ,体现他的生活经历。这种作品一般来讲由被传记者自己来完成 ,但由于涉及文字表达的缘故 ,一些被传记者并不具有这种能力 ,于是就出现了执笔人。这就产生了自传性文学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本文拟对这类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3.
攻击性警戒-回避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颖  杨治良  刘俊升 《心理科学》2006,29(3):628-630,627
本研究通过信号检测论,对54名中学生的图片认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对中性图片的辨别力显著高于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辨别力,证明了攻击性警戒-回避假设;(2)攻击者和中性图片的判断标准均低于对被攻击者的判断标准,证明存在内隐攻击性;(3)鉴别力d’和判断标准β的性别主效应均不显著,证明了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作者享有知识产权的合法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不啻趁火打劫”,[1]这种观点在某些氛围下日益萌生。随着企业集中化为多媒体集团,作品的非物质化,专为某一种大众传媒文化而进行创作,以及交流的全球化等一系列现象的出现,创作者的文学艺术产权的合法性又一次受到质疑。但就其起源而言,著作权或曰版权主要是旨在保障作者生存条件的法律所确立的保护规则。文学艺术产权的这种法律制度,能够永远确保创作者的作品一旦在公众中被复制、改编或者传播,就将获得收益。此外,著作权提供了精神权利存在的另一个空间,亦即确立了作者个人与其作品的联系。有时被视为经济发展障碍的这种精神权…  相似文献   

5.
胡良荣 《学海》2002,40(6):69-7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努力谋求著作权保护制度国际化的相近背景下 ,著作权立法有不少共同点 ;同时 ,在著作权的主体与归属、客体及其保护范围 ,对著作权的限制和法律保护等方面 ,又存在着许多差异。对两岸著作权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有助于正确认识大陆和台湾地区著作权立法的现状 ,藉以增进相互了解 ,彼此借鉴 ,进一步推进两岸著作权立法的国际化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6.
词频和年级对FOK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识记材料的词频高低和被试年级为自变量对被试元记忆监测的FOK(feeling of knowing)判断进行研究。实验采用Hart提出的RJR(回忆—FOK判断—标准测验 )的经典范式。结果表明 :被试的年级影响FOK判断等级和准确性 ,大学生的FOK判断等级和准确性均高于高一年级学生 ;识记材料词频影响FOK判断等级的高低 ,不影响FOK判断准确性 ,被试对高频词对的FOK判断等级高于对低频词对的FOK判断等级 ,但FOK判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国外关于幼儿道德判断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洪  方富熹 《心理学报》1995,28(3):288-294
简要介绍国外近年来从信息加工和情绪归因的角度对幼儿道德判断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幼儿道德判断受记忆、理解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表现为整合信息能力和根据不同情境分化地使用不同判断标准的能力不断提高;幼儿道德认知与情绪反应有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谭九生 《学海》2012,(1):197-201
在职业协会惩戒中,一方面,惩戒决定人不得对裁决结果享有个人利益,尤其是金钱利益,同时,也不得对被惩戒人存在着个人偏见;另一方面,惩戒决定人应当保持独立性,通过内部职能分离制度可确保惩戒决定人的独立性,这兼顾了公正和效率的双重价值。另外,可采合理怀疑标准作为撤销职业协会惩戒决定或主张该惩戒决定无效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前,医疗机构享有并实际掌控保管病历的法定权力,但现实中却因此带来了诸多弊端,如不能保证病历真实性、不利于患方掌握病历信息和增加多方负担,所以,需跳出实定法的束缚,从法哲学视域对病历权属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赋予病历著作权不能增加公共利益,不符合赋予著作权的标准,因此,医疗机构不享有病历著作权;进而也不享有病历的所有权。由此,医疗机构保管病历的基础(著作权)和框架(所有权)已然塌陷,患方理应享有病历的所有权。病历既属患方所有,则患方既可自行保管,也可委托他人保管。  相似文献   

10.
大量有关人类归因判断的研究表明,人类经常违反理性概率公理。Tversky和Kahneman(1983)使用Linda问题等特定场景的研究发现,人们系统性地表现出违反理性推断标准,判断合取事件发生概率大于其组成事件发生概率,称之为合取谬误,并用人们使用代表性启发式判断概率来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然而使用启发式观点对合取谬误现象进行解释过于模糊不清。该文首先介绍了合取谬误现象及其解释模型,然后应用Li(1994,2004)提出的不确定情形下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对Linda问题中合取谬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文坛及科学领域中发生的著作权纠纷日渐增多。其中,署名权纠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根据司法实践,大多数著作权纠纷都与署名问题有关。著作权的主体是作者,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著作权中的各项权利,诸如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等,只有在确定作者身份后才得以实现。所以,署名权是著作权保护中的关键问题。司法实践中的各种署名权纠纷,均涉及“谁是作者”和“是否存在侵权行为”这两个  相似文献   

12.
方法学,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在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但是由于该研究方法在生命伦理学研究运用时间不长,并没有足够学术累积,因此在生命伦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一些误区.系统总结了实证方法使用上的8个误区,并提出了建立恰当的价值判断标准来合理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往许多研究探讨了各种视觉特征对数量判断任务的影响,但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本研究依据信号检测论原理对刺激特征影响数量判断的方式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刺激大小、形状和分布均匀度等因素可影响数量判断的反应标准,但不会影响辨别力;刺激聚集或组块会直接对数量判断的辨别力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刺激特征对数量判断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一方面,人类具有从刺激特征中直接抽取数量信息进行认知比较的能力;另一方面,刺激点聚集或组块可以直接影响被试的数量感知.此外,我们还推测,组块是通过改变客体表征的方式来影响数量感知的.  相似文献   

14.
李宏英  连榕  翁洁 《心理科学》2008,31(6):1507-1509,1430
本研究用信号检测论分析预警、重复学习和反馈三种变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1考察预警指导语的影响.实验2考察重复学习和反馈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警对被试辨别力和反应偏向的影响不明显,对错误记忆影响也不显著;重复学习不能明显影响被试的反应标准,但可提高辨别力减弱错误记忆;反馈明显使被试倾向于使用更为宽松的反应标准,难以降低错误记忆.再认双加工模型和激活/监测理论能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关联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建政  杨治良 《心理科学》1999,22(4):310-313
对汉语双字词的关联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语义关联效应显著,而语音关联效应则不存在。被试对各词再认判断确信程度和使用频率判断的模糊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模糊痕迹理论的概括性表征、细节性表征和梗概抽取等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记忆归因理论。  相似文献   

16.
胡清芬  林崇德 《心理科学》2006,29(3):654-657
研究使用不同方式呈现了其它可能原因,研究了这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对被试使用共变信息和经验信息进行因果判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其它可能原因的呈现方式对于因果判断有着一定的影响。当这一信息在待判断原因与结果的共变中出现、且永远存在时,被试会排除这一其它可能原因的作用,从而增强判断的信心;(2)当其它可能原因出现于待判断原因与结果的共变中、且永远存在时,被试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经验信息的作用,更多地依赖共变信息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7.
大量有关人类归因判断的研究表明,人类经常违反理性概率公理.Tversky和Kahneman(1983)使用Linda问题等特定场景的研究发现,人们系统性地表现出违反理性推断标准,判断合取事件发生概率大于其组成事件发生概率,称之为合取谬误,并用人们使用代表性启发式判断概率来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然而使用启发式观点对合取谬误现象进行解释过于模糊不清.该文首先介绍了合取谬误现象及其解释模型,然后应用Li(1994,2004)提出的不确定情形下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对Linda问题中合取谬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刘颖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95,28(3):254-262
词汇判断是一种在字词认知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实验范式。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语义表征的计算模型,用来解释某些在词汇判断作业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模型是一个包括词形层、隐层、语义层、词典层和判断层的前传网络。词形层、隐层和语义层之间的连接权重在学习过程中被不断调整,使用反传算法进行学习。语义层、词典层和判断层之间的连接权重在学习前就已被固定,在学习过程中不进行调整。模型模拟了在词汇判断作业中出现的四种实验现象:(1)频率效应;(2)语义启动效应;(3)频率与语境的交互作用;(4)重复启动效应。模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性由模型的框架和学习算法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新媒体环境和知识产权法框架下,网络直播以其准入门槛低等特质迅速发展。对于网络游戏直播节目,通过对游戏动态画面进行直播,该节目类型应分为主播、玩家自行录制以及大型电子竞技比赛直播节目,两个类型分属于不同的权利属性,也应受到著作权的保护。结合我国首起电竞游戏赛事网络直播纠纷案——斗鱼公司盗播DOTA比赛案,重点讨论大型电子竞技比赛直播节目的相关问题。对于游戏动态画面的直播是建立在具有转换性的复制之上,一定程度上可被认定为合理使用。本案是国内首例对电子竞技比赛直播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判决,在目前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直播现象层出不穷且相关法律存在空白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崇好  黄希庭 《心理学探新》2001,21(3):17-19,35
用21个被试研究了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发现,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有显著影响。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可能说明了不同判断标准下,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方式不同。实验再一次证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不是以搜索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